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3-12 14:48:52 現代物流報
關注中物聯
現代物流報記者 何文忠 朱睿穎
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產業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為推動汽車行業高質量發展、建設汽車強國建言獻策。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新能源車保有量達3140萬輛,動力電池裝車量持續多年全球領先。新能源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要賽道,正迎來由量變到質變的“奇點”。
動力電池回收利用任重道遠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動力電池迎來了第一次大規模退役期。
當前,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80%以下時,就需要進入回收利用階段,主要包括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兩大類,即:衰減至50%~80%之間的,會進行梯次利用,電池拆解重組后,做成應急電源、儲能設備等,繼續服役;衰減至40%以下時,電池直接進行拆解、破碎等處理,提取電池中的鈷、鎳、鋰等金屬原材料,循環再造新電池。
目前,現行汽車三包規定中并未將動力電池這一新能源車特定部件納入詳細條款中,車企在電池性能技術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動力電池“物盡其用”發展空間較大。
馮興亞表示,如何更好對動力電池進行回收利用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鏈的新課題,現階段,動力電池面臨著現行法規位階較低、利用回收產能明顯過剩、企業質量良莠不齊等問題,需要盡快出臺專項法規標準、加快產業規劃,優化產能布局,完善監管措施,以推動行業規范運營。
電動汽車配套設施急待完善
馮興亞在建議中還關注了新能源汽車換電問題。他表示,目前全國乘用車換電站保有量僅4200余座,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換電建設成本高企、規劃布局整體之后、電池標準缺乏統一等問題仍困擾著行業發展。
換電模式作為與充電模式并列的新能源汽車主要補能模式,既符合“雙碳”戰略發展要求,也能有效解決補電難問題,具備明顯優勢。
當前,換電模式仍面臨挑戰,換電站建設成本居高不下,投資回報周期較長,企業推廣積極性不高。新能源汽車電池也存在著標準不統一,不同品牌、型號電池無法通用等問題,限制了換電模式的推廣。
為此,馮興亞建議,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對換電站建設給予補貼,同時給予換電運營企業稅收優惠;加快統籌規劃布局,制定統一的換電設施布局規劃,使之與城市發展相協調;逐步統一換電標準,推動動力電池通用,鼓勵企業研發兼容多種車型的換電技術,提高換電模式的適用性和便利性。
相關閱讀
每日 推薦
- 張國清在貴州、重慶調研時強調:加快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扎實推進國有企業創新發展
- 何立峰在湖北、湖南調研時強調:持續推動外貿提質增效 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卡點堵點
- 丁薛祥出席第二屆中歐班列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并致辭
- 工信部:到2027年建成200個左右高標準數字園區
- 四川年內實現普貨車輛智能年審
- 長三角有色金屬產業規劃建設統一大市場
- 我國快遞包裹市場規模連續11年全球第一
- 《中歐班列發展報告(2025)》發布:有力保障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 力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更多政策舉措加快制定——將深入開展夯基提質行動 探索建設賦能中心
- 國家郵政局公布2025年10月份郵政行業運行情況
- 國際綠色燃料聯盟在香港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