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7-20 09:58:11 中國交通報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5%,比一季度加快1.0個百分點。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延續恢復態勢,但是恢復基礎仍不牢靠。
“社會物流需求仍未恢復到往年正常水平,成為影響企業信心的因素。”7月15日,在2023年中國物流企業家夏季峰會上,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分享了一組數據:剛剛發布的6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指數連續3個月處于榮枯線以下。1至5月份,全國社會物流總額近130萬億元,同比增長4.5%。經過了前幾個月的持續復蘇,5月增速環比回落1.5個百分點,市場恢復力度有所減弱。
盡管整體需求不足,但行業結構分化趨勢顯現,消費物流、裝備制造物流及國際物流領域逆勢增長成為亮點。
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我國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同比增長超過10%,“618”期間快遞日均業務量突破4億件,汽車制造物流、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物流需求實現了15%以上的增速。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過7000列,運送貨物77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16%、31%,單月開行持續在千列以上。
在何黎明看來,食品冷鏈、即時零售、社區電商、醫療保健等消費升級的熱點,為物流企業帶來潛在的巨大市場機遇。“要抓住傳統消費線上化的市場機會,強化物流配送能力,提升消費服務體驗。從銷售物流向生產物流、采購物流滲透,深化物流與生產、流通、農業融合,提供一體化、網絡化的供應鏈集成物流服務。”何黎明說。
各物流企業也在尋求新的市場賽道,加速數字化轉型發展。在預制菜風口下,中通冷鏈繼續加大下沉市場投入,加強冷鏈網絡、快遞網絡以及末端配送網絡三網融合,進一步觸達末端市場需求。
“傳統生鮮生意大多依靠經銷商,生鮮冷鏈物流受制于規模掣肘,難以難以真正做到‘下沉’。我們做的,正是減少中間流通環節,擴大農產品等生鮮物流的運輸半徑。”據中通冷鏈副總裁黎冰介紹,目前中通已形成覆蓋全國的冷鏈網絡,擁有40個冷鏈轉運中心,200輛冷鏈車用于干線運輸,服務已覆蓋70%的建制村。
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在物流領域廣泛應用,新業態、新模式下的數字化轉型升級為物流運行穩步復蘇提供了強力支撐。更快、更好、更省的物流,離不開數字賦能。
基于網絡貨運發展契機和行業整合趨勢,中交興路打造了企業物流端到端全鏈路一站式服務體系,目前已助力山東鋼鐵、蒙牛、五糧液等一批知名企業實現物流全鏈條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中交興路運用數字化+產業化能力打造網絡貨運平臺,為企業提供從產品實施到資質申請的全流程服務。截至2023年5月,中交興路已協助589家企業獲得網絡貨運平臺資質,服務30余家鋼企網絡貨運平臺,平均為企業節省運費8.5%。
九州通作為我國民營醫藥商業企業中的龍頭企業,自2015年起提出數字化轉型,不但實現自身業務增長,同時還為貴州茅臺、普瑞眼科等企業提供完整的物流技術應用解決方案。“下一步將繼續提高倉儲的服務能力,推進BC倉配一體化。”據九州通集團副總經理、九州通醫藥集團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青松介紹,今年5月,九州通已推出深化應用場景時間的九州云智低代碼研發平臺3.0版本,將持續為大健康產業的供應鏈物流數智化進程賦能。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