發布時間:2023-02-06 09:43:30 國家郵政局官網

近日,國際郵政公司(IPC)發布了《IPC 2022年跨境電子商務購物者調查報告》,全面分析了線上跨境消費者的消費期望和習慣。來自全球39個國家的33009名消費者參與了這項調查,調查國家范圍占全球電子商務市場93%的份額。上述調查研究了當前的經濟危機對網上購物產生的影響,以及消費者更傾向于以何種方式持續網購。
生活成本的增加要求零售商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方案。
隨著全球面臨生活成本上升的挑戰,了解和分析消費者的購物變化可能對線上零售的當前和未來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IPC調研稱,65%的消費者表示將減少跨境購物和網購支出。還有的受訪者表示期待免費送貨服務或“線上下單線下取貨”服務,以降低購物成本。在調整購物行為方面,24%的受訪者表示未來將更多地從自己國內的線上商店購買。
在網上購物時,消費者很在意品牌辨識度,一直選擇在亞馬遜、eBay和全球速賣通等零售企業購物。調查顯示,27%的消費者最近從亞馬遜購買商品,17%的消費者從阿里巴巴購買商品。2019年~2022年,Wish和eBay均失去了大量的跨境市場份額,而亞馬遜在多個國家的市場份額有所增加。中國時尚電商Shein的市場份額也從2019年的起步大幅增長到2022年的6%。
可持續性仍然是消費者在網上購物時的關注點。30%的受訪者表示,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他們寧愿多等幾天收取包裹。不過,大多數消費者認為,在網上購物時,應該是商家為可持續性措施買單,而不是消費者的責任。此外,23%的受訪者認為,可持續交付的界定太過模糊,因此他們不愿意為此付費。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盡管人們對可持續配送和購物選擇有需求,但只有14%的人為了可持續配送而付費。為可持續配送付費的理念在瑞士、中國、芬蘭、奧地利和德國等國家最受歡迎。
IPC稱,越來越多的跨境購物者愿意為跨境物品支付海關費用。隨著許多國家對進口商品的規定越來越嚴格,消費者不得不支付的關稅也越來越多。由于英國脫歐以及歐盟和其他幾個國家海關規則的變化等因素,繳納關稅的人數從2016年的11%增加到2021年的16%。79%的受訪者在跨境購前就了解到其購物行為需要支付關稅。
每日 推薦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