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三通一達”,阿里為何棄申通選圓通?

發布時間:2015-05-18 11:03:59 互聯網

“5月14日,阿里巴巴聯手云鋒基金戰略投資入股圓通速遞,將聯手致力于推動中國快遞業的服務升級,助推快遞行業在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產品創新、國際化、農村物流等方面的拓展和變革,全面提升中國快遞業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

這是自公布阿里巴巴聯手云峰戰略投資入股圓通后,圓通于昨日在官網上所發的通稿節選。雖然文中依舊沒提到阿里的占股比例,但能讓國內民營快遞巨頭之一的圓通放開股權,也肯定給到了一個讓喻渭蛟舒服的價。要知道,快遞行業的一貫作風是“能不在外找錢就不在外找錢,自己一步一步來”。

“跨行”、“跨界”流行,企業集體抱團“過冬”

這段時間企業之間合并、聯盟的例子真是不少。58和趕集,萬達和萬科這些行業里的佼佼者雙雙聯姻了,不難見近幾年經濟形勢嚴峻,各類新型產業的沖擊也影響到了不少巨頭。而只能算是初期發展階段的、集約化程度還遠遠不夠的快遞行業必然也會有一系列的整合。小爆請教的一位高級物流師說:“在整體經濟環境多變時期,這是企業通過抱團來壯大自己的實力。并通過創新來滿足市場的不同需求。 ”

在美國,前四大快遞公司占全行業份額約95%,而在中國前六大快遞公司約占全行業份額的80%。集約化程度偏低或多或少導致創新力的不足、市場力不足、不便于管理、設施設備空置等現象發生。按照國內大大小小快遞遍行、或高或低的服務水平嚴受詬病的情況來看,快遞行業的確實需要一系列的整合及創新。令人擔憂的是,抱團取暖一敗則兩傷,而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先說老大順豐,與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等機構簽署協議、紅心閃閃地加入“國家隊”。現自有約20架貨機都不能滿足蓬勃發展的順豐,一邊要加購全貨機、開拓海外業務、殺入電商;一邊卻被《郵政法》束縛得無法獲得外商投資,資金鏈堪憂。但王衛可是在國內國外包括馬云、花旗銀行都嚷嚷著千金難見的人物,甚至有人開價到1000萬美元要一睹“芳容”。只是萬萬沒想到受縛桎梏之下,作為國內民營快遞大哥也不得不扯著笑臉與國內投資方牽手。即便是王衛這般被馬云崇拜的男人,依舊掌握著80%左右股權的順豐,前路還是不甚明朗。

再談阿里巴巴的菜鳥物流,其中稍有名氣的還是以投資入股的方式布局百世匯通和全峰快遞,但這兩個快遞并沒有在阿里投資后有耀眼的成績,業務拓展上毫無可圈可點之處、內部管理也全無亮點。不得不說,匯通作為當時已有一席之地的企業(畢竟“四通一達”不是白叫的,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企業規模),如果自己發展還是有前途可謀的。可是被阿里這么一注資,曾經的“四通”成了“三通”,愈發沒速度、沒特點、沒拓展的匯通就這么被人遺忘了。可悲的說,如此的構架和體系還遠不足以支撐馬總豪氣的“云物流”。

總而言之,經過整合+創新一套大動作完成之后,能挺過這輪鞭笞的國內快遞企業最后是屈指可數的,小爆認為僅剩4家左右:依然大權在握的王衛引領的順豐不出意外之下必然是其一;而三通一達就要想辦法防止黑馬、擊垮小快遞、吞并“眼中釘”,才能躋身進榜。

劍走偏鋒的阿里

“三通一達”,阿里為何棄申通選圓通?

申通在去年“雙11”的戰爭中可謂是戰績顯赫,約3000萬的貨量力壓2700萬貨量的圓通獨占鰲頭。對申通而言,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靠著淘寶發展壯大的;對阿里而言,申通也算是陪著自己一路走來的。但是針對申通近年來越來越差的口碑、整體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時常被郵政約談、本身野心滿滿難控制等等,相比之下逐漸收回不合格的代理點、市場份額約20%、口碑也略高的圓通更能達到阿里期望的標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近年來圓通的布局實在是跟主力拓展海外業務的阿里太搭了——2015年4月22日,由圓通速遞發起的“全球包裹聯盟”峰會上,韓國CJ大韓通運、臺灣統一速達、日本西濃等十幾家海外快遞企業共同簽署了《全球包裹聯盟(上海)峰會宣言》。 參與成員將在共同的運營標準和流程、統一的IT基礎設施以及結算機制下開展合作。這表明圓通加速了拓展全球業務,在歐洲、日韓、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布局。

發展海外地區這條路是目前國內大型快遞公司必須發展的方向,只是小爆要重點提一下文中的“臺灣統一速達”,它簡直是圓通和阿里感情的催化劑。

今年初,阿里巴巴臺灣分公司在臺灣入臺時登記為新加坡商,在政策開放后也未補辦程序,因而遭監管部門以股東結構申報不實開罰12萬元新臺幣。近日,淘寶網被指實際上被認定為陸資卻以港資身份申請入臺,未依陸資赴臺許可辦法申請赴臺。因此臺灣監管部門“double kill”地開出24萬元新臺幣的罰單,并要求6個月內撤資。淘寶的辣條都賣到了美利堅,但是卻在寶島臺灣連受兩挫,叔可忍嬸不可忍!

可阿里還是聰明的:今年3月阿里表示在臺灣提供資金扶持年輕企業家,投資于臺灣年輕企業家成立的新創企業。小爆不敢說阿里到底在打什么算盤,只是一邊換著法兒的改身份入臺,一邊又積極做臺灣初創者的“天使”,如此的愈挫愈戰表明了阿里對臺灣市場不會輕易放手。

既然對臺灣情到深處的阿里必然會有多處舉動,明面上肯定會再辦手續重新申請入臺,背面上要布局入臺之后的各項事宜,保證整體架構的流暢性。而作為包含其中的物流體系,阿里的眼光放在了2013年7月與臺灣統一速達聯合淘寶開展“陸至臺”集運項目的圓通身上。

圓通的副總裁是年初從UPS挖來的高管,主要負責港臺、東南亞地區的開拓。至此,圓通已有兩位跳槽來的UPS高管,極大地為圓通開展港臺、東南亞地區業務提供了豐富的經驗以及便利。從圓通這一些列的舉動來看,野心不小的喻渭蛟在有了人才、有了經驗之后肯定要添置設備。只是業界都流傳“30億都不能砸出一個新順豐”,可見物流設施設備要花的錢也真是“不多”。所幸這一次,眼睛尖銳的阿里真真是來著了。

總結:

什么“為了中國物流業更完善、更好地滿足廣大客戶對快遞日益多元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最終實現商家、消費者、快遞公司多方獲益”都是說虛的。如雙方沒有真實獲利,“一山二虎”的合作都是成不了的。如今企業集體抱團“過冬”的多不勝舉,但其中真正能“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卻少之又少。

希望在圓通成立15年之際,阿里送上的這么一份大禮物,真的能讓兩者“永結同心,攜手并進”。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