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2 16:10:39 tom

當“雙碳”目標成為制造業轉型的必答題,一家年產值數億元的印刷企業如何交出一份高分答卷?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聯印刷”)的實踐或許能給我們帶來啟發。
作為國內印刷行業的標桿,這家企業不僅將綠色化寫入戰略,更用真金白銀的投入證明——環保與效益從不是對立面。
近日,我們對話華聯印刷設備動力部朱經理,揭秘其引入比亞迪新能源叉車的幕后故事。從品牌選擇到技術落地,從成本優化到未來規劃,這場轉型不僅關乎一臺叉車的更替,更折射出印刷行業向“綠”而行的深層邏輯。
為什么是比亞迪?一場雙向奔赴的選擇
成立于2001年的華聯印刷,業務覆蓋出版、包裝、商業印刷等領域,客戶名單中不乏行業巨頭。但隨著環保政策收緊和客戶對綠色供應鏈的要求升級,企業意識到:高耗能、高污染的標簽必須撕掉。
早在2012年,為響應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生態號召,華聯印刷逐步開始嘗試使用電動叉車以替代高污染、高能耗的燃油叉車,踐行綠色化生產。但由于當時新能源叉車技術尚未成熟,所以仍采用電動叉車+燃油叉車并行運營的方式以保證搬運任務不受影響。
2017年,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發展,華聯印刷將叉車全部更換為電動叉車,率先實現了0排放。
2023年,為進一步優化叉車運營成本、提升運營效率,華聯印刷經多方對比后,最終選擇了品牌與技術俱優的比亞迪新能源叉車。
談到為何選擇比亞迪叉車,朱經理表示技術硬實力是核心考量。比亞迪自研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通過針刺、過充等極端測試,從根源上杜絕熱失控風險。對于重點防火單位的華聯印刷來說,這一點格外重要。
另外,由于印刷車間粉塵較多,可能會對設備運行造成影響,而且粉塵落到地面上也極容易導致車輛打滑。“比亞迪叉車擁有IP54防護等級和全封閉電控系統,可以輕松應對印刷車間粉塵多、濕度高的惡劣環境。”朱經理說到,“而且,比亞迪叉車還搭載了智能防滑系統、超載自動保護及故障自檢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操作風險。”
一臺叉車省出40%成本?賬本背后的綠色經濟學
除強大的硬件實力外,比亞迪新能源叉車的經濟性也非常出色。據朱經理介紹,比亞迪新能源叉車的能量回收效率達到25%,能夠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同時維保費用也顯著降低,綜合算下來能節省相當可觀的一筆費用。
據筆者查詢了解,以3噸內燃叉車和3噸鋰電叉車每天工作8小時為例。燃油時代,一臺叉車日均油耗32升左右,年油費超6萬元;而電動叉車日均電耗僅為40度左右,按工業電價計算,年電費為1萬元左右。維護成本更是斷崖式下跌:內燃叉車每年更換機油、濾芯等耗材需花費1.2萬元左右,如今電動叉車幾乎“零保養”,只需年度基礎檢查。
此外,華聯印刷還充分利用了波峰波谷電價策略——夜間低谷期充電,成本實現再度降低。“綜合算下來,比亞迪新能源叉車確實幫助我們節省了不少運營成本。”朱經理補充到,“成本的降低不僅沒有導致我們效率的下降,反而提升了我們的運轉效率。比亞迪叉車只需要一次充電就能完成每天8小時的運輸任務,而且動力也十分強勁,能輕松應對紙張、書籍等這些重貨運輸。不僅如此,比亞迪叉車的品質也十分穩定,自2023年8月我們購入兩臺設備以來,直至今天還從未出現過任何故障,讓我們省了不少心。”
不僅經濟賬更劃算,華聯印刷的環保賬單同樣亮眼。兩臺比亞迪新能源叉車替代燃油車后,節省了11194升柴油消耗,減少了二氧化碳排放約30噸,相當于種植上千棵樹。這不僅助力華聯印刷提前實現“雙碳”目標,更彰顯了行業龍頭的社會責任擔當。
從電動化到智能化:一場未完的變革
對于華聯印刷而言,與綠色化同樣重要的是智能化——引入比亞迪AGV無人叉車和智能調度系統,打造“黑燈倉庫”,用數據驅動倉儲管理。
“智能化不是取代人力,而是讓人做更有價值的事。”朱經理透露,華聯印刷未來擬籌建的新工廠或將全面實現智能制造,通過大規模應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基本實現無人化生產。
“智能制造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華聯印刷在智能制造方面已有諸多探索。”朱經理表示,“從提升內部效能的角度而言,智能制造能夠助力我們顯著提升生產效率,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在生產管理模式革新上,它還能促使我們實現全流程的數字化管控。借助數據的精準采集與科學管理,不僅能夠實現對產品品質的嚴格把控,推動柔性化生產的順利開展,還能讓我們為客戶提供更優質、更貼合需求的服務 。”
結語:
在"雙碳"戰略深入實施的背景下,華聯印刷與比亞迪叉車的合作樹立了印刷行業綠色智造新標桿。華聯印刷通過使用比亞迪新能源叉車不僅在物流環節實現了綠色化生產,更降低了搬運工作的綜合運營成本,實現了實現了環保效能與運營效率的雙重躍升。
未來,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背景下,我們期待在智能化合作領域,華聯印刷和比亞迪叉車能再次攜手,用中國智造賦能產業發展,推動我國加速實現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的目標。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