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中國電商存九大痛點 專家:野蠻生長后須“刮骨療毒”

發布時間:2015-01-30 11:12:53 新華社

近日,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淘寶小二公開質疑……此事使得長期存在的“電商痛點”再次被公眾熱議。中國接觸互聯網21年來,長期存在的痛點還要“痛”到何時?專家指出,野蠻生長的電商業不應繼續無序生長,規范發展是當務之急,前期積累的問題亟須“刮骨療毒”。
  痛點一:低價文化
  打開“淘個團購寶”APP,9.9元的襪子、手套、零食、化妝品,19.9元的毛絨衫、大衣乃至床單比比皆是……
  全國四大淘寶村之一的浙江白牛村,村民、網店店主潘小忠向記者感慨,“過去賣炒山核桃還有利潤,如今為搶市場,大家把價格都壓到成本價了!”
  “在電商行業中,至‘賤’者無敵,這和當前的社會發展階段不相符。”《創業家》董事長牛文文認為,動不動就搞價格戰,盛行打折文化,既不利于中國制造升級,也損害尊重創意的社會價值觀。
  痛點二:惡性競爭
  記者調研發現,充分競爭的網絡陣地,某種程度上異化了公平競爭,加劇了惡性爭斗。
  廣州沃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延告訴記者:“電商都很注重網上口碑,但針對網絡特點,電商業竟然產生‘差評黨’,專門負責給競爭對手差評,更惡劣的是,有競爭對手專門雇人買產品并‘七天內無理由退貨’,電商出庫成本和銷售成本大大增加。”
  北京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惡性不正當競爭是破壞互聯網經濟的惡性毒瘤,如果不能及時規整,容易助長“劣幣驅逐良幣”。
  痛點三:假貨帽子
  當下,網絡假貨備受質疑,有時網絡甚至被有些人稱為“假貨集散地”。國家工商總局日前公布2014年下半年網絡交易商品定向監測結果,監測共完成92個批次的樣品采樣,其中有54個批次的樣品為正品,正品率為58.7%。其中淘寶網樣本正品率最低,僅為37.25%。
  對于渴望正當經營的電商來說,互聯網既是發家之地,有時也是傷心之地。不少電商深感名譽受損之害,記者走訪中,他們不約而同地將“打假”作為重點。
  痛點四:誠信危機
  售賣假貨,降低了消費者的信任。一旦出現信任滑坡,影響的不是一兩家網店,而是整個電商行業。
  2014年7月,聚美優品第三方商戶“祥鵬恒業”被媒體披露涉嫌造假,事后查證假貨風波只限于第三方手表業務。當時聚美優品“壯士斷腕”,砍掉了整個第三方奢侈品業務線。
  除假貨外,很多消費者網購時遭遇的劣貨退貨、霸王條款、先漲后降等不誠信行為屢見不鮮。記者走訪中,行業內外對秩序的呼喚越來越強烈,多個電商呼吁政府加強監管。
  痛點五:稅收漏洞
  電商的稅收問題飽受社會質疑。購物數量小,賣方數量大而分散、非注冊經營、交易主要靠電子支付等,電商商家有了“擺地攤”的機會,由于電商征稅制度的缺失,“不開發票、不上稅”現象隨之衍生。
  記者發現,京東、蘇寧易購等自營B2C電商都是按照國家規定納稅;但是有些電商平臺是C2C賣家,目前相當一部分不交稅。
  中國電商協會副理事長鄭硯農指出,電商的市場環境對線下大量小賣家不公平,容易導致線下賣家倒閉,最終導致整個消費市場發展的畸形。
  痛點六:創新之困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電商結合本土需求,形成了獨特業務模式創新的電商企業,但技術創新仍然薄弱。
  “過去,電商業門檻比較低,電商化主要在消費品領域,解決人民群眾的生活需求,但無論是技術還是商業模式都面臨很大挑戰,更長遠的創新已經勢在必行。”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說。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我國電子商務要注重方式和模式創新,通過優化供應鏈和管理模式,實現行業轉型升級;注重技術創新,使整個流通能有效銜接。
  痛點七:物流短板
  每年“雙十一”是場消費盛宴,對我國支撐電商的社會物流系統和基礎提出了嚴峻考驗。國家郵政局提前部署十幾家快遞公司做好應對,大家都意識到,如果物流沒有跟上,就是場災難。
  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電商的社會物流系統遠不成熟,供應鏈、配送、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和標準化水平仍然有待提高,國內快遞行業魚龍混雜,行業標準和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目前中國電商發展的最大瓶頸在物流,需要政府、企業去共同改進。”艾瑞咨詢高級分析師王亭亭說。
  痛點八:融資之難
  2014年,聚美優品、京東、阿里巴巴接連在美國上市,掀起中國電商在全球市場的上市潮……這些現象發人深思:為何中國分享不了本土創新型企業的發展紅利?
  “國內資本市場尚不能支撐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達晨創投基金TMT行業投資部副總經理何士祥告訴記者,證監會要求上市企業必須達到盈利的一定標準,而電商初期都很難達到,另一方面證監會把關特別嚴,上市等待的時間太長了,瞬息萬變的互聯網企業折騰不起。
  痛點九:監管之痛
  記者了解到,目前涉及電子商務管理的有商務部、工信部、公安部、網信辦、質檢總局、工商總局、人民銀行、銀監會、交通部、海關、農業部、國家郵政局等約20個部門。
  淘寶平臺究竟有多少電商商戶?“雙十一”期間571億元銷售額是真是假?幾乎沒有一個部門說得清楚。
  價格戰硝煙四起、口水仗不斷、虛假宣傳泛濫……違背市場秩序、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必須進行監管。而監管及立法的滯后影響了電子商務朝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