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4-04 15:19:52 科技日報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占到全球銷量的61.2%。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提前3年完成2025年規劃目標。
在4月1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3)高層論壇上,幾位演講嘉賓不約而同提到這組數據。聚焦“推進中國汽車產業現代化”主題,部委領導、業內專家和企業高層展開了深入討論。
汽車產業步入電動智能低碳新階段
科技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相里斌指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逐步進入以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為特征的新階段,呈現出一系列新形勢和新變化,如新能源汽車科技研發的組織化程度越來越高,科技創新跨界融合持續加速。
“2022年是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一年,年銷售首次突破1000萬輛,同比增長63.6%。中國繼續實施財稅金融、積分管理、道路通行等新能源汽車支持政策,行業企業加快創新步伐,產業發展交出一份亮麗的答卷。”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說。
不僅是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而且供給質量有效提升、產業生態持續優化。截至2022年底,我國累計建成充電樁521萬個、換電站1973座,形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充換電網絡;建設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10056個,地級行政區覆蓋率達到99%,基本上實現就近回收。
吉利控股集團總裁、極氪智能科技CEO安聰慧剖析,中國新能源汽車這幾年之所以實現跨越式發展,主要在于通過賽道技術的切換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大家不再走模仿和低質低價的路線,而是追求原創自研,創新能力大大增強。同時,電動化、智能化給新能源汽車帶來更多的場景和需求,各方都在圍繞環保、節能、可持續的生態鏈進行體系性建設,產業格局大大拓寬。
全面市場化面臨多重挑戰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直言,我們現在面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比如,全面市場化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產品性能和質量難以滿足消費者全氣候、全場景使用需求;商用車進展緩慢;與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相比,充換電、加氫網絡、車路協同等基礎設施建設仍相對滯后;產業發展遇到瓶頸,仍存在基礎資源價格偏高、供應鏈不暢以及一些技術制約問題。
對此,辛國斌持相同觀點。“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一些新情況、新問題需要共同應對解決。”他舉例說,技術創新方面,電動化領域的車輛安全性、低溫適應性需要進一步提升;智能化領域的自動駕駛系統可靠性,還需充分驗證;支撐條件方面,鋰、鈷、鎳等上游資源穩定供應能力有待加強;居民小區、高速公路、農村地區充換電設施還有短板……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坦承,2023年,是新能源汽車革命與汽車行業深度轉型的陣痛期,主要體現為整車價格競爭與汽車產業鏈、電動車充電難與能源產業鏈、電池鋰價波動與電池產業鏈三大轉型陣痛。
歐陽明高稱,目前,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大規模產業化新階段,預計2040年左右保有量達3億—4億輛,將發展成10萬億規模的大產業。
加快推動高水平科技創新
“中國汽車產業正在邁向現代化新征程,進入電動化、智能化、低碳化全面升級新階段,我國亟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跨部門協同機制,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部署,實現創新引領和高質量發展。”萬鋼強調。
相里斌表示,科技部將加快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高水平科技創新,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前瞻規劃部署,面向2035年深入研判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方向,系統謀劃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科技創新的總體戰略布局;積極推動跨部門、跨行業、多主體協同創新,促進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智能制造、氫能、儲能與智能電網、第三代半導體、智能交通等技術的融合創新;引導國內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
圍繞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領域強能力建設,相里斌透露,將持續加強新能源汽車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投入,加大對全固態電池、新型電子電氣架構等重大科技前沿的支持力度,加強操作系統、基礎工具鏈等底層核心技術的攻關,從源頭解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為加快推進汽車產業現代化,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至2025年,并且快速出臺、穩定預期,發揮新能源汽車市場“壓艙石”和“動力源”的作用。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