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06-02 11:09:06 經濟參考報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多國生產供應鏈正在加速變化,歐盟、東盟等區域國家的舉措格外突出,欲將醫療產品、制造業、輕工業等多個產業的工廠、供貨商與本區域生產需求和經濟發展密切結合。
歐盟聚焦醫藥和工業制造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歐盟在多個領域的生產供應鏈調整有望加速。日經新聞社文章稱,疫情導致的供應鏈斷裂和各國的出口限制提高了歐盟的危機感。
在醫藥產業,歐盟的態度十分積極,生產供應鏈調整有加速跡象。法德兩國領導人日前聯合發布聲明提出“發展戰略性的‘健康主權’”,提出推進歐盟區域內的疫苗和治療藥的開發生產與共同儲備,降低對其他地區的依存度。
在法國,截至4月上旬,防病毒效果較高的口罩的需求達到每周4500萬個,但產能僅為700萬個,加之無法充分進口,醫療機構的口罩嚴重短缺。另外,歐盟委員會4月要求印度放寬約10種藥物的出口限制。
另據歐洲媒體報道稱,歐盟委員會年底前將發布醫療戰略,計劃納入推進材料采購的多樣化,同時要求制藥企業推進在歐盟區域內生產的方針。
另外在工業制造業領域,歐盟也醞釀采取措施將更多工廠納入本區域,減少供應鏈外部依賴。
據悉,歐盟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逐步放寬補貼規定,一直在扶持具有競爭力的企業。在歐盟區域內推進生產的做法,和歐盟打造歐洲重點企業的大方針一致。
日經新聞社文章稱,2019年,歐盟委員會駁回了德國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的鐵路車輛業務合并計劃,以此為契機開始出現修改《競爭法》(該轄區內反壟斷法)的動向。從中也可以看出,歐盟有意打造具備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但在歐洲等人工費高昂的地區生產有可能導致產品價格上漲,給消費者帶來不利影響。盡管歐盟委員會負責內部市場競爭的委員布列塔尼5月中旬呼吁歐盟支持開放的貿易,但目前仍存在經濟封鎖加劇的風險。
東南亞各國欲化危為機
經濟增長較依賴外部的東南亞多國正抓緊布局各領域生產供應鏈,越南、新加坡等國官員紛紛表示將抓住“后疫情時代”契機吸引更多企業。
新加坡貿易和工業部部長陳振聲日前公開表示,疫情后,供應鏈最終如何被重新配置尚無定論,但有可能設在更接近需求終端的地點,以確保能更好抵御未來的供應干擾。
他說,由于受到許多主要市場急劇放緩的不利影響,本地制造業以及與貿易和物流有關的外向型行業前景仍然疲弱。但隨著外國企業分散供應鏈和尋求安全港,新加坡作為受信賴的中心與人才和知識產權的安全港將能夠掌握其中的機會,繼續加強新加坡在全球供應鏈中所扮演的角色。目前,政府正協助公司和員工掌握這些轉變,繼續加強與區域的連接性,維護新加坡的金融和物流中心地位。
另外,越南也正大力吸引外部企業和工廠落戶。據埃菲社報道,越南計劃投資部長阮志勇日前表示,相信越南良好的抗疫表現將有助于吸引新的投資者,提升越南的全球地位。
報道稱,2019年越南的經濟增速為7%,與近些年的水平一致,但越南經濟在疫情初期受到影響。該國2020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僅為3.8%,較上年同期降低3個百分點。越南政府深知,唯有增長才能創造就業崗位、減少貧困現象、保障社會安全,為此推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的措施。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胡志明市校區供應鏈研究專家利薩·阿克巴里對媒體表示,企業正在研究如何重新設計自己的供應鏈,將工廠轉移到其他東南亞國家。
供應鏈調整加速趨勢顯現
多位專家和商界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世界經濟下行會面臨多重不確定性,企業們調整產業鏈布局的行動都在加強。
新加坡管理大學教授阿爾努·德邁耶認為,未來全球供應鏈布局可能出現兩種趨勢:一方面,某些經濟體將更加重視自身供應鏈的完整性和自主可控性,從而促使某些供應鏈區域化集聚;另一方面,人們出于分散風險的考慮,會更加重視對供應鏈實施多元化布局。
他說,這些趨勢都是供應鏈布局的演變而非終結。伴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那些原有供應鏈承接關系緊密、且率先與合作伙伴達成供應鏈恢復安排的國家和區域將占據先機。有分析人士認為,疫情或將加速區域一體化趨勢。
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駐新加坡高級合伙人奧利弗·湯比和該公司駐上海高級合伙人喬納森·沃策爾合寫的報告稱,亞洲整體可以危中尋機。“亞洲的未來就在于現在,我們依然預計,該地區將出現強勁的長期增長軌跡。預計到2040年,亞洲將代表全球40%的消費和52%的GDP?!?/span>
商界人士也提出分散供應鏈的重要性。瑞典卡車、巴士和發動機生產巨頭Scania的首席執行官亨里克松表示,該公司已努力確保其使用的2.1萬種零部件中的大部分至少有兩處來源。憑借這一策略,該公司一定程度上經受住了供應商所在地防疫封鎖措施而帶來的沖擊。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