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分析:人人快遞被斃對中國物流業創業者的6大警示

發布時間:2015-03-03 10:42:05 錦程物流網

上海“人人快遞”被地方郵政管理部門依法叫停,一種互聯網的P2P思維模式應用到物流領域的商業案例徹底被擱淺。而“人人快遞”到現在還自認為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快遞企業。實際上從物流角度看,他啟動的第一天,就能預測到現在的結果,所以在多次媒體記者采訪我的觀點的時候,我一直不表達,同時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我的微博(@黃剛-物流與供應鏈)里只字未提此案例。一句話:模式很新穎,但落地方式一看就是外行的思維。
  誠然,2014年移動互聯網催生了各種新興的商業機會,特別是在傳統領域,越傳統的領域越有商機。物流當然也不例外,我曾經在2月份分析“嘀嘀打車”模式應用到物流領域的商業價值,結果在3月份就有多家企業嘗試滲入抓住此商機,結果呢?幾個月下來,很少有人成功,問題在哪里?物流水很深,下水需謹慎,僅看到行業皮毛就下水者,遲早會嗆水!
  下面我從如下幾個角度去分析“人人快遞”被斃的各種因素。這絕對不是馬后炮,以前我是懶得一說,也免得給他做廣告,事到今天有必要站在行業角度給大家拋磚分析分析,希望對當今物流行業的創業者有所啟發。
  一、不懂快遞監管規則,被掐死穴
  民營快遞企業,在中國都是偷偷摸摸發展的,包括順豐、三通一達在內的快遞在剛剛起步時期,都是打著各種政策的擦邊球,偷偷摸摸發展的。剛起步階段,多數企業的運營管理根本不符合國家郵政局監管規則。曾經快遞的管理規則與郵局信函規則同樣監管的,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才有今天快遞與信函的差異。“人人快遞”打造的是的P2P商業模式,依托互聯網搭建中間商業平臺,在監管上存在多種漏洞。一旦涉及非法快遞的商品,根本無法監管。所以說著是其發展的重要死穴。
  點評:在中國創業,一定要讀懂政策,少看成功案例,多看失敗的案例,并分析其內因。否則政策很可能掐住你的軟肋!
  二、名字,致命的傷
  “人人快遞”這個名字,在其定位上是能夠精準表達商業模式的。另外一個角度看,其成與敗,都與這個名字密切相關。如果名字中不帶“快遞”兩個字,或許在啟動初期會能逃避監管,比如叫“人人捎帶”、“順手捎帶”,這樣或許能夠打這擦邊球孵化出這個平臺,同時搶注“人人快遞”的品牌,孵化城市,風險可控之后在升級成“人人快遞”。
  點評:風險控制,是每一個創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有時候一招敗筆會讓你全盤皆輸,創業者要多借用外腦來幫助自己分析判斷。
  三、推動方式失誤
  在今年3月,第一次看到媒體報道“人人快遞”事件。追溯其新聞源頭,結果最先報道的媒體是《每日經濟新聞》。由于我本身和媒體接觸甚多,經常接受各大媒體的采訪,因此每一家媒體的運營風格都略知一二。當我看到“每經”的報道時候,一眼就看出,“人人快遞”的這次報道是經過有計劃的策劃的,太熟悉“每經”的風格了。這個跟物流密切相關的商業模式,在媒體報道過后,我一沒有發微博傳播;二沒有分析點評;三記者采訪我只提大觀點不細評,而且要求記者不要帶我任何名字點評。
  因為一旦點評與分析,就會給他帶來很大的推廣和營銷價值,而從行業角度看出此風險,引出或左或右的點評都不妥。
  恰恰“人人快遞”利用這的媒體的爆料,目的很明顯:
  1、市場推廣,讓更多的人加入這個平臺;
  2、吸引投資,這是其中要戰略。
  所以,一旦你跟風,你就上當了。
  “人人快遞”作為移動互聯變革傳統物流服務變革的試水者,特別是在物流行業監管不成熟的今天,選擇這樣營銷方式,過度在社會層面曝光,是直接讓其斃命重要因素。點評:營銷思路錯誤、求快,是人人快遞被滅的重要原因;太渴望資本,往往會讓創業者扭曲了發展步伐,摔跤是必然。
  四、商業模式的風險
  在“人人快遞”在北京啟動的時候,有媒體記者專門體現了這樣的服務,然后和我探討模式價值和其風險。當記者下單后,接單的社會收件員和記者商量,能否送到地鐵口,而且收件者根本沒有什么身份證明和認證的證件。這樣的收派件是具備重大風險的。同時收件員建議發件記者取消發件計劃,私下接單配送。
  從此就看出這樣的商業模式,存在多種漏洞,核心競爭力弱,可復制性強。不管你后臺如何認證和監管,各種風險巨大。
  點評:商業模式太理論化,試點的時候就應該全面預測各種風險,可以看出創業心態太冒進了。
  五、步子邁大了容易扯著蛋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鋪開全國核心,一方面可能看出對資本需求的急迫,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創業者的浮躁。物流這個領域,一旦浮躁,就成不了事。
  點評:聰明的做法是在一個城市做出好成熟的商業模式,在低調布局,穩扎穩打步步為贏?;ヂ摼W時代,太冒進了往往會摔跤。
  六、創業者基因決定了這個平臺的結果
  “人人快遞”的創始人是做物流咨詢出生的謝勤,在物流的運營上應該有所研究。全民互聯網化的今天,跨界思維推動行業創新是可以的,方向值得探索,但創業者的基因會成為項目發展的重要壁壘。
  點評:創業者的基因決定了這個平臺的成敗。
  【綜述】
  2014年,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物流行業也迎來變革之年。“人人快遞”遭遇困局,本質上是槍打出頭鳥,吃了政策的閉門羹。互聯網時代,傳統領域的政策是嚴重滯后的,根本不能支持到每一個新業態、新模式,因此每一個創新者都應該全面思考政策的風險,有效的規避風險,方能穩步前行。“人人快遞”被斃,對于行業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好事是也許能夠推動行業政策的變革,壞事是有可能打擊不少物流領域的創業者。不管情況如何,社會的發展是向前的,只有擁抱變化,才能贏在未來。特別提醒物流行業的創業者:理性創新、穩健創新,千萬別步子邁大了,會扯著蛋的!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