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01 14:59:54 新華網
關注中物聯
日前,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7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109萬人,互聯網普及率達76.4%;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資源應用不斷豐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持續完善,“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各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網約車、在線旅行預訂、網絡文學等實現較快增長。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資源應用不斷豐富。《報告》顯示,在網絡基礎資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國域名總數為3024萬個;IPv6地址數量為68055塊/32,IPv6活躍用戶數達7.67億;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11.1億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6196萬公里。在移動網絡發展方面,截至6月,我國移動電話基站總數達1129萬個,其中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93.7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6%;移動互聯網累計流量達1423億GB,同比增長14.6%;移動互聯網應用蓬勃發展,國內市場上監測到的活躍APP數量達260萬款,進一步覆蓋網民日常學習、工作、生活。在物聯網發展方面,截至6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發展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21.23億戶,較2022年12月凈增2.79億戶,占移動網終端連接數的比重為55.4%,萬物互聯基礎不斷夯實。
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持續完善,“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一是工業互聯網網絡體系快速壯大,平臺體系逐步完善。《報告》顯示,全國5G行業虛擬專網超過1.6萬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覆蓋31個省(區、市)。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超過240家,我國基本形成綜合型、特色型、專業型的多層次工業互聯網平臺體系。二是數據匯聚初見成效,安全保障日益增強。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基本建成,工業互聯網數據要素登記(確權)平臺體系建設持續推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態勢感知、風險預警和基礎資源匯聚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融合應用不斷涌現,“5G+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報告》顯示,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5G工廠、工業互聯網園區、公共服務平臺等218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已駛入快車道。
各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網約車、在線旅行預訂、網絡文學等實現較快增長。《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各類互聯網應用持續發展,多類應用用戶規模獲得一定程度的增長。一是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的用戶規模仍穩居前三。截至6月,即時通信、網絡視頻、短視頻用戶規模分別達10.47億人、10.44億人和10.26億人,用戶使用率分別為97.1%、96.8%和95.2%。二是網約車、在線旅行預訂、網絡文學等用戶規模實現較快增長。截至6月,網約車、在線旅行預訂、網絡文學的用戶規模較2022年12月分別增長3492萬人、3091萬人、3592萬人,增長率分別為8.0%、7.3%和7.3%,成為用戶規模增長最快的三類應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