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05 15:30:04 中國交通報

202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八項行動,提出中方將持續深化綠色基建、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等領域合作,加大對“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的支持。
綠色低碳一直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重要主題。其中,綠色交通裝備因其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等綜合優勢,不僅推動我國加快建設綠色交通運輸體系,也成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高質量發展、踐行綠色發展底色的硬件基礎。
“以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為例,目前我國已形成多層次、優銜接、高品質的軌道交通裝備體系,可助力形成速度梯度層級完善、高效靈活便捷的多維立體交通構架,支撐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推動商流、物流和人流跨區域的便利化、自由化、國際化、高效化、共享化。”全國政協委員、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馮江華說。
入行35年來,馮江華專注研究列車的“心臟”和“大腦”。他帶領團隊率先攻克“復興號”高速牽引與控制系統關鍵技術,實現世界最高商業運營速度。
作為科技工作者,馮江華勇攀高峰、敢為人先;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他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奉獻智慧。今年全國兩會,馮江華建議組建“一帶一路”綠色交通裝備國際性組織,并依托該組織聚焦綠色公共交通裝備領域區域共性挑戰和重大需求開展科技合作,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
2015年10月,我國發布了《標準聯通“一帶一路”行動計劃(2015—2017)》;2016年10月,中國鐵路首次實現全產業鏈“走出去”項目——斯亞貝巴—吉布提鐵路正式通車,該項目從投融資、技術標準到運營管理維護,全部采用中國標準。
“盡管已有成功案例,但中國標準還沒有廣泛深入國外市場。軌道交通對外合作中,更多的是適應國際標準、歐洲標準的技術要求,較少推廣自身的技術標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由于技術不足等原因,大多直接采用發達國家的技術標準。”馮江華認為,中國標準的“認同困難”,既有技術指標、標準體系方面的硬性沖突,也有語言文字、文化背景方面的軟性沖突。
馮江華建議,應該對外推進標準戰略,建設“一帶一路”綠色公共交通裝備國際性組織,促進構建區域綠色交通裝備標準體系,開展區域性標準制定工作,并以區域標準化活動為牽引向國際市場輻射,逐步打破國際技術壁壘。
“依托該組織,還應創造我國在國際舞臺中主導標準話題的機會,比如強化中國標準走出去、標準互認、區域標準共建等話題的討論。同時,要加大人才聯合培養力度,建議設立海外‘一帶一路’人才培養中心,實施‘一帶一路’高層次留學生選拔計劃及高端人才培訓項目,開展多方位科教交流,打造一批懂專業、懂標準、外語能力強的高端人才隊伍,作為推動中國標準走出去的主力軍。”馮江華表示。
每日 推薦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
- 醫藥工業“鏈”上數智化!7部門發文釋放新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