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11-16 10:02:25 經濟參考網

由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交叉科學研究院數字經濟文理交叉平臺聯合主辦的《中國城市數字產業發展報告(2022)——新興低碳產業、數字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版圖重構》發布會近日在京舉辦。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院長鄭新業表示,中國經濟發展正邁向新征程,低碳轉型與數字經濟兩種重要力量推動著中國宏觀及區域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并進一步加速了經濟版圖重構。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劉玉介紹,近年來,數字經濟與低碳發展在推動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全面推進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各領域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國低碳轉型、數字產業已取得重大進展,但在空間上仍存在不平衡。報告針對低碳發展和數字經濟的互動關系進行了邏輯分析,揭示了低碳發展和數字經濟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機制。數字與低碳的良性互動有利于培育區域發展新動能、增強區域經濟韌性、提升區域發展質量,推動形成區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加快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報告發現,低碳和數字在空間發展上具有強相關性,低碳與數字聯動助力打造高質量發展的第一梯隊,示范引領作用更突出;中心城市新興低碳產業發展潛力與數字產業發展表現良好,成為區域低碳化和數字化的“高地”,在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尤為突出;新興低碳產業發展潛力小、數字產業發展水平低,以及兩者融合程度差的區域有可能陷入更被動、落后的境地。因此,低碳轉型與數字發展可以顯著改變區域間要素流動、資源配置與經濟聯系模式,深化區域分工與合作,成為塑造區域經濟發展新格局的重要動力。
報告建議:第一,立足低碳協同與數字協作,構建新型區域經濟聯系通道,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第二,深挖新興低碳產業發展潛力與加強數字化改造,提升特殊類型地區的內生發展動力;第三,新興低碳產業與數字產業發展存在錯位組合的地區,應加速深化兩者的融合,補齊發展短板。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裴建鎖指出,數字經濟發展對地區的影響可從兩個維度來考察,一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暢通經濟循環,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二是數字經濟健康發展,有利于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增強經濟的韌性。
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黃瀅提出,“雙碳”目標會促進新技術的發展和新業態的出現,同時也會帶動地區新發展模式的出現,因此,將低碳和數字發展的研究主題相結合,具有較大的創新意義。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