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3-29 10:23:16 中國交通新聞網

電子貨運平臺為鄭州航空樞紐高質量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黃河特大橋長距離大跨徑頂推施工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不沿邊、不靠海的“豫東糧倉”變身中原港城……近年來,河南省交通運輸廳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成了以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多式聯運、黃河特大橋、周口港智慧港口為代表的綠色低碳交通項目,科技創新和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超260家企業應用航空電子貨運平臺
“以前我們每天都要打印紙質材料挨個到柜臺去蓋章,現在無紙化方便多了。”新百福國際物流副總經理張艷說。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開展航空電子貨運試點以來,平均每年節省紙質單證超100萬份,提升數據傳輸時效20%以上。
2020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空電子貨運項目獲得民航局批準,河南機場集團全力推進航空物流全操作鏈條標準化、信息化、無紙化,在技術、流程、系統、機制等方面探索創新,實現了安檢申報單等一系列航空貨運單據的電子化。
目前,超過260家企業應用航空電子貨運平臺,基本涵蓋了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運營的全部航空物流企業,形成以機場為中心、串聯航空物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數據鏈,最大限度消除了空陸聯運全鏈條各環節重復填報、多頭申報等問題。依托航空電子貨運試點數據聯通優勢,鄭州新鄭國際機場提高海外貨站運行效率,在北貨運區積極探索“電子貨運平臺+智慧貨站建設”新模式。
為推動鄭州新鄭國際機場綠色低碳發展,河南機場集團在北貨運區大力開發光伏資源,利用屋頂及空側作業棚建成了11兆瓦分布式光伏電站。自投用以來,光伏電站已累計發電約1200萬千瓦時,約占機場全年用電量的9%,等效節約標準煤1500余噸,減排二氧化碳約7000噸。
無縱筋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呵護濕地
日前,在安(陽)羅(山)高速公路原陽至鄭州段項目黃河特大橋主橋施工現場,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預計今年年底前實現主橋合龍,完成鋼結構施工。
安羅高速公路黃河特大橋毗鄰黃河濕地保護區,全長15公里,是黃河上最長的公路橋梁。為解決不良地質帶來的承載力差等問題,橋梁采用輕量化設計,全線橋梁樁基推廣應用樁基后壓漿技術,樁基承載力提高25%,全線樁長共減少約2萬多米,綜合節約造價8000萬元。
據承建方有關負責人介紹,大橋主塔為全國首次采用無縱筋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采用裝配化工藝逐節段安裝,施工效率較鋼筋混凝土塔提升約50%,減輕了橋梁結構自重與下部基礎規模,從而縮小黃河河床的開挖范圍,大幅降低了橋梁建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最大限度保護黃河濕地。
今年,安羅高速公路計劃在跨越黃河自然保護區段6公里范圍內使用智能橋面徑流收集系統等新設備,并積極探索建設開放式近零碳服務區,推廣應用地源熱泵、分布式光伏發電、污水處理、林業碳匯提升等技術,力求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成果和典型案例。
借助技術手段實現透徹感知廣泛聯接
天氣轉暖,周口港中心港區碼頭作業區一片繁忙,重型卡車南來北往,其中不乏新能源換電重卡的身影。地處“燕趙江楚之沖,秦晉淮泗之道”的周口,三河交匯,歷史上曾萬商云集、舟楫如林。2023年,周口港貨物吞吐量達4082萬噸,占河南省的87.1%。
近年來,周口港中心港區積極借鑒國內智慧港口建設經驗,結合自身實際,對標國內先進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建設模式,以碼頭堆場自動化、水平運輸智能化、智慧運營一體化、對外服務便利化為重點,充分借助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實現透徹感知、廣泛聯接,通過服務一單制、作業一條鏈、運營一張圖、數字一底座、生態一示范,實現碼頭自動裝卸、港產城一體化發展。
河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周口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提出將其建設為港航基礎設施和航運技術裝備一流的現代化、智能化、專業化內河航運港區。未來,周口港將深度運用新一代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堅持創新驅動,實現水運跨越式發展。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