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2-05 21:23:11 一汽集團

近日,集團公司廣大員工陸續返長,各分、子公司即將按疫情防控要求陸續恢復正常生產。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形勢,集團公司各分、子公司積極籌備,多措并舉,全力保障節后生產經營工作有序開展。
解放公司
解放公司雙管齊下,疫情防控與復工籌措同步展開。解放公司一方面積極采購口罩、消毒液、測溫儀、酒精等防護物資,加強入口管控和人員排查,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和安全生產,另一方面及時調整生產計劃,推遲整車生產復工時間,與各地區供應商伙伴加強信息溝通,共渡難關。
轎車公司
密切配合,在防控疫情同時實施千人改造項目。為達成2020年產量目標,轎車公司對紅旗生產線進行產能提升改造。春節期間,轎車公司積極識別風險,做好預案,每日監控施工人員體溫、嚴控流動人員,經管會領導多次深入現場開展實地調研,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順利實施改造項目提供有力保障。
紅旗工廠
紅旗工廠全面推進,積極做好統籌工作。七個專項工作組分工負責,應急協調、人員管理、后勤保障、生產恢復、質量保障、項目管理、宣傳動員等工作有條不紊。為保證如期復工,紅旗工廠與集團公司供應采購部、工程與生產物流部積極配合,識別風險,跟蹤零部件供應商狀態,根據供貨計劃制定相應措施。
一汽-大眾
一汽-大眾落實責任,成立“專項小組”促進工作開展。生產協調工作組每日收集、跟蹤各生產基地人員返程情況,供應商零件供貨、庫存等情況,隨時進行生產準備動態平衡;應急物資采購小組積極尋找供貨渠道,并每日進行發貨、到貨跟蹤,盡最大努力保障應急物資的按時供應。
一汽豐田
一汽豐田聯防聯控,同步調整應對措施。一汽豐田結合各單位員工信息排查情況、節后生產準備等情況,綜合分析疫情現狀,產供銷聯合,做好復工準備。一汽豐田公司黨委班子成員分工負責,加強與供應商、經銷商、服務商的信息溝通,及時了解關聯企業疫情信息及復工計劃,同步調整應對措施,為后續生產經營做好充分準備。
鑄造公司
鑄造公司調整計劃,開足馬力保整車裝機。各單位結合實際及時調整生產計劃,積極做好物料準備,并與勞務外包單位充分溝通,保障開工后人員、物資全部到位。同時,各單位在長人員以部門為單位建立聯絡群,每日匯報個人行程,及時通知生產安排等,確保復工人員出勤,為挑戰高產、提升效率、拼搶市場做好充分準備。
模具公司
模具公司壓實責任,積極做好防控同時全力確保重點項目進度。模具公司“多舉措、細落實、嚴監督”,發布應急預案,部署重點防控,層層壓實責任。同時,模具公司全力拼搶紅旗產能提升等集團公司重點項目,班子成員分頭到轎車公司焊裝現場和本埠檢查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全力保障員工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
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堅守崗位,為集團公司復工后平穩生產提供可靠、高效物流保障。春節時段,物流公司通過開展“日報告、零報告”、“即時溝通”、“定點視頻會議”、“日點檢”等工作,強力推動防控措施落實,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節日期間,一汽物流陸順公司共計組織發運發動機2330臺,以“保障發運”助力整車公司節后“平穩生產”。
進出口公司
進出口公司計劃周密,以“八個全覆蓋”力保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根據安排,進出口公司將在復工后實現人員進入園區進行體溫檢測全覆蓋,辦公環境空間消毒全覆蓋,員工分散、分時送餐及食堂防控全覆蓋,乘坐班車消毒全覆蓋,相關方駐園區人員管控全覆蓋,外來防控進入管控全覆蓋,聯防聯控日點檢全覆蓋,境外人員防疫工作全覆蓋。
啟明公司
啟明公司發揮優勢,為假班無縫轉換做好鋪墊。所有黨員積極聯系責任區內群眾,對群眾所關心的、擔心的問題予以及時解答,為員工重返工作崗位打下有利的思想基礎。同時,啟明公司發揮數字化企業獨特優勢,鼓勵員工休假不停工,通過遠程工具為客戶在線解決問題,力保疫情期間業務不掉隊、客戶不丟失。
動能分公司
動能分公司全年無休,大力保障節日時段與復工時段用能需求。春節期間,動能分公司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緊急采購發放防護物資,對運維車間和生產車間定時消殺、測溫。在完滿完成假期供能任務后,動能分公司迅速投入復工保障工作之中。動能分公司黨委為各黨支部緊急采購口罩、消毒液等物品,為全面復工做好物資支撐。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