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4-22 14:51:38 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一系列支持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陸續落地、一系列便民辦稅繳費服務舉措迭代升級、一系列為企業紓困解難的實招硬招相繼見效……在第29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期間,全國各地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產業鏈協同有序復工復產和經濟穩定運行積極貢獻稅務力量。
活用稅收大數據
打通產業鏈供需“堵點”
在能源大省陜西,眾多能源企業受原料短缺、銷售不暢、交通管制等因素影響,產能恢復面臨多重困難。如何精準把脈企業之需?陜西省稅務部門自主研發的復工復產監控分析系統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增值稅大數據分析,延安稅務部門發現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存在成品油銷量下滑、庫存增加等情況,該局稅收服務團隊第一時間上門為企業服務,在了解到企業生產經營、資金周轉面臨較大困難后,輔導其依法依規快速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手續,緩繳消費稅、資源稅共計10.52億元,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地處泰山北麓天麻嶺腳下的濟南市南部山區柳埠街道川道村,是濟南市歷城區稅務局的對口幫扶村。該地出產的“川道紅”山楂個頭大、品質高、口感好,是制作冰糖葫蘆、山楂糕等食品的首選原料。疫情發生后,原本極受市場青睞的“川道紅”山楂陷入了滯銷困局。
數據為媒破“梗阻”。當地稅務部門借助增值稅發票數據應用分析系統,梳理搜索以山楂為原料的生產企業,結合運輸成本、需求規模等因素,幫助川道村與山東飛龍食品有限公司等存在原料短缺的食品、藥品加工企業達成合作協議,成功銷售5萬斤庫存山楂。
在千里之外的浙江,當地稅務部門建立“原材料替代供貨商快速響應機制”,為每種短缺原材料自動篩選出20家替代供貨商,有效破解供需雙方信息不暢的難題,精準打通產業鏈上下游。
據了解,疫情發生后,各地稅務部門深挖細掘稅收大數據,從供銷兩端全面分析,為供需雙方搭建產銷對接橋梁。截至3月底,各地稅務部門已為2600多戶原材料短缺企業匹配供應商4.5萬戶。
產業鏈環環相扣,而打通物流運輸鏈則是“一子落而滿盤活”,能夠帶動“點狀復工”向“全鏈復工”轉變。
疫情期間,調味品的需求增長超過40%,但物流運輸困難卻阻礙了調味料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復銷的步伐。“雖然省外訂單火爆,但原先合作的十幾家運輸企業都沒能按期復工,產品運輸渠道嚴重受限,已經接到的兩三千萬元省外訂單眼瞅著就要黃了。”四川天味集團財務總監唐鳴介紹,得益于成都市雙流區稅務部門的稅收大數據分析,公司在發出尋找運輸方申請的24小時內就被稅務部門推送了3家已復工且具備相應運力的物流企業信息,并最終簽訂了合作協議。唐鳴說:“稅務部門的牽線搭橋,打通了十分關鍵的運輸鏈,非常給力!”
國家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孫紅梅表示,稅收大數據是稅務部門的“金山銀庫”,疫情發生以來,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優勢,進一步加強經濟稅收分析,按照稅務總局黨委提出的優惠政策落實要給力、“非接觸式”辦稅要添力、數據服務大局要盡力、疫情防控工作要加力的“四力”要求,主動服務企業加速復工復產,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落實政策更給力
消除產業鏈資金“痛點”
人工成本上升、營業收入銳減、資金周轉困難……疫情面前,一攬子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稅費優惠政策給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心劑”,為企業舒緩了壓力、增添了底氣。
豐帆數控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針織機械制造、銷售的中小企業,其員工一半以上是外地人,受疫情影響,生產線整整停滯了一個多月,企業資金告急,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就需要在賬戶預留超過150萬元。
“二三月份的時候,我們享受了70萬元的社保費緩繳政策,另外5個月的政策期內預計可以減免社保費175萬元,讓我們可以輕裝上陣。”資金壓力得以緩解、員工開始陸續返崗,如今,接踵而至的好消息讓企業負責人宋煥良信心倍增。
除了政策減壓的“張良計”,稅務總局還聯合銀保監會搬出信用融資的“過墻梯”,在非常時期對“銀稅互動”進行全面升級,將“以信放貸”的條件放寬,從納稅信用A級、B級拓展到M級納稅人,授信企業數量預計可以增加近一倍,為企業復工復產接上了低成本、更快捷的“資金鏈”。
廣東省中山市博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與多家湖北企業存在合作關系。受疫情影響,湖北合作伙伴已經停工停產數月時間,資金周轉很困難。對此,博美電子通過“銀稅互動”獲得400萬元的信貸資金,預先支付了湖北客戶的部分貨款,全力支援合作伙伴。據統計,疫情期間,廣東省通過“銀稅互動”精準信貸扶持重點企業341戶,發放信貸資金超過11億元,有效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資金難題。
