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2-06 10:57:30 中國新聞網

據“海關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2月5日,海關總署舉行媒體吹風會,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副司長林少濱介紹《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十六條措施》相關情況。
林少濱介紹,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我國外貿發展整體保持了質量提升、數量穩定的良好發展勢頭。11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近日,政策措施已經發布。海關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圍繞“政策再加力、服務再提升”,抓好各項存量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實的同時,及時研究出臺助企紓困增量政策措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為了提升政策措施的精準性和含金量,前期,開展了穩外貿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調研,聽取外貿企業的意見建議,進一步“問需于企,問計于企”。在此基礎上,推出了《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 促進企業通關便利十六條措施》,圍繞當前外貿企業普遍關注的焦點、堵點、痛點問題,在海關職責范圍內提出相應的幫扶舉措。從內容上看,十六條措施可以概括為“四個聚焦”:
一是聚焦培育外貿新動能拓增量。這方面的措施主要是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如,擴大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網購保稅零售進口跨關區退貨試點范圍;全面推廣跨境電商稅款擔保電子化。同時,推動保稅維修、保稅再制造、保稅供油等“保稅+”新業態發展,如,支持擴大綜合保稅區和自貿試驗區外“兩頭在外”保稅維修試點。這些措施目的就是一個:進一步挖掘外貿增量,做大外貿總盤子。
二是聚焦外貿優進優出穩存量。在優進方面,重點是保障能礦產品和農食產品進口。如,持續深化能源資源商品檢驗模式改革,穩步擴大進口礦產品目的地檢驗范圍;推動肉類、水產品、乳品等民生產品準入進程。在優出方面,主要是進一步便利汽車出口,助推地方特色農食產品擴大出口等。如,在出口農食產品等領域探索開展“批次檢驗”試點工作,加大對外磋商和出口企業對外注冊推薦力度,助推地方特色農食產品擴大出口。這些都是我們外貿占比靠前的商品,對穩住外貿基本盤具有重要意義。
三是聚焦企業降本提效激活力。幫助企業降本提效是出臺十六條措施的主要考慮之一。這方面的措施主要包括促進守法企業更快通關,幫助企業用好用足稅收優惠措施,助力企業降低運營成本。如,促進高級認證企業享惠升級,強化海關AEO企業便利措施落實,持續提升AEO企業獲得感;建設中國海關優惠原產地服務平臺,助力企業提升《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自貿協定利用水平;落實重大技術裝備等進口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同時,在優化海關展會監管模式、便利企業商務人員跨境往來方面也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措施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幫助外貿企業穩訂單拓市場。
四是聚焦跨境貿易便利提效能。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是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重要內容。在這方面,我們堅持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不斷推進監管服務創新,讓貨物通得更快。這次出臺的十六條措施中,包括優化通關作業流程、提升跨境物流效率等方面措施。如開展進口貨物通關模式改革優化,深入推進鐵路快速通關模式應用,加快推進“組合港”業務模式優化,擴大“離港確認”適用范圍和應用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口岸開展“聯動接卸”;深化進出口貨物“遠程屬地查檢”和“批次檢驗”監管模式改革,不斷擴大“遠程屬地查檢”試點產品范圍,提升查檢效能。同時,加快推進智慧口岸建設,深化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跨境貿易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建設,持續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林少濱強調,下一步,將用好“海關關長送政策上門”等機制,加大政策措施宣傳解讀,抓好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讓企業實實在在享惠。同時,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研判形勢發展變化,做到企有所呼、關有所應,著力提升海關監管服務溫度和精度,努力為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貢獻海關力量。
每日 推薦
- 神州控股聯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和供應鏈綠色可持續發展
- 全國首個綜合保稅區低空運輸智能通關模式啟動
- 涉外賣員、網約貨車司機權益 最高法發布新就業形態勞動爭議相關案例
- 張國清出席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開幕式并在福建調研時強調:不斷提升數字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運輸經濟運行情況
- 長安凱程V919全球預售開啟,11.99萬元起!揚帆啟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91萬億元 工業品物流總額比重超八成
- 國家能源局出臺舉措 促進能源領域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 去年全國重點地區快遞服務全程時限53.88小時
- 十部門聯合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到2027年交通行業電能占比達10%
- 長三角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