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15 11:32:56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從(4月13日)舉行的上海市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疫情期間,電子商務在上海市場供應保障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用手機下單買菜,已經成為消費者日益青睞的消費方式。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介紹了在促進在線消費方面的具體舉措。
一是新興消費發展迅速。以生鮮電商為例,一季度,全市生鮮電商平臺交易額達到88億元,同比增長167%,訂單量增長80%。在疫情嚴重的2月份,主要生鮮電商平臺每天訂單有50萬單,銷售豬肉約150噸、蔬菜約500噸。越來越多的市民使用智能手機線上買菜,訂單客單價由原來的40元增加到100元以上,有的電商平臺活躍用戶數量同比增長了127.5%,線上訂單的比重也大幅增加。
二是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進一步加快。電商平臺不斷賦能商圈、商街、商戶轉型升級,云逛街、云購物、云展覽、云走秀、云體驗等新模式正在形成。如,上海時裝周聯合電商企業舉辦了全球首屆“云上時裝周”,吸引了150多個國內外品牌參與,一周直播觀看量達1100萬人次,銷售額超過5億元。再比如,有的大型購物中心和老字號企業積極探索線上直播,節假日期間銷售額成倍增長。
下一步,上海市商務委將按照《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有關要求,加快培育一批示范效應好、帶動作用強、市場影響大的電商平臺,培育壯大新興消費,推動上海在線新經濟發展。
具體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大力促進消費新業態發展。鼓勵各大電商平臺對重點商家、重點品牌入駐給予流量、數據等專項支持,積極推廣直播電商、社群電商、“小程序”電商和音頻、視頻分享平臺等新業態。同時,鼓勵電商平臺與商場超市合作,推動傳統商業的數字化升級改造,與農貿市場合作打造一批“數字菜場”。
二是加快發展“無接觸”配送。目前,生鮮電商企業已在全市近1600個社區安裝完成共享貨架,提高了配送效率,減少了人員直接接觸。下一步,還將繼續推動無人配送在零售、餐飲、酒店、產業園區等廣泛應用。在社區推廣快遞自提點,支持企業在高校、醫院、商務樓宇等實施智能取餐柜試點,推廣無接觸式共享貨架試點范圍。
三是鼓勵發展智慧零售終端。在上海全市已有3萬組智能快件箱基礎上,繼續做好智能快件箱的推廣使用,加快在社區、高校、商務中心、地鐵站周邊等末端節點布局。推動智能售貨機、智慧微菜場、無人回收站等各類智慧零售終端發展,著力提升智能化、集約化服務水平。
每日 推薦
- 2025年將選擇34個左右城市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
- 三個維度數據描繪數字經濟活力圖景
- 如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政策問答·發展新質生產力)
- 累計增速連續上行,外貿大盤總體穩固——透視前4個月我國進出口數據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部分省區市“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等
- 江西跨境電商發展交流會舉辦 科捷出海供應鏈破解行業難題
-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國家鐵路局綜合司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關于學習借鑒集裝箱多式聯運場站共享典型經驗做法的通知
- 多部門協同發力全方位擴大商品和服務消費
- 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輸貨物同比增長71.6%
- 以法治之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國新辦發布會聚焦民營經濟促進法
- 生態環境部:對機動車特別是貨車排放問題的監管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