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0-12 14:59:04 中國網

日前,《國務院關于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印發。《實施意見》提出主要目標,即未來五年,高質量的普惠金融體系基本建成。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實現新提升,普惠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新步伐,金融基礎設施和發展環境得到新改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取得新成效,普惠金融促進共同富裕邁上新臺階。
金融監管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實施意見》是《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下稱《規劃》)的必要延伸。《規劃》實施到期后,普惠金融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有必要持續發力、補齊短板,構建高水平普惠金融體系。另一方面,《實施意見》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普惠金融領域各項工作部署的必然要求。《實施意見》圍繞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等黨中央工作部署,細化政策舉措。《實施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推進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的金融需求。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
據金融監管總局介紹,十年來,我國金融服務覆蓋面逐步擴大。縣域和農村地區基礎金融服務發展迅速。目前,全國銀行機構網點覆蓋97.9%的鄉鎮,基本實現鄉鄉有機構、村村有服務、家家有賬戶。全國鄉鎮基本實現保險服務全覆蓋,大病保險已覆蓋12.2億城鄉居民。農業保險已覆蓋農林牧漁各領域,2023年1—8月,覆蓋農戶1.4億戶次,提供風險保障3.7萬億元。
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可得性持續提升。近年來小微企業、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呈現“增量、擴面”的態勢,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保障。截至2023年8月末,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67.7萬億元,涉農貸款余額55.0萬億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7.4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約25%。推出利率優惠、財政貼息的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原扶貧小額信貸),累計發放9600多億元,支持2300多萬戶次。
2023年前8個月,全國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4.8%,較2017年累計下降3.1個百分點。金融科技的發展加速各類業務數字化轉型,人民群眾存款、取款、支付更方便、更快捷。保險機構提供具有普惠性質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更好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和企業的風險保障需求。金融消費爭議解決渠道進一步暢通,消費者權益保護和風險防范意識逐步增強。
支持小微企業可持續發展
《實施意見》提出了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工作目標和具體舉措。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系,加大信貸投放、保險保障力度,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優化小微金融業務規則,完善服務評價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建立完善可持續的服務模式。聚焦科技創新、專精特新、制造業、外貿等重點領域小微企業,傾斜金融資源。構建金融機構與企業對接長效機制。
提升金融服務小微企業能力。組織開展小微企業信貸質效提升系列行動,包括首貸拓展、信用貸提升和“伙伴銀行”行動,面向無貸企業拓展金融服務,研發小額信用貸款產品,逐步建立“信貸+”的綜合金融服務模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差異化制度安排,適應各發展階段、各類型小微企業融資需求。豐富服務小微企業的財產保險和服務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的人身保險產品,優化服務模式。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要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三農”領域,更好滿足其多樣化多層次的金融需求。《實施意見》提出,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深化銀行機構內部專營機制建設,在涉農信貸審批、人員力量、信貸資源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傾斜。加強涉農領域信用風險管理。全力保障糧食領域信貸投入,加強金融精準供給。做好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工作。強化對鄉村產業發展、城鄉融合等領域的金融服務。強化對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信貸支持。發展農業供應鏈金融,重點支持縣域優勢特色產業。
持續鞏固提升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覆蓋面。強化差異化監管,定期開展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加強結果運用。指導銀行機構拓寬涉農主體融資抵質押物范圍。推動完善農村產權流轉、抵押、登記體制機制建設。結合鄉村治理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擴大農戶信用檔案覆蓋面和應用場景。加快建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體系。加強農村地區金融知識宣傳普及。
完善高質量保險體系
《實施意見》圍繞建設完善高質量保險體系,主要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工作舉措:建設農業保險高質量服務體系。推動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擴大稻谷、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實施范圍。鼓勵地方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探索發展新型險種。優化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服務。
發揮普惠型人身保險保障民生作用。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農民、新市民、低收入人口、殘疾人等群體的普惠型人身保險業務。完善商業保險機構承辦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機制,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支持發展面向縣域居民的健康險和面向農戶的意外險、定期壽險業務。
支持保險服務多樣化養老需求。鼓勵保險公司開發商業養老保險產品,有效對接企業(職業)年金、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參加人和其他金融產品消費者的長期領取需求。探索開發各類投保簡單、交費靈活、收益穩健、收益形式多樣的商業養老年金保險產品。在風險有效隔離的基礎上,支持保險公司以適當方式參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探索實現長期護理、風險保障與機構養老、社區養老等服務有效銜接。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