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06 21:08:55 中物聯物流樞紐與園區分會
關注中物聯
推動功能升級 筑牢韌性根基,
邁向現代物流基礎設施發展新階段
——在2025年第二十二屆物流樞紐與園區工作年會上的致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 胡大劍
2025年11月6日 廣西·欽州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來到山靈水秀的欽州,與大家共聚2025年第二十二屆物流樞紐與園區工作年會。在此,我謹代表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人民政府的各位領導以及全體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樞紐與園區發展的行業同仁表示衷心感謝!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我國國民經濟迎難而上、穩中向好;物流運行質效雙升,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物流總收入規模持續擴大,物流市場規模有望連續10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以來,在國家有關部門的關心與支持下,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穩步提質發展。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優化調整方案》;6月,新增30個國家物流樞紐納入建設名單;上半年,多個物流基礎設施項目獲得“兩重”支持;國開行發放物流領域基礎設施貸款120億元,同比增長67%。在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貿易司的指導下,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組織開展了國家物流樞紐2025年上半年運行情況監測工作,監測結果顯示,國家物流樞紐運行穩中有進,持續發揮“領跑”作用,深度釋放降本效應。
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樞紐與園區發展仍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部分樞紐與園區服務價格承壓,同質競爭問題依然存在,供需適配方面仍有優化空間,數字化轉型任重道遠。
2025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是現代物流邁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近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將持續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我國物流基礎設施的發展也正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我認為有以下六大趨勢值得關注:
一是規模布局基本完成,發展重心轉向功能提升。截至目前,全國已分七批建設共181個國家物流樞紐,規模以上物流園區達2769家,全國物流基礎設施總體規模已基本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去年年底,中辦、國辦印發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中明確提出“整合提升物流樞紐設施功能”,指明功能提升是物流基礎設施下步發展的大勢所趨。要培育提升樞紐與園區發展綜合競爭優勢,充分發揮資源配置樞紐、組織運行中心和服務高地作用,推動傳統物流服務向供應鏈全鏈條服務轉型,強化物流樞紐與園區的定制化解決方案、供應鏈金融、信息平臺服務等綜合服務能力。
二是網絡建設“硬聯通”基本實現,信息業務“軟協同”成為關鍵任務。《“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提出,建設“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當前,全國物流網絡“硬實力”建設成效顯著。截至2024年底,“6軸7廊8通道”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建成率超過90%。推動物流體系從物理聯通向系統融合轉變,已成為提升整體運行效率的關鍵。下一步,要著力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業務全鏈條可視化、透明化,提升物流組織協同效率;健全物流樞紐、園區間合作機制,深化業務合作,促進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
三是有力支撐產業集聚,供需適配水平有待提高。樞紐與園區積極踐行“物流樞紐+產業集群”協同發展模式,有效引導生產要素向周邊集聚,產業集聚效應逐步加強,服務區域經濟能力持續提升。然而,樞紐與園區在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方面仍有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體效率提升和成本優化。應加強樞紐與園區對區域產業布局和物流需求的前瞻性研判,因地制宜,緊密結合本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開展物流新模式新業態的培育和創新,推動供需精準適配,實現價值共創,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四是深化數字技術應用,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勢在必行。當前,樞紐和園區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仍處于起步階段。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日益成熟,物流基礎設施已具備數字化、現代化轉型的技術條件。應加快推進物流基礎設施數字化進程,推動自動化、智能化、無人化技術應用,推動流程透明、場景透明與多方協同,拓展智慧物流場景,實現從“物流場所”到“數智樞紐”的升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也正在積極推動《物流園區數字化評價》等標準研制,旨在為行業提供清晰的數字化藍圖,引導樞紐與園區的數字化轉型。
五是國際合作格局優化,安全韌性保障成為重要責任。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物流樞紐與園區積極拓展國際業務合作范圍,不斷開辟國際新通道,優化國際合作布局。2024年,樞紐中歐班列開行量約占全國的98%,空港型樞紐國際航空貨郵吞吐量約占全國的92%,我國海外倉布局數量超2500個,物流基礎設施對于產業出海的支撐性作用日益增強。當前,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組,各國貿易政策與口岸通行規則頻繁調整。在更加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下,要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應對風險挑戰,積極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中吉烏鐵路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強海外倉等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系統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國際物流體系,提升國際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雙循環”戰略提供堅實支撐。
六是碳達峰目標完成在即,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是必然選擇。“十五五”是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關鍵階段,作為物流行業碳排放的主要來源,物流基礎設施的綠色轉型對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影響深遠。要推動綠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樞紐與園區的規劃、建設和運營全流程,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物流基礎設施體系,推廣綠色技術應用,優化能源結構,提升運營能效,積極推進物流樞紐與園區的碳排放管理工作。
各位來賓:物流是實體經濟的“筋絡”,物流基礎設施現代化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我們要充分認識到物流樞紐與園區的重要支撐性作用,以國家戰略為引領,緊密結合產業需求,通過科學前瞻的規劃、組織模式的優化以及新質生產力的賦能,共同引導樞紐與園區高質量發展。在此,希望各位行業同仁積極建言獻策,共同為我國物流基礎設施戰略功能的實現與高質量發展添磚加瓦!
最后,預祝本次大會圓滿召開,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勝意!謝謝大家!
每日 推薦
- 中物聯發布2025年10月政策輯要
- 中國兵器第一機械集團、中寶智運一行到訪中物聯
- 胡大劍出席國有企業采購與供應鏈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成果交流會
- 中物聯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 中物聯黨委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專題會議
- 蔡進出席北京市“十五五”規劃專家咨詢委員會座談會
- 中國物流標準大講堂第46期預告:《醫院院內醫療器械物流服務質量評價》《骨科耗材物流服務規范》兩項團體標準宣貫活動
- 《塑料托盤剛度試驗中預估蠕變大小的回歸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中國重要大宗商品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周報 (251110--251114)
- 老撾駐華使館參贊蘇提達·洪盛帕一行來訪中物聯座談交流
- 關于召開“物流樞紐與產業融合發展大會”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