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13 15:54:26 中國交通報

貨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隨著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涌現一大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2023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數據顯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高達8400萬人,占職工總數的21%。如何切實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正當權益,為他們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職業環境,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今年全國兩會,許多代表委員針對該群體的勞動權益、社會保障等急難愁盼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當前,我國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了哪些權益保障?如何進一步完善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記者進行了采訪。
發放意外傷害險 路上更放心
15時,外賣員劉成正坐在車上大口往嘴里塞著路邊買來的小籠包?!耙簿瓦@一會單少,能稍微休息會,隨便吃口墊墊肚子?!眲⒊蓙肀本┧屯赓u已近4年。雖然每天飯點不固定,但他有一個信念:“做哪一行都不容易,當騎手,只要肯干,掙得就多?!?/span>
劉成是諸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縮影。多勞多得是決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收入的重要標準,為了能多賺錢,外賣員、快遞員、貨車司機等群體爭分奪秒奔波在路上,過分追求速度與效率,往往犧牲安全為代價。“我還是比較幸運,一直沒有出過交通事故,我身邊同事每天出事故的不少?!眲⒊烧f。
據了解,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安全保障,不少平臺企業已經推出一系列相關舉措,努力提高他們的權益。
自2022年7月起,美團在有關部門指導下,積極參與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并為試點城市騎手承擔保費。“我們將繼續采取并不斷完善現有商業保險形式,積極維護騎手職業安全,確保100%騎手覆蓋商業保險,保障范圍覆蓋意外傷殘、醫療及對第三方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等常見場景?!泵缊F外賣相關負責人表示。
貨拉拉也已在北京、上海、廣東等七個試點省市開展司機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為執行平臺訂單過程中發生的意外傷害以及突發疾病死亡事件提供保障。截至今年2月底,貨拉拉已協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對154起司機的傷害事故進行賠付。
路歌則協同廣東等四省工會組織為24萬名新入會司機發放意外傷害保險。同時在中國海員建設工會的指導下,路歌基于全國300個地市、2253個縣區的互助分部搭建“線上+線下”互助體系,免費為貨車司機提供線上幫助及線下救援,解決出行中遇到的車輛故障、倒貨等各類問題,服務貨車司機9.3萬人次。
公開算法規則 派單更省心
一段時間以來,“外賣員被困在算法中”話題頻繁登上熱搜。包括算法在內的平臺規則,決定了外賣員、貨車司機們的派單量、考核標準和收入水平等。此前部分平臺不清晰的配送規則及提成規則嚴重損害了勞動者核心權益。
2月2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規則公示指引》,指引明確,平臺企業要向依托平臺就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開訂單分配、報酬及支付、工作時間和休息、職業健康與安全、服務規范等與勞動者基本權益直接相關的規章制度、格式合同條款、算法規則及其運行機制等。
目前美團外賣、餓了么等平臺正積極推動算法規則公開及改進,降低騎手配送壓力。為避免過度追求時效,餓了么將騎手預估送達時間由原先的“時間點”調整為彈性的“時間段”。非騎手原因造成的配送問題,以及部分特殊場景下,如惡劣天氣、道路封控、節假日爆單等,若騎手出現超時等異??荚u,餓了么會對相關考評做剔除處理。美團配送則在聽取騎手建議的基礎上,先后7次推動算法規則公開及改進。針對騎手較為關注的等出餐問題,美團通過向騎手推送出餐提醒、推薦“建議到店時間”等舉措,在重點運營的商家訂單中,使騎手均單等餐時長同比下降18%,配送壓力進一步降低。
對于不少貨車司機反映的平臺抽成不透明等問題,交通運輸部通過開展交通運輸新業態平臺企業抽成“陽光行動”,督促主要網絡貨運平臺公司向社會公開計價規則,合理設定本平臺抽成比例上限并公開發布。目前滿幫、貨拉拉、滴滴送貨等主要網絡貨運平臺已公開抽成比例上限并在每筆司機賬單上清晰展現抽成比例。
“每一筆訂單收入結構都透明可見,我對自己跑一單能拿多少錢心中有數,接起單來更加安心了。”有貨車司機這樣表示。
完善社保權益 工作更安心
“如何保障加盟公司按時足額發放工資?”“希望能改善我們快遞小哥的工作環境?!薄跋MM一步加強快遞小哥職業保障?!薄?023年3月24日,圓通速遞舉辦首次(全網)集體協商會議。經公司與快遞員充分協商,最終形成了《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全網)集體合同(草案)》,草案包含了勞動報酬保障、勞動保護、福利保障、職業技能培訓、女職工特殊保護、勞動合同管理等各項勞動標準和勞動條件。
當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面臨的普遍問題是勞動關系不明確。代理、加盟、眾包……新就業形態下,很多勞動者甚至沒有與平臺間建立直接的勞動關系。由于沒有與平臺簽訂勞動合同,快遞員、外賣員在遇到交通事故受傷時,很難按照工傷處理。
在新業態下,如何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更好的社會保障?勞動經濟學會就業促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歐陽俊認為,建立類似圓通的集體協商機制有利于保障從業者權益。“單個從業人員對于企業來說處于弱勢,集體談判可以提升從業人員的談判能力。”歐陽俊表示。
據了解,目前,中華全國總工會已經推動京東、餓了么、滴滴等平臺企業建立協商機制、簽訂集體合同,覆蓋約230萬名快遞員、300萬名外賣員和380萬名網約車司機。
此外,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作不穩定、流動性強,社會保障難以覆蓋的問題,歐陽俊表達了自己的思考:“新業態企業現在應該也有能力適當提高用工成本,為從業者提供更高水平的薪酬和保障。一旦工資待遇上去了,新業態從業者就不需要在不同地區間、不同職業間、不同工作狀態間頻繁切換,就可以從靈活就業者轉變為正式工,進而更好推動社會權益保障。”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