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8-04 10:48:04 新華社

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超過50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40%,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年度增長速度,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也成為穩定經濟增長新引擎。
如今的神州大地,數字經濟風起云涌。在這條細分賽道上也涌現出一批企業,他們專注于各自領域,擅長用數字化手段賦能成長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
貴州省石阡縣呈低緯度、高海拔、寡日照特點,非常適宜茶樹生長。目前全縣茶園總面積38.52萬畝,投產33.72萬畝,其中經過上千年培育的石阡苔茶,是貴州三大名茶之一,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以前,由于物流配套的不完善,影響了石阡苔茶的外銷。為解決這一難題,石阡苔茶借助數字貨運平臺,實現了線上找車,讓本地茶走出大山,走得更廣、更遠,貴州茶市場影響力正不斷擴大。
數字化既是城市管理的“提效器”,也是人們美好生活的“助推劑”。在各地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背景下,諸多企業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案,力求為數字經濟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提供更多解決方案。
放眼全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布局,智能制造不斷提速,智慧城市加快推進。在上海,中國電科承建的“一網統管”平臺覆蓋上海市級、16個區級和20余個街鎮級市場,形成100余個不同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成功在鷹潭、廈門、成都等地復制推廣。
當前,新一代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加速推動了社會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為確保新能源應發盡發,南方電網把海量的智能傳感器部署到電網設備上,實時采集設備運行數據,并依托“數據+算力+算法”形成的“數字孿生電網”和“算力大腦”,高效統籌電源、電網、負荷、儲能,破解新能源隨機性、波動性、間歇性和功率預測難題。
不僅限于電力部門,在數字化轉型浪潮的大力推動下,能源行業正向智慧低碳轉型。“比特”與“瓦特”因“數能融合”而深度攜手。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