不同于國內經濟的逐漸復蘇,受國際疫情影響,外貿企業撞上了海外市場的“冰山”,一些企業面臨產銷難、資金難困局。“穩外貿”是復工復產的重要課題,稅務總局用好用足出口退稅政策為外貿企業緊急輸血。一方面,1464種產品的出口退稅率提高;另一方面,推行“非接觸式”出口申報、審核服務,退稅力度和退稅速度的雙提升,有效緩解了外貿企業資金壓力。
在陜西,當地稅務部門迅速更新2020年省級重點出口企業名單,2月1日~4月16日,累計為2369戶次企業辦理出口退稅11.4億元。山東稅務部門第一時間做好提高出口退稅率新政策的宣傳輔導工作,像山東美林衛浴有限公司因為出口退稅率提高了3個百分點,預計能夠增加退稅款1073萬元,同比增加87.66%,顯著提升了企業利潤水平。
在外向型經濟程度較高的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非接觸式”出口退稅服務等穩外貿特色舉措帶來的積極效應更為明顯。江蘇稅務部門推出“無紙辦、網上辦、快速辦、容缺辦”等便利化退稅套餐。浙江稅務部門將出口退稅辦理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出口退稅速度領跑全國,如海寧市稅務局開辟抗疫快速綠色審核通道,當天辦結浙江海象進出口有限公司900多萬元的出口退稅業務。
稅費服務再升級
解決產業鏈復工“難點”
稅費優惠政策含金量十足,精細化的涉稅服務也讓人暖心不已。在“加長版”稅收宣傳月期間,各地稅務部門聚焦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龍頭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差的小微企業等群體,量體裁衣提供“加量版”精準服務,確保各項支持復工復產稅費優惠政策落地落細落到位。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湖北的龍頭車企,其復工復產進度牽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企業復工后,當地稅務部門成立了服務專班,按照“一企一策”的思路,第一時間為東風汽車送上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政策,退稅額達2275萬元。公司財務部長鄧文輝表示:“退稅流程便捷高效,從提出申請到資金到賬僅用了兩天半的時間,讓我們復工復產、擴產增能更有底氣了!”
這次疫情給餐飲、文旅、運輸等行業企業帶來不小沖擊。受疫情影響,溫州云天樓麗晶花園酒店一季度營收減少900萬元,同比下降近9成,財務負責人王曉飛滿面愁容。獲悉企業情況后,當地稅務部門立即安排專人對接,借助征納溝通平臺,云上輔導企業辦理勾選認證、免稅申報等事項,并就其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建議。“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稅務部門送上了餐飲行業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僅此一項,就免除了55萬元稅款,大大減輕了公司的資金壓力。”王曉飛欣慰地說道。
感受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措施別樣溫暖的還有小微企業。各地稅務部門以需求為導向,創新清單式服務,幫助小微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提振復工復產信心。
疫情發生以來,廈門稅務部門陸續推出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的稅費優惠政策措施清單供企業選擇,獲得廣泛好評。國家級眾創空間——一品威客創客空間負責人表示:“稅費優惠政策的密集精準落地,極大地激發了小微企業的創業創新活力。目前,我們的線下基地創客團隊員工復工比例約80%,平臺接單率也在逐步增長,對于后續的發展,我們信心滿滿。”
在上海虹橋,當地稅務部門依照小微企業需求清單,統籌多方力量破除復工復產梗阻,護航小微企業成長。在深圳寶安,當地稅務部門梳理匯總58個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稅費優惠政策知識點,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在線輔導小微企業暢享政策紅利。海南稅務部門聚焦小微企業經營成本負擔等問題,積極落實房土兩稅優惠政策,僅第一季度便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及自然人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8.9億元。
東風送暖,萬物迎春。眼下,在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各地稅務部門精準聚焦產業鏈循環的“堵點”“難點”,落實落細稅費優惠政策,持續推出助力復工復產的實招硬招。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全國企業復工復產復銷情況逐漸向好,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加速恢復“元氣”。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