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黃秀芬:完善產業鏈,讓世界吃到韶關的美味

發布時間:2025-03-14 10:05:05 現代物流報

文 / 現代物流報記者 何文忠

“這是我和家鄉人民期待了很久的結果,是‘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在粵北的生動實踐,也是國家傾聽民眾聲音的生動注腳!”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亞北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秀芬接受了現代物流報記者獨家專訪。談及不久前韶關入選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這一話題,黃秀芬激動地表示,她曾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將廣東韶關作為國家物流樞紐城市,如今,建議終于變成了現實。

作為一名多年從事農副產品物流行業的企業家,黃秀芬長期關注農產品冷鏈物流,聚焦如何打破邊遠地區物流瓶頸。

構建大數據平臺

暢通農產品產業鏈

地處粵湘贛三省交界的廣東韶關,是粵港澳大灣區北向門戶樞紐,承擔著服務灣區與聯結內陸的雙重使命。韶關的沙田柚、食用菌、生豬等優質農產品豐富、味道鮮美,然而,該地的農產品出口卻面臨著市場信息割裂、物流成本高企、品牌效應不足、產業鏈協同弱等問題。

信息孤島是農產品出口的最大痛點。過去三地農戶靠經驗種養,常出現“豐產不豐收”;而采購商又因信息滯后找不到穩定貨源。

“怎樣才能讓粵北的好貨走出大山,不僅賣得出去,還要賣得好、賣得遠。”黃秀芬是土生土長的韶關人,長期到粵北的田間地頭和物流中心開展調研,打通產業鏈通道是其一直思考的問題。

經過一年的調研,在黃秀芬看來,打通三地產能、倉儲、物流及海外市場需求數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例如,當海外某種農產品類需求激增時,平臺可實時推送這個產品的產能數據,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同時,平臺還對接海關、商務部門,實現出口資質“一站式”預審,讓農產品通關時效大幅度提升。

這次全國兩會,黃秀芬提出《關于支持韶關打造粵湘贛“12221”出口平臺,推動區域農產品外貿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旨在有序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實現數據要素在農業產業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黃秀芬及其團隊已在韶關試點智慧農業系統,希望將來能讓農戶通過手機就能看到全國市場價格波動,真正實現“種對、賣好”。

完善“主動脈”

破解邊遠地區物流瓶頸

“陸港型城市”落地,本質上使粵北經濟地理版圖重構,讓韶關從“交通節點”躍升為“戰略支點”,吸引大灣區產業梯度轉移,也活化了縣域經濟。依托陸港型樞紐,韶關正從“內陸山城”轉變為“雙向開放的橋頭堡”。

韶關入選陸港型樞紐城市后,粵北物流業出現了新的機遇,但是仍有一些堵點存在。

國道G240線是韶關陸港型物流樞紐的“主動脈”,直接關系著農產品、工業品在粵北與大灣區間的流通效率。當前,曲江烏石至英德段、武江社主至韶關南出口段仍為二級公路,路面破損嚴重,導致貨車通行速度受限,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物流時代依然適用。”黃秀芬表示,統一開放的交通運輸市場是全國統一大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有著重要意義。

兩會期間,黃秀芬在建議中提出要將這兩段升級為一級公路。

黃秀芬認為,這能大幅提升通行能力,交通事故率也能大幅度下降,為韶關港提供全天候高效集散通道。從長遠看,這條升級后的國道將成為粵北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黃金通道”,推動韶關港與丹霞機場、贛深高鐵形成多式聯運網絡,助力粵湘贛三省農產品進出口時效提升,為粵北打造“雙循環”樞紐提供硬核支撐。


相關閱讀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