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06 11:26:58 國家信息中心

餐飲業是穩增長、促消費、擴就業、惠民生的重要產業,在增加稅收和繁榮市場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9月份,餐飲收入同比增長 18.7%,較同期商品零售消費快13.2個百分點,為恢復和擴大消費提供了有力支撐。隨著互聯網等數字技術的發展滲透,新技術、新模式不斷涌現,中國餐飲業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數字化成為餐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
國家信息中心日前發布《中國餐飲業數字化發展報告》 提出,餐飲業數字化是產業數字化在餐飲業應用的具體表現,是餐飲業相關主體將數字技術應用到餐飲生產、采購、運營、營銷、交易、管理等餐飲業各流程和環節,以數據要素化為主要驅動力量,以效率和質量提升為主要特征,以滿足消費者多樣化多場景需求為目的,推動餐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
以在線外賣為代表的新業態目前已成為餐飲業數字化的代表形態,是推動餐飲業數字化發展的主力軍。《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國在線外賣用戶規模達5.21億,占網民整體的 48.8%。《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3)》數據也顯示,2022年我國在線外賣人均消費支出在社會餐飲消費支出中的占比約為25.4%,在餐飲消費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餐飲業數字化在穩增長穩就業、提升政府治理、助力企業發展、保障食品安全、弘揚中國飲食文化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是隨著餐飲業數字化程度不斷提高,餐飲行業發展韌性、抗風險和抗沖擊能力都不斷增強,為推動餐飲行業穩步發展、促進新增就業奠定了基礎。二是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正在快速融入餐飲業監管各個環節,成為政府治理重要抓手。三是餐飲數字化能夠推動企業拓展銷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激發創新活力,助力餐飲企業提升效率、增加收入。四是利用餐飲數據能夠實現食品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監測,為食品安全裝上一道更為規范的智慧“保險”。五是通過線上宣傳營銷、建立數字標準等多種方式,餐飲業數字化有利于弘揚中國飲食文化,助力中國飲食行業走向世界。
當前,餐飲業數字化發展仍然面臨一些亟待破解的深層次問題與挑戰,下一步應充分發揮我國餐飲行業的數據優勢、平臺優勢、制度優勢、生態優勢,引領餐飲業數字化發展。一是以數據要素為核心,加強餐飲業數據采集存儲、加工分析、交易流通,為餐飲企業、平臺、政府提供數據支撐。二是以行業治理為抓手,加強食品安全管理,規范市場秩序,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為餐飲業主體實現數字化轉型提供制度基礎。三是以構建餐飲業數字化新生態為關鍵,通過強化政府與企業協同合作、加強消費者與餐飲企業互動,構建平臺企業、餐飲企業、消費者和政府良性互動的生態體系。四是以平臺企業為引領,通過為鏈上企業提供數據采集和分析服務,幫助鏈上企業提升業務貫通和協同能力,提高整個餐飲行業數字化水平。五是加快發展餐飲行業新業態,通過推動在線外賣、新型零售、餐飲跨界融合發展等,更好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為加快推動餐飲業數字化發展應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研究制定餐飲業數字化專項支持政策和發展方案,引導和鼓勵餐飲業數字化發展。二是明確餐飲業數據要素確權機制,加快餐飲業數據要素交易流通,探索餐飲業數據要素收益分配模式,不斷提升餐飲數據要素化水平。三是強化平臺賦能引領作用,鼓勵平臺企業在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推動平臺企業及其共生中小微餐飲企業共同發展。四是完善相關配套支持政策,鼓勵培育餐飲業數字化人才,制定觸達性強、優惠力度高、有效便捷的財稅金融支持方案。五是秉持包容審慎監管方式,研究制定支持以在線外賣為代表的餐飲行業新業態高質量發展專項政策和方案,充分發揮其豐富供給、促進消費、穩定就業作用。
(作者:國家信息中心綜合管理部 劉幼遲 楊白冰)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