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1-26 09:18:43 人民日報

目前抽檢陽性主要集中于外包裝,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
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
冬季海陸空等運輸溫度視同冷鏈,要加強防護和檢測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目前很多國家正處于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污染。”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說,新冠病毒在低溫條件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新冠病毒跨境傳播的載體。我國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目前,全國抽檢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上。
“并沒有發現因為食用進口冷鏈食品而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例。”中國疾控中心消毒學首席專家、環境所消毒與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張流波說,目前感染事件都發生在低溫冷凍食品的流通環節,如卸貨、搬運等操作過程。做好消毒處理,食用進口冷鏈食品,風險很低。
消費者一旦不小心接觸進口冷鏈食品,如何最大限度降低感染風險?張流波建議,首先要做好手部衛生,馬上按照“六步法”洗手,并使用洗手液。對可能接觸到冷凍食品的炊具及時清洗,同時防止飛濺。
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具有較高的感染風險。李寧建議,需反復接觸進口冷鏈食品的高風險從業人員,在上崗前一定要穿好工作衣帽,戴好口罩和手套,必要的時候還應該戴好護目鏡和面屏。在整個搬運過程中要防止皮膚接觸物品表面,在沒有脫掉工作服和洗手消毒之前切忌觸摸口、眼、鼻。此外,還要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從業人員定期核酸檢測。
“進入冬季,無論是空運、陸運,還是海運,環境溫度和冷鏈系統的環境都是一樣的,這要求我們將這些運輸方式視同冷鏈運輸。”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說。
11月9日,海關總署印發了《進口冷鏈食品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實施方案》。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截至24日,口岸環節預防性消毒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累計160多萬件,重量3萬多噸,消毒范圍包括被抽中進口冷鏈食品的外包裝、集裝箱、空運托盤、陸運廂式貨車等。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