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8-25 14:42:41 人民日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布第三批293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截至目前,我國“小巨人”企業數量已達4762家。
據介紹,從地域分布來看,第三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東、中、西部分別有1773家、746家、411家,占比分別為61%、25%、14%,與全國制造業企業區域分布規律基本保持一致。從細分行業分布看,呈現出“6789”的特點:超六成屬于工業“四基”領域,超七成深耕行業10年以上,超八成居所在省份細分市場首位,九成集中在制造業領域,具有小配件蘊含高技術、小企業支撐大配套、小產業干成大事業等特點,在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為中小企業中的佼佼者,“小巨人”企業評選要經過3項分類指標、6項必備指標等評價要求,包括專業化程度、創新能力、經濟效益、經營管理以及聚焦制造強國網絡強國等方面。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小巨人”企業是具有三類“專家”特征的企業。一是深刻理解用戶需求的行業“專家”,以高質量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有1/5的“小巨人”企業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二是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配套“專家”,上天、入海、探月、高鐵等大國工程中,都能找到“小巨人”企業的產品,大多數企業都在為龍頭骨干企業配套。三是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模式,不斷迭代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專家”。
前不久,工信部、財政部等六部門聯合發布加快培育發展制造業優質企業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格局,目標是在“十四五”期間,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冠軍”企業。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小巨人”企業在這個體系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是推動中小企業由小到大、由大到強、由強變優的關鍵交匯點。
如何培育更多優質企業,助力更多中小企業成長為“小巨人”企業?工信部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將把培優企業與做優產業相結合,支持企業自身創新與加強社會化服務相結合,在政策上發力,在服務上用力,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力度,通過第三方評估促進各地建立更好的營商環境,與各類服務機構合作推出更多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屬服務產品,解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痛點堵點難點。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