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07 09:41:39 中國交通新聞網

“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聯結生產和消費、內貿和外貿。打通‘筋絡’,才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暢通經濟循環。”作為一名從業30余年的老港口人,全國人大代表、遼寧港口集團首席執行官王志賢對物流領域有著深刻的見解。
自2022年履新遼寧港口集團以來,王志賢致力于推進港口發展與國家戰略相銜接、與區域戰略相融合。“我們將建設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物流中心和東北海陸大通道作為中心工作。”王志賢表示,以港口為核心的物流通道建設,帶動了大連口岸蓬勃發展。
往年,王志賢的建議大多圍繞港口和航道建設展開,今年他的關注點聚焦到“一單制”和“一箱制”上。他認為,深化“一單制”“一箱制”發展,是暢通物流“筋絡”的關鍵。他提到,過去5年,與遼寧港口集團合作緊密的地中海航運,已在遼港集團陸續開通地中海西、越泰、印尼等多條外貿航線,并相繼推出沈陽—大連、長春—大連等5個覆蓋東北主要節點城市、以大連港為海陸銜接樞紐的海鐵聯運“一單制”產品。
“遼寧港口集團海鐵聯運經驗豐富,港口樞紐地位穩固,東北地區鐵路站點、線路網絡發達,發展以港口為核心的綜合物流業務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王志賢表示,在此基礎上,“一單制”“一箱制”深化發展,成為綜合運輸結構更優、全程物流效率更高的新范式。
遼寧港口集團利用東北地區發達的鐵路網絡,以中歐班列和海鐵聯運為紐帶,逐步構建起以大連為樞紐、東至日韓、西抵歐洲、南至東南亞的東北海陸大通道。2024年,遼港集團海鐵聯運量同比增長11.6%,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以“一單制”“一箱制”模式開展的業務。
“然而,目前多式聯運發展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經過一年來的調研,王志賢發現,各種運輸方式仍應用單一運輸方式的法律法規,多式聯運提單的物權屬性尚未得到清晰界定;不同運輸方式在貨類品名、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標準差異顯著,極大影響了轉運效率;鐵路、港口、航運企業等主體間的信息互聯共享機制尚不發達。
針對這些問題,王志賢建議完善立法保障、統一標準規范、加快信息互聯共享,培育供應鏈金融等相關服務創新,加快推動“一單制”“一箱制”高標準高質量發展;以信息流暢通帶動物流暢通,促進物流全鏈條降本提質增效。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