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資訊中心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資訊中心 > 綜合物流 > 正文

聚焦兩會:數字技術賦能,降低物流成本

發布時間:2025-03-04 17:37:57 現代物流報

《聚焦兩會·物流答卷》系列報道之一

數字技術賦能,降低物流成本

導讀: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編者按

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是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對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將實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動作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務。2024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從頂層設計開始,全力做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工作,為全國物流領域降本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徑與目標。

向陽花木早逢春,又時逢全國兩會時段,現代物流報記者將通過觀察、傾聽和記錄一線物流企業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探索和創新,為讀者分享物流行業降本實踐的豐碩成果。


文 / 本報記者 常河山

“到202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力爭降至13.5%左右。”

這是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的國家目標。

為了完成這一重大目標,加強創新驅動和提質增效,推動物流數智化發展,成為物流業降本的重要選項。

提高全社會物流實體硬件和物流活動數字化水平,鼓勵開展重大數據技術攻關,促進大數據、5G通信等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智慧物流系統化集成創新,發展“人工智能+現代物流”,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等新型設施加快發展……

圍繞全社會物流降本核心,一項項具體舉措鋪展開來,落地生根。滿幫集團、上港集團和安能物流,用自己的創新實踐,探尋降本路徑,取得了可喜成果。

數據賦能運力配載

通過數據賦能網絡貨運,司機“三空率”由38%下降為34%,每年為每位司機節省經營成本近20000元。

這是滿幫集團公共事務總經理兼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孔慶峰為現代物流報記者提供的滿幫實踐數據。

運滿滿作為滿幫集團旗下數字貨運平臺,通過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深度運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搭建了直連企業貨主與貨車司機的數字貨運平臺。

孔慶峰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這些舉措,實現了訂單的快速匹配及運輸路徑的科學規劃,在幫助企業控制物流成本的基礎上,還進一步縮短運輸鏈路,提升了生產效率。”

有了數字貨運平臺,司機接單更方便。從“人找單”到“單找人”,變“層層轉包”為“直采到車”,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運輸效率,增加貨車司機訂單。

通過運滿滿平臺的高效匹配和調度,司機“三空率”(空駛、空載、空置等非滿載情況下完成的周轉量與總周轉量之比)因此降低了4個百分點。

同時,運滿滿平臺還在燃油集中采購、推廣火車ETC、建設司機之家等方面,采取多種手段為司機降本,每年為每一位司機節省等待、空駛、加油和路橋等經營成本近2萬元。

“省了錢,就是掙了錢。”有位貨運司機對現代物流報記者說,“運滿滿平臺,已經成了自己拉貨‘標配’。”

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數據智能技術,實現車貨供需兩端高效匹配和路線規劃,提升單位周轉量下車輛運力利用效率,顯著降低“三空”,實現節能減排。累計減少碳排放達1000萬噸,節省46.5億升燃油。

典華紡織通過在運滿滿平臺上叫車,每車貨相比之前節省5%,一年省下的物流成本超20萬元。

在重慶,井谷元食品通過運滿滿平臺,實現了從端到端的可視化管理,提升了數字化管理水平。

在廣州,川為冷凍食品則通過運滿滿平臺直接與承運司機對接,節省了約10%的時間和人力成本。

據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與民生研究院發布的《數字貨運平臺司機就業與收入研究報告》顯示,貨車司機每月毛收入平均值為20441元,使用數字貨運平臺較多(在數字貨運平臺獲取訂單比例超過80%)的司機,每月毛收入均值為21180元,比使用較低的司機平均每月毛收入高出1660元。

系統架構降本生態

如今,上港集團打造的國際集裝箱運輸服務平臺(集運MaaS)系統,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降本作用。

上港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現代物流報記者,他們通過集運MaaS平臺系統,構建了橫跨9省40市的海鐵聯運物流信息網絡。“一門式查詢”服務提高了信息獲取效率,消除了港航業的痛點;平臺區塊鏈無紙化換單功能,為各參與方之間搭建了可信的數據共享網絡,換單時效,也從原有的24~48小時,提升至現在的3~4分鐘。

