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3-08 09:46:07 中國工業報

當前,數字經濟規模擴大,全球數字化轉型加速,成為影響世界經濟格局的重要因素。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正高級工程師余曉暉聚焦數字經濟發展的相關話題,帶來的提案涉及三個問題:
一是如何加快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工業互聯網規模發展。
二是如何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
三是如何更好參與全球數字治理,推動形成公正合理的全球數字治理體系。
“這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有一個逐漸深入的過程?!庇鄷詴煾嬖V記者。
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
“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是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的戰略任務。我認為,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下一步重點應聚焦在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余曉暉表示。
余曉暉介紹,工業互聯網目前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進入到規模發展的新階段,將在帶動傳統工業體系變革、引領技術產業換道超車、打造我國經濟新增長點等方面持續釋放價值。當前及未來階段為確保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賦能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強技術、產業和設施支撐能力,加快在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落地應用方案探索,加強跨部門、跨系統協同推進力度。
對此,余曉暉提出了幾條建議:
1、持續加大工業互聯網網絡、標識、平臺、安全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力度,夯實規?;瘧没A支撐能力。
2、深化工業互聯網在制造各行業應用,加快向礦山、能源、醫療、交通、物流等行業以及安全生產、應急保障、質量追溯、節能減排等領域的拓展,以應用牽引發展。
3、集中力量破解制約規模化發展的技術短板,同時加快平臺、標識解析在重點產業鏈普及應用,賦能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提升。
4、將工業互聯網有機融入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予以支持,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科技等政策統籌支持力度。
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
“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是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會議中明確提出的?!庇鄷詴煴硎?,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數據二十條”)發布,以數據產權、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為重點,系統布局了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為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明方向。下一步,推動“數據二十條”落地實施,成為各部委、地方、行業、企業等面臨的重大任務。
“但由于數據本身可復制、能夠被多主體占有或控制,數據交易存在阿羅信息悖論及數據泄露風險,因此,推動數據產權落地、增強數據交易流通互信成為落實‘數據二十條’面臨的首要挑戰。”余曉暉說。
為此,余曉暉建議,一方面在多層級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探索數據產權,推動數據分類分級,完善授權機制,強化確權基礎,通過探索建立三級數據交易市場,活躍產權流轉機制。另一方面在可信數據空間建設中探索數據流通互信,探索利用體系化的技術安排,確保數據流通協議的確認、履行和維護,解決數據流通主體間的安全和信任問題。
“全球數字治理是黨中央高度重視的領域?!庇鄷詴煴硎?,全球數字治理呈現出新特點:一是數字技術發展推動治理議題快速演變,二是多方主體協調成為數字治理重要模式,三是數字治理話語權更加集中。我國擁有較好的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和數字技術應用優勢,初步形成了以《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等為代表的數字治理基本主張,還需進一步加大參與全球數字治理工作力度。
為此,余曉暉建議:一是強化我國參與全球數字治理工作統籌。二是把握關鍵路徑,圍繞網絡與數據安全、數據跨境流動、人工智能等領域貢獻中國方案。三是加大力度推動產業界參與全球數字治理工作。四是加強數字治理人才培養和儲備。
數字經濟增長關鍵在工業
在數字經濟發展與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方面,今年應當重點關注哪些工作?
對此,余曉暉表示,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面,下一步的重點應該聚焦在深化工業數字化轉型。
“下一階段,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重點在工業。我國工業數字化水平依然較低,工業數字化滲透率僅為德國的1/2、美國的約2/3,尤其是,我國量大面廣的中小微工業企業數字化基礎差,面臨技術、資金和人才等多重限制。因此,今年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重點應在工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發力。”余曉暉說。
在數據基礎制度建設方面,余曉暉表示,首要任務是加快數據產權制度的落地實施。我國數據資源豐富,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位。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進入初級階段,數據驅動經濟發展的能力逐漸顯現,根據中國信通院測算,我國數據對農業、工業、服務業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分別為0.07%、0.16%和1.07%,數據賦能產業發展仍有較大潛力。
余曉暉表示,充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可以考慮從“制度、市場、技術”三方面協同發力。以數據三權分置的產權制度為突破口,加快推動數據基礎制度的完善、細化和落地。以數據確權、定價、交易流通機制的建立完善,推動構建多層級數據要素市場。以打造可信任、可控制的數據流轉環境(可信數據空間)為方向,探索形成體系化的技術安排。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