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5-31 11:33:18 《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

文/本刊記者 楊云飛
隨著“十四五”的到來,建筑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機遇與挑戰并存。既存在城鎮化率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利好政策層出等發展利好因素,同時也面臨著勞務成本增加、房地產行業發展放緩、勞動力供給不足、數字化和標準化程度較低等制約因素和挑戰。
“時代變局背景下,中鐵物貿深刻感受到改革整合加速、外部采購聯盟和落實新發展理念要求等對于企業長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挑戰?!苯?,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物貿”)總經理陳金亮在辦公室接受了《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的專訪,他表示,挑戰中亦蘊含機遇,“作為中央企業,我們需要在變局中把握大勢,做到準確敏銳研判,全面科學地厘清發展思路。只要中鐵物貿始終堅持做好為主業、為行業生態鏈創造價值這篇大文章,積極服務主業和行業發展,加速轉型升級、加力改革創新、加快發展壯大,就可以實現自身的快速發展,并助力建筑行業實現長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
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明確指出,要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場競爭力、行業引領力、全球影響力的供應鏈領軍企業,通過標準引領、數據互聯、生態構建等方式,打造一批整合力強、協同性高、輻射面廣的供應鏈平臺,有效發揮中央企業在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頂梁柱和壓艙石作用。
(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金亮)
打造集物網,凸顯數平化轉型成果
作為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中鐵物貿是中國中鐵旗下專業從事供應鏈管理和物資貿易的企業集團。為積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國資委的相關要求,中鐵物貿近年來主動擁抱“互聯網+”,持續推進“數字中鐵,智慧物貿”戰略,并取得顯著成果。
5月31日,中鐵物貿即將正式上線建筑行業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集物網?!啊d萬物、集大成’,打造國際一流的建筑業供應鏈集成服務平臺,是中鐵物貿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數字中國”戰略重要指示、踐行中國中鐵數智化轉型的重要嘗試和階段性成果”。陳金亮介紹,打造集物網同時也是中鐵物貿“十四五”期間的核心戰略目標,是推進數平化轉型的關鍵一招。
如果將時間的齒輪向前撥動三年,中鐵物貿是從2019年就有了向數平化轉型的決心。由此,中鐵物貿在線(平臺一期)于2022年上線并運營,并已實現與攀鋼、韶鋼、陜鋼以及金隅冀東水泥等國內10余家大型上游資源廠商的系統對接,引入上線客戶總數突破2000家,實際開展業務的客戶超過1800家,接入率超過90%,鋼材、水泥交易量分別突破200萬噸和400萬噸,平臺上線首年所服務的線上業務總額便突破240億元。
“基于平臺一期的運營效率,我們很快就實現了中鐵物貿八大區域公司以及70余個區域經營中心的全品類管控、全方位服務、全覆蓋網絡的供應鏈服務。”初嘗平臺化運營“甜頭”后,中鐵物貿進一步加快了數平化轉型的腳步。與此同時,中鐵物貿黨委意識到,要想充分激發集物平臺在建筑業大宗商品全流程供應鏈服務能力,不僅要服務于中國中鐵系統內部,更要將服務拓展到外部市場。
隨即,中鐵物貿開始了集物網(平臺二期)的研發。經過為期一年的潛心打造,集物平臺二期橫空出世。據介紹,集物網平臺主要任務是完成“一平臺、兩中臺、三門戶、四交易、五服務”的“12345”的核心能力構建:一個平臺即集物平臺;兩個中臺即通過構建業務中臺與數據中臺,實現各門戶核心業務能力與服務能力的共享;三大門戶即建設“集物網、魯班工業品、物貿在線”三個獨立前端門戶主頁;四類主要的交易模式包括終端直采、現貨(自營與聯營)、產能預訂、商家直營等在線交易服務模式。
此外,集物網平臺更是根據建筑業供應鏈的特點,自主設計研發了覆蓋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快捷采購服務、資訊服務在內的5種供應鏈綜合配套服務模式,從而實現其自身對建筑行業采購與供應鏈服務能力的數字化與平臺化集成。
截至目前,中鐵物貿打造的集物平臺已經覆蓋到鋼鐵、水泥、工業品、建筑輔料等全品類的綜合性大宗商品交易平臺,這也是基建央企范圍內為數不多能夠集成如此多功能的電子化供應鏈采購交易平臺。2022年8月,經過中國中鐵批準,中鐵物貿注冊成立了三級公司——集物科技公司,專門負責集物網的運營工作。
顯然,中鐵物貿在建筑業供應鏈集成服務領域,已經快速實現了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飛躍,而集物平臺的正式上線,不僅意味著中鐵物貿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完成,也是中鐵物貿的數字化轉型從平臺建設階段轉向數字化運營階段的一個里程碑,更是中鐵物貿正式邁向平臺型服務企業轉型的新篇章。
落實新發展理念,開拓數字化發展路徑
不得不說,中鐵物貿數平化轉型迅速取得顯著進展,為中央企業加強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樣板。
