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5-20 16:37:51 北京商報

作為新興產業,低空經濟正逐步嶄露頭角,成為推動城市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5月16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發布《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北京市將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使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方案》也提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和六個方面20項重點任務。在利好政策的推動下,北京市低空經濟的發展將邁入新階段。
培育10家十億元級龍頭企業
《方案》明確提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北京市將力爭通過三年時間,使低空經濟相關企業數量突破5000家,低空技術服務覆蓋全國,低空產業國際國內影響力和品牌標識度大幅提高,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取得明顯成效,低空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在技術創新、標準政策、應用需求、安防反制等領域形成全國引領示范,帶動全市經濟增長超1000億元。
為此,《方案》還提出了創新能力不斷提升、企業實力顯著躍升、應用場景形成示范、安防反制能力領先四個方面的具體目標。
其中,在企業實力躍升方面,到2027年,要培育十億元級龍頭企業10家、過億元產業鏈核心環節配套企業50家、技術服務企業100家。在應用場景示范方面,到2027年,要圍繞應急救援、物流配送、空中擺渡、城際通勤、特色文旅等,新增10個以上應用場景,開通3條以上面向周邊地區的低空航線,基本建成網絡化的基礎設施體系及低空應用生態。
相應地,《行動方案》也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中,北京市將成立由市領導牽頭的低空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推動解決一批低空經濟重大政策、重點事項和重要問題。同時,還將研究制定任務清單,建立軍地民協同機制,統籌推進空域管理、空管服務、需求集散等各項事項。
在中國無人機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金偉看來,目前我國低空經濟還處于培育階段,無論是企業研發還是場景應用,都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政策利好之下,未來如果低空經濟的物流配送、載人空運等各個領域都能實現常態化運營,每個領域或許都能撬動萬億級市場。
探索分體式飛行汽車應用新業態
針對如何實現三年目標,《方案》圍繞持續加強低空經濟技術創新引領、鞏固低空制造全產業鏈競爭力、構建監管及運行服務技術支撐體系、打造全國低空飛行應用創新示范、優化低空基礎設施、形成低空安防反制全國標桿六個方面,提出了20項重點任務。
記者注意到,在打造全國低空飛行應用創新示范這方面,《方案》強調,要創新并開放多元應用場景。具體來看,在城際通勤方面,要建立大興機場與雄安新區,首都機場與天津、廊坊等地區的通勤航路航線,探索分體式飛行汽車城際通勤+城內擺渡應用新業態。
資料顯示,分體式飛行汽車是一種將飛行器與地面行駛汽車進行模塊化設計的交通工具,由陸行體和飛行體兩部分構成。相比于結構一體式飛行汽車,分體式飛行汽車具有充分發揮近地飛行器與地面行駛底盤各自優點、智慧交通優勢、最優化能量效益的特點。它可通過陸空協同精確感知定位、智能決策規劃和自動引導對接等技術實現模塊組合重構,切換陸空不同行駛模式。
金偉表示,利用分體式飛行汽車的可切換特點,從北京兩機場到周邊地區的通航上使用飛行體,城內通勤則使用陸行體,有利于促進地面與低空交通的協同運行。
在金偉看來,在發展低空經濟上,北京也具有較為突出的優勢。在科技創新方面,北京擁有眾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豐富的人才資源,在無人機、低空飛行器等關鍵技術領域具有較強的研發實力。此外,北京地區經濟資本結構完善,有利于形成低空經濟產業聚集。
“北京具有高度智能化和自動化的信號控制設備,同時也具有自動駕駛示范區,在信號管控方面經驗豐富。未來,北京的低空飛行市場具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金偉說道。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