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找鋼網的公司里,一名交易員一邊吃著包子,一邊不停地在做著交易。在他的手邊,有兩臺電腦顯示著不同的信息,幫助交易員進行交易。
短短一年時間,找鋼網的交易員隊伍就從130多人攀升至現在的400多人。作為鋼鐵電商的找鋼網,就在這一天,獲得了風投大佬們的1億美元D輪融資。
傳統模式的沒落
巨額資金進入鋼鐵電商不止這一件事,寶鋼集團和寶鋼股份擬共同投資20億元加碼電商拓展鋼鐵電商服務,而以鋼貿發家的西本新干線也宣布斥資10億聯手江蘇西城鋼鐵共同打造華東最大螺紋鋼在線商城。
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副司長董寶青稱,鋼鐵業的B2B是當前國內所有B2B中發展最快、最耀眼、也最快將走向成熟的一個行業,“在我們所有工業行業里面,鋼鐵電子商務走在最前面”。
自2012年鋼貿危機發生以來,全國的鋼貿商數量已經從20萬家縮減至10萬家左右。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鋼鐵物流專委會在官網上發布的最新調研報告顯示,“鋼材難賣,日子難過”成普遍現象,鋼貿商數量近3年來減少了一半。
據調研報告的統計,2014年有65%的鋼貿企業賣一噸鋼的利潤低于10元,虧損企業的占比達到18%,46%的貿易商預計2015年的業績比2013年下降。
“你可以到上海的鋼貿市場去看看,現在很冷清。”上海當地的鋼貿人士告訴記者。
調研報告顯示,目前,56%的鋼貿企業盈利仍主要靠倒買倒賣賺差價。在買方市場情況下,供給長時間大于需求,這種“低買高賣”的單一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變化。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也就是說,現在的操作手法已經落伍了。鋼貿商混不下去,是因為他們贏利點和盈利模式過于單一。
不少的鋼貿企業要么轉型,要么關門大吉。堅持不住的王先生已經從河南一家鋼貿公司的總經理轉行成為一家醫療器械公司的總經理,身份的轉變難掩對鋼貿行業的深深失望。“我以為我可以依靠這個行業干一輩子,最后卻不得不離開鋼貿圈,現在做鋼材貿易,沒錢可賺。”王先生說。
已近不惑之年的王先生從十幾歲便開始接觸鋼材生意,最紅火時期,他的公司曾有幾千萬元的現金流。“在我們當地,至少30%的鋼貿商都選擇了轉行。”王先生告訴記者。
向電商靠攏
在這個冬天,鋼鐵電商很火。
“2012年上線時,我們整個交易規模只有2000多萬元,到了2014年12月份,我們的交易規模達到2000多萬噸,交易總額688億元,較2013年431萬噸(交易總額153億元)提高了374%。”找鋼網CEO王東告訴記者,在找鋼網的平臺上,采購注冊用戶已超過2萬家,其中小型鋼貿商和長期有采購行為的大型鋼貿商數量有1萬余家。
找鋼網金融副總裁華碩告訴記者,在華東地區,每賣2噸鋼材,就有1噸和找鋼網有關。
上海市商務委電商處處長陳曉明表示,在上海B2B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鋼鐵電子商務目前是最大的,經過統計,大概2014年鋼鐵類的電子商務交易額是4400多億元,占到整個B2B比重大概40%以上,將近一半。
而鋼廠對待電商的態度正在發生改變,從原來的一無所知和排斥,開始擁抱和接近電商。
國內一家中型鋼廠的鋼材已經積壓了6個月之久,始終賣不出去,在做了4至5個月的電商銷售后,不但消除了庫存,還把鋼材銷售價提高了。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曾表示,將持續做大電商渠道。由此可見寶鋼對電商的將來期望很大。安陽鋼鐵(600569,股吧)集團董事長李濤公開表示:“如今安鋼現已開端觸及電商和期貨了,并把它們作為出售和經營的一個重要彌補。”
鋼廠加碼電商,顯然是電商實實在在的銷售了不少鋼材。“自營銷售,去年完成了300多萬噸。這讓鋼廠刮目相看。不久前,好幾家鋼廠都來商談合作的事情。”找鋼網副總裁王常輝告訴記者。在2014年,已經有71家鋼廠和找鋼網進行了合作。今年還將引進40家左右的鋼廠。
開啟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大幕
在談到為何要連續投資鋼鐵電商時,雄牛資本合伙人李緒富告訴記者:“大家認為鋼鐵是產能過剩的行業,過去供不應求,導致大家不關注渠道,因為大家都很賺錢。所以產業鏈效率不是很高、傳統的供應鏈(鋼貿)是一種多環節的、不透明的、成本高昂、效率低下的供應鏈。”
在他看來,互聯網的介入,將會改造鋼貿領域。鋼鐵供過于求的情況下,落后的供應鏈根本不能支撐。電商平臺的介入將會是摧枯拉朽似的。找鋼網300%的高增長率顯然證實了改造還算成功。
IDG資本合伙人章蘇陽稱,鋼鐵行業也進入了新常態,以現在的常態,明年和后年可能會持續嚴峻。
這種嚴峻形勢在國內一家鋼鐵央企的中層看來,這會繼續壓迫傳統鋼貿商的空間,鋼鐵形勢越不好,電商就越能搶占市場空間。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助理范鐵軍告訴記者,現在鋼鐵已經進入了新常態,在這個過程中鋼鐵電商平臺的出現,為鋼鐵的轉型注入了新活力和思路。
連一向“談鋼色變”的銀行也開始“蠢蠢欲動”。杭州銀行上海分行行長王立雄表示,愿意參與到鋼鐵電商中,加快鋼鐵電商產業發展。
互聯網介入鋼鐵流通渠道,究竟會改變什么?王東告訴記者:“首先是鋼廠的銷售將從批發制向零售制轉變,貿易由買斷追漲轉向代銷及精細化服務,這是未來3年到5年一個明顯的變化。未來的模式會轉向代銷。其次,倉儲環節零散的狀態轉向超市的狀態,可以一站式完成相應的配合幫助買家。加工從孤島狀態轉向集約狀態,未來整個行業加工都會轉向集約的狀態。最后,金融服務從單打獨斗賭人品轉向數據金融平臺化。”
在某種程度上,“電商平臺積累的大量數據會影響生產,反過來影響上游鋼廠。”李緒富說。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