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12-01 15:48:03 人民網

由荷蘭普羅梅地亞集團主辦的歐洲絲綢之路峰會日前在線舉行。來自中國和歐洲多國的運輸與物流企業及行業從業者圍繞中歐班列的重要貢獻、發展前景等議題深入交流,約250位參會人員還進行了“一對一”在線洽談,達成多項合作意向。
面對疫情挑戰,中歐班列成為中歐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為維護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提供了重要支撐。截至11月5日,今年中歐班列開行達10180列,已超過去年全年開行量;運輸網絡已通達歐洲21個國家、92個城市;運送醫療物資近800萬件,共計6萬多噸。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中歐班列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際鐵路貨運新聞網總編輯瑪約維·范萊恩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沖擊世界經濟,許多歐洲國家受到疫情影響,物資短缺、經濟下行。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和發送貨物總量有增無減,已成為防疫物資運輸的重要通道,促進了各國抗疫合作。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我們看到,歐洲許多國家與中國鐵路貨運連接的設想不斷變為現實。”荷蘭駐重慶總領事館總領事孔思哲在致辭中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的歐洲城市都有了定期的中歐班列。
荷蘭GVT物流集團總經理羅蘭德·弗布拉克說,中歐班列成都—蒂爾堡線路自2016年正式開通以來,班列次數不斷增加。“在國際物流領域,中歐班列的競爭力非常明顯。在疫情防控期間,這種優勢更加凸顯。隨著中歐電商貿易日益擴大,未來我們還將繼續增加班列。”
范萊恩長期從事國際鐵路貨運行業的新聞報道工作。在他看來,中歐班列以其獨特的物流優勢、強大的運輸體系為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提供了動能。“歐洲企業看好中歐班列發展前景,對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共享發展機遇展現濃厚興趣。”
“共建‘一帶一路’為沿線國家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其所秉持的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同和支持。”荷蘭“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安東尼·漢納伯格表示,荷蘭依托鹿特丹港、蒂爾堡等重要物流樞紐與中國多地建立了密切聯系,雙方互聯互通水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荷中兩國經貿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