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8-02 09:51:34 新華網
關注中物聯
又有19個新職業!
7月3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向社會發布:云網智能運維員、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用戶增長運營師等19個新職業,以及直播招聘師等28個新工種納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新職業不斷涌現,折射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變化、新趨勢,滿足著生產和生活的新需要,也給勞動者帶來更多就業選擇。
這次發布的19個新職業,半數以上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如緊跟前沿技術的“數”“智”職業: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統應用員、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員、智能制造系統運維員、工業互聯網運維員等;數字經濟孕育的全新崗位:網絡主播、用戶增長運營師等。
綠色,是新職業的一大“標簽”。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標注的綠色職業已有134個,占職業總數的8%。這一批“入編”的新職業,不少源于經濟轉型和綠色低碳發展的新需要,如脫胎于傳統產業的氫基直接還原煉鐵工、滿足新興產業發展的儲能電站運維管理員、電能質量管理員等。
職業“上新”,見證著社會發展的新活力。文創產品策劃運營師、口腔衛生技師、滑雪巡救員等新職業,生活服務體驗員、老年助浴員、休閑露營地管家等新工種,都反映了人們生活需求的多元化和新變化。
什么樣的職業能“入編”新職業?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副司長王曉君介紹:“我們認定的新職業,不是新出現也不是新創設的,是指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未收錄、但已有一定規模從業人員且具有相對獨立成熟的專業和技能要求的職業。”
據介紹,一個新的職業能否入選大典,需有關機構和單位申報建議,再進行層層篩選,經過專家評審論證、書面征求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等環節,對這個職業的社會性、技術性、穩定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自2018年啟動新職業征集工作以來,各方面申報的新職業數量逐年增多。2022年版國家職業分類大典已收錄168個新職業。2023年10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新一批新職業,共收到建議書430余份。
新職業的發布只是職業建設的開始。及時對新職業進行規范認證,有利于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擴大求職者的職業發展路徑。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