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事委員會第40屆大會10月15日在北京舉行。船舶司法出售國際承認公約草案將力爭在會上獲得通過,定名為北京規則。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華建敏出席大會開幕式并發表演講。華建敏表示,構建和完善與國際立法和慣例相一致的法律環境,對于推動行業發展尤其重要。因此,有必要進一步探索建立更有效的世界航運法律制度,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平衡各方關系,促進各方更廣泛地參與并在更廣泛層面上統一海上立法。
據介紹,此次會議的主要議題包括通過船舶司法出售國際承認公約草案,修訂國際救助公約、約克—安特衛普規則等,同時還涉及扣船公約、跨境破產、南北極法律問題、海商法鉆井平臺、鹿特丹規則、海事仲裁、海上保險、船員問題、海盜等相關前沿議題。
我國是法院扣押和拍賣船舶數量較大的國家。2008年,國際海事委員會正式成立了船舶司法出售問題的國際工作組,由中國海商法協會副主席李海擔任組長。中國海商法協會專門成立了工作組研究這一議題,以爭取對我國最有利的公約條款。船舶司法出售國際承認公約草案如能在此次大會上獲通過并被廣泛接受,將會在很大程度上統一締約國在這方面的法律規則,這將促使我國法院扣押進而出售船舶的效力獲得廣泛的國際認可。
近年來,關于修訂《1989年救助公約》的呼聲開始日漸高漲,原因在于該公約在財產救助與環境救助關系的處理方面,仍然以財產救助為中心,將環境救助置于從屬地位,不能滿足日益迫切的海洋環境保護需要,同時也暴露環境救助適用地域范圍過窄等問題。我國支持并積極參與該公約修訂,并在公約修訂中充分表達獨立意志。
本次會議另一項重要議題還包括修訂約克-安特衛普公約,這是一個規范共同海損理算的國際慣例。中國海商法協會為此成立了工作組,針對2004年約安規則的適用規則、救助報酬等提出了相應的修改意見,已報國際海事委員會。
據悉,國際海事委員會是促進海商法統一的非政府間國際組織,國際海事委員會大會每四年舉辦一次,由來自世界各國或地區的海商法協會代表以及相關國際組織的代表出席。本屆會議是該委員會成立115年來首次在中國舉辦。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商法協會負責人、法官、學者、律師、工商界代表和12個國際組織的代表約400人出席了本屆大會。
最新政策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公安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 商務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客貨郵運營服務指南(試行)》的通知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全面推廣應用道路運輸電子證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
- 交通運輸部 財政部關于實施老舊營運貨車報廢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印發《北京市加快國四排放標準營運柴油貨車淘汰促進更新輕型新能源貨車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國人民銀行 金融監管總局 中國證監會 國家外匯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印發 《關于加力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