究其原因,得益于“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基于數字中國、交通強國等一系列重大國家戰略引領和國務院國資委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的整體部署;“地利”是源于中國中鐵集中采購的頂層設計和整個基建行業的巨大物資需求;“人和”是得益于長期以來上級組織、行業協會、合作伙伴、高等院校等大力支持形成的良好生態,以及中鐵物貿領導班子和全體員工形成的堅強決心、高度共識以及不斷的探索并持續投入,提升了中鐵物貿的資源優勢、品牌優勢和行業影響力。
首先,中鐵物貿作為中國中鐵專門從事供應鏈業務、集中采購業務的專業化二級公司,其在建筑大宗物資、建筑材料物方面天然有著大量的需求基礎,這也是中鐵物貿成立十幾年后,做成建筑業供應鏈“鏈主”企業的主要原因。截止目前,中鐵物貿已與上百家大型資源廠商、金融機構及知名互聯網企業等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通過戰略合作穩固資源供應,加強資源掌控力與話語權,充分發揮“鏈主”能動性,營造建筑行業高質量發展生態。
其次,早在2012年開始,中鐵物貿就開始在探索集中采購的電子化道路,希望在新的發展邏輯下調整生長路徑。2014年1月,由中鐵物貿打造的魯班平臺正式上線運營。作為中國中鐵指定的集中采購電子商務平臺,魯班平臺融合互聯網企業思維,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物資集中采購管理和工程項目管理經驗,為特大型建筑企業集團量身定做的集中采購平臺,成為中國建筑行業的重大創新典范。目前,中國中鐵旗下46家企業集團公司和數萬家供應商已在魯班平臺開展交易活動,平臺支持13000多個項目入網應用,上游注冊資源客戶已達32萬,年交易額突破5000億元。
不過,在當前正處于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時代背景下,筑墻設壘、脫鉤斷鏈嚴重沖擊下的產業鏈供應鏈面臨安全和穩定性危機,也對國內物貿服務主業構成潛在威脅?!霸谛碌臅r代格局下,中鐵物貿必須堅決扛起保障中國中鐵主材供應鏈穩定的責任和使命,同時我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和敏感,提前預判并評估好風高浪急的外部環境對國內大宗物資服務主業和穩鏈固鏈上所構成的長期影響和潛在威脅。”陳金亮提出,中鐵物貿始終要關注終端客戶需求,堅持為行業降本增效提質服務。
“我們的數平化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但還應加大力度、加速推進,以便緊緊抓住此輪行業新生態快速形成的戰略機遇?!标惤鹆吝M一步表示,集物網平臺的正式上線,不僅符合中鐵物貿自身數字化發展的邏輯,也是積極落實國家對于中央企業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要求。
近年來,中鐵物貿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國中鐵關于發展現代供應鏈的重要部署,堅持培育核心團隊、堅持核心產品自主可控,搭建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供應鏈服務型企業,通過推進提升供應鏈集成服務能力和供應鏈數字化轉型,推動加強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不僅有力支撐了中國中鐵產業鏈主業發展,推動建筑業降本增效并發揮了卓越的創新示范作用,也得到了行業內外的普遍認可。
2021年,中鐵物貿從全國266個試點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列國家商務部等八部委第一批94家“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中鐵魯班采購電子商務平臺”獲工程建設行業供應鏈創新應用成果一等優秀成果。今年4月,中鐵物貿又榮獲全國第五批供應鏈服務企業最高評級——5A 級供應鏈服務企業。
緊抓戰略機遇,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中鐵物貿始終站在行業發展前沿,在推動傳統供應鏈企業數平化轉型中,堅持高起點起步,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體現了勇毅擔當。
不負眾望,三年來盡管受疫情因素影響,中鐵物貿營收卻實現逆勢增長,“在中國中鐵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新簽合同額連續兩年過千億元,營業收入過400億元?!标惤鹆帘硎荆@一業績創下了中鐵物貿的歷史新高。
今年開年以來,消費復蘇、經濟回暖,但需求恢復的壓力依然存在。一季度建筑業PMI數據達到65.6的高位,表現確實有所好轉,只是復蘇力度低于市場預期?!安还馐墙ㄖ袠I,對我們整個供應鏈企業來說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标惤鹆练治鲋赋?,當前中鐵物貿面臨的挑戰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來自技術更新迭代加速的挑戰。伴隨大數據、云計算、5G時代的到來,AI技術以及火熱出圈的ChatGPT正在給各個行業發展帶來顛覆性的可能。這就需要平臺型企業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保持對新技術的敏感性。
另一方面,來自平臺推廣應用的挑戰。“現階段,雖然公司數平化轉型升級已初見成效,但還應加大力度、加速推進,以便緊緊抓住此輪行業新生態快速形成的戰略機遇?!逼脚_只有得到更廣泛的認可,塑造更良好的生態,才能實現共建、共享、共贏的的目標。
陳金亮進一步提出,作為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中鐵物貿下一步將繼續積極踐行國務院國資委關于加強供應鏈建設的有關要求,全面打造精益、協同、智慧、綠色以及國際化的供應鏈,為中央企業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中鐵物貿也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建成“國際一流建筑行業供應鏈集成服務領軍企業”的發展目標。(本文刊載于《中國物流與采購》雜志2023年第12期)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