集運MaaS平臺系統融合了航運貿易區塊鏈、分布式存儲計算等先進技術,打造了“一門式查詢”“一站式服務”“一體化監管”“一單制運行”的“四個一”服務體系。

集裝箱“全鏈條”物流信息被整合到一起,形成了“全融合”性的業務辦理門戶,實現了一體互認式的“全監管”。各類市場主體,在沒有信息壁壘的“全生態圈”中,享受數字供應鏈服務。

據介紹,各類港航生態圈用戶,包括貨主、船公司、港口運營商、物流企業和政府監管部門,都可以通過登陸集運MaaS網頁或下載集運MaaSAPP,一站式查詢船舶動態、港口操作、貨物狀態、鐵水聯運、公水聯運等關鍵信息,基本實現國際集裝箱運輸出口流程18個節點、進口流程14個節點的箱、貨、車、船跟蹤數據查詢。

集運MaaS平臺系統,通過整合港區內外海量數據,構建出高度仿真的虛擬環境,可精準預測港區進港箱量,促使資源前置優化配置,有效緩解了道路擁堵。

另外,集運MaaS平臺系統,還能支持洞察港區周邊集卡行駛軌跡與停放模式,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數據參考,助其采取更加高效的交通疏導與停車管理策略,賦能“一體化監管”新治理。

上港集團通過平臺打造,融合了橫跨9省40市的海量海鐵聯運物流信息,在數據技術賦能之下,集運MaaS平臺系統正為港航物流各參與環節,不斷輸出著個性化降本方案。

模式融合新質生產

作為中國經濟最活躍地區之一的長三角地區,具有物流網絡發達、物流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但隨著全球競爭加劇,長三角物流行業在發展壯大中也面臨諸多壓力與挑戰。

江蘇、浙江、安徽和上海——長三角三省一市制定了《長三角區域物流提質增效降本行動方案》,其中的具體實施措施就包括構建統一的信息平臺,旨在通過供應鏈協同降低物流成本。

信息平臺發力,效果漸顯。安徽開通的合肥-上海光伏逆變器鐵海聯運班列,國內運輸環節成本降低45%。長三角3省11個港口,與上海洋山港“視同一港”,每個進口和出口集裝箱可分別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2024年12月26日,蘇州內河港集裝箱空箱中心正式啟用。

一艘120TEU河海直達船滿載著60個MSC船公司的集裝箱空箱,從上海洋山港經由蘇申外港線靠泊江蘇(蘇州)國際鐵路物流中心中港池碼頭,隨后該批集裝箱全部被調運至專用空箱堆場。

“為了有效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蘇州港航集團與上港集團通過共同出臺優惠細則,消化從上海港調用空箱到蘇州各內河碼頭的運輸成本,同時減免場地堆存費、碼頭裝卸費等,全程物流成本進一步壓縮。”蘇州空箱中心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比傳統公路運輸,空箱中心模式下的‘陸改水’運輸業務,在時效性基本保持一致的情況下,成本則可以節省約33%。”

而對于快運行業的佼佼者安能物流來說,新技術和自動化裝備,正在成為其降本增效的“新質生產力”。

在杭州蕭山分撥中心、鄭州分撥中心,安能物流上線了自動化分揀流水線。其中,鄭州分撥中心的自動化流水線,依托智能控制系統,能夠日處理3萬件貨物,單班次處理峰值可達4萬件。

同時,安能物流還與吉利遠程商用車合作,共建綠色智能運力體系。截止2024年12月,安能物流已投入智能駕駛車輛在線運行8條線路。

通過優化網絡、引進技術裝備等相關舉措,安能物流顯著提升了分撥效率和運行安全性。2024年三季度,安能物流單位運輸成本同比下降6.3%,單位分撥成本同比下降16.7%。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