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2-19 10:08:57 北京青年報

一年之計在于春,開局起勢見精神。
當前,全市上下正開足馬力,力爭經濟“開門紅”。即日起,北京青年報推出“北京經濟新航標”專欄,從北京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營商環境提升、新質生產力發展、消費市場變化等入手,深入挖掘北京經濟新亮點,展現北京經濟活力和新增長力,展示北京高質量發展成就。
民營企業座談會時隔6年再次召開。新時代、新征程民營經濟發展前景廣闊、大有可為,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大顯身手正當其時。與會的民營企業家代表表示,“這次民營企業座談會是在關鍵時期召開的關鍵會議,具有特別的歷史意義,我們民營經濟迎來又一個‘春天’。”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出席本次會議的北京民營企業家代表有4人,包括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及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美團創始人王興、銀河航天董事長兼CEO徐鳴,所占人數位列全國第一名。與會的民營企業家陣容透露出北京民營企業的哪些特點?北京民營經濟有哪些看點?
北京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
北京民營企業家代表、銀河航天董事長兼CEO徐鳴表示,非常榮幸能受邀參加本次民營企業座談會。作為民營商業航天企業代表,深切感受到黨和國家對民營企業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發展的高度重視。面向未來,將繼續推動大國重器級別的科技創新,與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產業融合發展,抓住新一輪產業升級的機遇,將在太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持續發力,助力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建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座談會之后我們對于民營企業發展前景信心倍增,更加堅定了科技創新、自立自強的信心和決心。”
據了解,作為商業航天的創新主體,銀河航天的供應鏈合作伙伴從最初的100家增加到1300多家,帶動了衛星制造、通信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協同發展,衛星互聯網的應用場景也不斷豐富。北京在商業航天領域具有獨特優勢,目前已聚集重點企業200余家,核心研發單位占全國50%以上。作為全國商業航天產業核心承載區,北京亦莊已聚集空天企業超160家,商業火箭整箭研制企業數量占全國75%,星箭一體、通導遙深度融合、空天地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深化,正在形成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所需的正向生態。
今年1月13日,捷龍三號火箭一次將10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1月20日,谷神星一號火箭第16次發射成功;2月11日,長征八號甲運載火箭首飛成功……一開年,“北京箭”不斷刷新紀錄。今年2月12日,在北京亦莊召開的北京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北京亦莊星箭公司職工王翹楚用手機連接到正在會場上空過境的銀河航天低軌互聯網衛星,將北京火箭大街項目建設現場的畫面,實時回傳至大屏幕的舉動引發了許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
與會北京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北京將搶抓商業航天發展機遇,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可重復使用火箭、低成本衛星、高頻發射等關鍵技術研發,突破產業技術瓶頸,攜手津冀持續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
北京智能制造業升級
座談會上,有三個人的同框格外引人關注,他們分別是曾毓群、王傳福、雷軍,均來自新能源汽車產業。其中,雷軍代表北京市在新能源汽車產業方面的民營力量。2021年,小米科技正式切入汽車賽道,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正式發布。公開信息顯示,自去年產品上市以來,小米在短短9個月內交付了超過13.5萬輛電動汽車。目前,小米電動汽車的訂單已經排到了6至7個月之后。
雷軍表示,電動汽車業務的成功為小米的整體增長注入了強勁動力。他透露,小米將繼續加大在電動汽車領域的投入,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雷軍作為座談會上的6個發言代表之一,他還結合小米在智能手機、智能家居和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實踐,提出民營企業應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國際競爭力。例如,小米的生態鏈模式和人形機器人研發(如宇樹科技合作項目)被作為案例,說明科技與傳統產業融合的潛力。雷軍發言的聚焦點其實是北京智能制造業的升級和全球化布局的開拓。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市發展改革委印發了《北京市加快建設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2025年工作要點》,在綠色產業培育壯大標桿工程中提到,本市將引領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根據北京市統計局近期發布的數據,北京的新興產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北京高端產業領域的規模以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技術制造業(二者有交叉)增加值分別增長14.6%和9.6%,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分別增長2.8倍、61.0%和27.6%,成績非常耀眼。
與會的另外兩位民營經濟的代表也跟科技互聯網有關。奇安信是中國企業級網絡安全市場的領軍者,美團則聚焦科技零售和生活服務。實際上,新科技也是本次座談會代表們發言的基調。參會企業新質生產力和AI鏈含量顯著提高,含“新”量高達83%。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本次座談會出席企業科技“濃度”較高,體現了當前的產業導向。在此背景下,本次會議將有效提振權益市場,尤其是科技成長方向的風險偏好。中泰證券研報預計,后續與民企相關的增量政策有望密集出臺。
北京對民營經濟重視一以貫之
北京對民營經濟的重視一以貫之。去年以來,北京市制定了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行動方案,多次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堅持定期走訪調研民營企業,協調推動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難題,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壯大。行動方案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和關鍵領域技術攻關。支持民營企業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和基礎創新轉化。支持組建一批領軍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
今年1月15日,在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首場新聞發布會上,“民營經濟”被多次提及——北京將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發揮好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聯席會議制度和與民營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的機制作用,積極協調推動解決企業問題訴求。制定北京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年度工作要點,支持民營企業參與重大科技攻關和重大項目建設。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要創新投融資模式,持續激發民間投資活力。面向民間資本推介的重大項目總投資將不低于2000億元,為民間資本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和渠道。
數據顯示,北京多年來在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還體現一組量化數據,如北京已連續7年實施了1500余項營商環境改革舉措;自2020年以來,北京為企業提供信息查詢、問題辦理、投訴舉報等服務超42萬件;建立完善全方位的企業服務體系,幫助企業解決訴求問題9.9萬個等。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