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05 14:19:25 現代物流報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何文忠
進入2024年以來,“價格戰”、“越來越卷”等成為汽車行業關鍵詞,各汽車品牌紛紛推出多種優惠措施,但在消費者購買汽車時,部分環節仍不支持線上化辦理及流轉,影響消費體驗、辦理效率,增加成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汽車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對經濟增長和就業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建議進一步打通汽車行業消費環節,優化汽車行業政策,鼓勵市場創新,強化消費體驗,提升新質生產力。
2月2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強調,實行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既利當前、更利長遠。要打好政策組合拳,推動先進產能比重持續提升,高質量耐用消費品更多進入居民生活,廢舊資源得到循環利用,國民經濟循環質量和水平大幅提高。
在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長安汽車黨委書記、董事長朱華榮提出“關于進一步完善汽車消費環境,鼓勵市場創新,提升新質生產力”的建議。
消費環節諸多“堵點”需打通
春節前夕,李先生購買一輛新車準備自駕回老家,但在上牌過程中,仍需提供零售發票、合格證的紙質版原件,導致無法實現線上遠程辦理,這使得經常出差的李先生不得不請假去辦理相關手續。同時紙質資料存在易磨損、丟失,不易保存等缺陷,在線下流轉時易發生破損、遺失、補開等情況,增加汽車消費全鏈條材料成本、流轉成本、管理成本。
李先生的購車體驗僅僅是諸多環節中的一環,汽車消費環節仍有許多“堵點”需要打通,如部分地方政府對汽車行業制定的政策不統一,或行業部分政策相對缺失,導致消費者車輛使用公平性、品牌競爭公平性、加速保有車輛更新換代受到影響。一是部分城市限行、限購政策影響消費者車輛使用公平性;二是部分地方政府地產車補貼保護政策仍然存在,對外地汽車品牌消費不公平;三是大量老舊車缺乏有力度的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政策,既不利于新舊車更新循環,又對用車安全和環保不利。
同時,車險業務中間渠道多,保費不一致,消費者投保體驗不佳。一是車險業務中間渠道多,各類保險中介、保險代理、經紀人等中間環節增加了保險費用成本,保費貴成為汽車消費者的一大痛點;二是消費者投保在不同保司、不同地區的保費不一致,導致消費者需要在不同保司之間進行人工比價,體驗不佳。
對改善汽車消費環境的建議
針對汽車消費環節存在的問題,朱榮華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議推行汽車消費零售發票電子化,上牌辦理流程線上化,實現便民流程辦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二)建議審視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行業監管要求,加快數據流通平臺與機制的建立,賦能企業創新消費體驗。一是建議審視、優化當前對數據流通有限制性因素的法律法規、監管要求,消除各行業、企業對數據流通的顧慮;二是建議加快數據流通平臺搭建及機制完善,如數據授權、數據定價、收益分配、安全監管、合規交易等方面。
(三)建議統籌完善汽車行業相關政策,優化汽車市場公平競爭環境。一是對于限行、限購政策,建議采取“基于互聯網、大數據賦能下的智慧交通管理,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合理規劃與建設,收取一定通行費的市場調節手段”等措施,替代行政管理手段,以此緩解道路交通擁堵,消除部分消費者車輛使用公平性等問題;二是對于地產車補貼保護政策,建議有序清理、破除含有地方保護、市場分割、指定交易等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為全國統一大市場營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環境;三是對于保有老舊車,建議出臺更有力度的“以舊換新、報廢更新”補貼政策,加快老舊車更新換代速度。
(四)建議推動車企與險企“總對總”合作,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消費者保險購買成本。一是推動車企與險企“總對總”合作,將保險業務線上化、去中間化,為消費者提供線上透明化、公開化、簡潔化的自主投保渠道和比選方案;二是“總對總”合作推動車險市場產品創新,合作共享新的車險細分領域,共同儲備核心技術,降低車險保費,提升客戶用車體驗。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