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9-13 09:22:45 央視新聞

9月12日,全國工商聯發布“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和《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報告有哪些要點?一起來看↓↓↓
今年是全國工商聯連續組織開展的第25次上規模民營企業調研,共有8961家年營業收入5億元以上的企業參加。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達275.78億元,比上年增加12.11億元;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入圍門檻達145.16億元,比上年增加19.44億元;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入圍門檻達314.04億元,比上年增加12.89億元。有17家500強企業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其中有8家企業營業收入超過5000億元。京東集團以10462.36億元的營業收入連續兩年位居民營企業500強榜首、連續三年位居服務業民營企業100強榜首;恒力集團有限公司連續兩年位居制造業民營企業500強首位。資產總額超過千億元規模的企業有86家,其中有11家企業資產總額超過5000億元。共有28家民營企業500強入圍世界500強。
一、經營情況。民營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39.83萬億元,增長3.94%。資產總額46.31萬億元,增長11.21%。稅后凈利潤1.64萬億元,下降4.86%。民營企業500強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4.13%、3.67%、10.81%,人均營業收入、人均凈利潤分別為363.04萬元、14.98萬元,總資產周轉率為88.86%。
二、產業分布情況。第二產業入圍企業359家,較上年增加17家,營業收入總額占比較上年增加4.48個百分點、資產總額占比較上年增加0.62個百分點。制造業企業322家,繼續保持主導地位。民營企業500強前十大行業共包含303家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批發業位居前列。
三、技術創新情況。民營企業500強中,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超過3%的企業326家,超過10%的企業175家。研發經費投入強度超過3%的企業86家,超過10%的企業8家。騰訊控股有限公司以614.01億元的研發投入位居首位。民營企業500強中,414家企業的關鍵技術主要來源于自主開發與研制,432家企業通過自籌資金完成科技成果轉化。九成以上的500強企業從不同層面實施或計劃實施數字化轉型,近九成的企業采取多種措施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民營企業500強有效專利數量較上年減少3.86%,其中,國內有效專利數量增長8.42%;國內有效商標注冊量較上年增長3.90%,馬德里國際商標注冊量增長55.40%。
四、納稅和就業情況。民營企業500強納稅總額達1.25萬億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7.51%。納稅額超過400億元的企業共3家,分別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73.62億元)、浙江榮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412.23億元)、騰訊控股有限公司(406.12億元)。民營企業500強就業總數1097.21萬人,占全國就業人員的1.50%。其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就業人數位居榜首,達57.01萬人。
五、參與國家重大決策部署情況。民營企業500強中,470家企業積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425家企業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354家企業參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其中,參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西部大開發的企業數量分別為167家、147家、115家、113家、109家。358家企業參與鄉村振興,其中,促進產業興旺帶動農民增收、鞏固脫貧成果改善民生保障的企業占500強比例分別為47.80%、45.00%。329家企業參與“萬企興萬村”行動,47.20%的500強企業繼續推進產業幫扶項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六、實施國際化發展情況。民營企業500強出口總額2763.6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09.34億美元,增幅為12.60%,占我國出口總額的7.69%,比上年增加0.39個百分點。148家500強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較上年減少47家。188家500強企業開展海外投資,海外投資項目(企業)2436項(家),降幅分別為20.00%、9.81%。
七、依法合規誠信經營情況。455家500強企業已建立健全法律風險控制體系和預警防范機制,452家企業已形成講法治、講規則、講誠信的企業法治文化,433家已推進廠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民營企業500強持續提升信用建設水平,建立企業誠信文化、企業信用制度體系的企業數量分別為476家、413家,占500強比例分別為95.20%、82.60%。設置信用管理部門、信用管理專職人員的企業,占500強比例分別為71.80%、63.60%。375家企業開展行業自律、商會企業聯合自律等活動。
受國內外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民營企業500強仍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部分經營指標出現波動。500強企業稅后凈利潤、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等出現不同程度下降;部分行業經營效益小幅下滑,但虧損狀況有所好轉。并購重組、國際化經營更趨審慎。境內外并購數量較上年均有減少;出口總額增長率顯著下滑;開展海外投資企業數量、海外投資項目數量均有一定程度下降。成本上升、需求不振的問題仍然存在。認為原材料成本較高、用工成本上升、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500強企業數量分別達338家、314家、301家。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