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10-27 09:44:54 人民網

海關總署近日出臺12項重點舉措,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內外兼顧、陸海聯動、東西互濟、多向并進的黃河流域開放新格局。
海關支持組貨業務,促進黃河流域高效集約開行中歐班列。
重點舉措主要包括: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促進物流通道建設,助力貿易新業態發展,利用自貿協定促進產業發展,促進特色產品進出口,筑牢國門生物安全檢疫防線,加強風險聯防聯控,推進數據信息聯動共享,強化技術性貿易措施工作,發揮海關實驗室優勢作用,加大重點敏感商品走私打擊力度,建立一體協同機制、加強組織保障等。
海關通過推進海鐵多式聯運高效銜接,促進黃河流域物流通道建設。
為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海關將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解決好黃河水資源匱乏、生態資源脆弱等問題;建立黃河流域重點警戒動植物疫病疫情聯合監測控制機制,筑牢國門生物安全檢疫防線,防范疫病疫情傳入傳出、外來物種入侵;加大“洋垃圾”、瀕危物種等重點敏感商品走私打擊力度;加強風險聯防聯控,針對區域特色業務開展推動風控模型開發、規則提煉、實戰應用和聯合防控。
海關支持黃河流域區域內市場采購等貿易新業態發展。
為服務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海關將促進物流通道建設,推動海鐵多式聯運高效銜接,支持中歐班列關鍵物流節點城市申建保稅監管場所,支持組貨業務及內外貿貨物混編運輸;發揮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區域跨境電商發展壯大,支持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和其他貿易新業態發展;加強自貿協定便利化措施分析研究,為特色優勢產業“靶向”開展關稅減讓政策推介和原產地技術服務;促進農產品、水產品、肉制品等特色產品出口,支持行業綜合治理設備和現代農業技術設備進口;構建黃河流域外貿運行態勢監測機制,探索建立中國—韓國“單一窗口”海關合作機制;支持創建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評議基地,探索建立區域聯合應對機制;成立黃河流域檢驗檢測聯盟,探索與日韓等國家間“檢測前置、結果互認”。
海關總署為推動重點舉措落地實施,建立由青島海關牽頭的“11+1”關際一體協同機制,包括黃河流域九省區涉及的11個直屬海關(太原、呼和浩特、滿洲里、青島、濟南、鄭州、成都、西安、蘭州、西寧和銀川海關)和黃河流域西部重要通道涉及的烏魯木齊海關,并在青島海關設立“海關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調辦公室”,建立區域業務異常問題聯合快速響應機制,進一步加強區域關際合作,全力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