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線用車將近1500輛,支線用車近3000輛,全網用車一萬多輛。
除青海、西藏部分地區未覆蓋,其余均在其配送范圍。
短短四年時間,趕上其他快遞公司20年的發展。
這,就是百世匯通。
4月2日,《商用汽車新聞》記者來到位于上海的百世匯通,對公司汽運部總監王勇進行了獨家專訪。
采用高效系統管理順暢、節省
“我們使用的干線車型主要為9米6和17米5兩種。其中,9米6車使用品牌為歐曼和東風柳汽,數量為1400多輛。17.5米車為斯堪尼亞、沃爾沃、奔馳,數量為90輛。另有58輛重汽的LNG車。”王勇進一步介紹說:“支線方面,車型相對比較多,涵蓋了4米2、5米8、6米8、7米6、9米6等車型,總量大概有3000輛,主要是依維柯、全順、歐曼等品牌,歐曼最多。另外,我們還有末端配送車輛。總體來看,百世匯通全網用車有一萬多輛。”
而這一數字還將繼續上漲。“百世匯通每年都有采購計劃。今年是500輛,就在已有的這幾個品牌里選,以柳汽、歐曼為主,也會嘗試一些新品牌。會從油耗、經濟、時速可維護性和駕駛環境方面做考慮。”王勇表示。
如何管理這數量龐大的運輸隊伍?
外包是百世匯通選擇的方式。“我們制定要求,面向社會招標。這樣做的好處是減輕了購買車輛的資金占用。更重要的是,我們采用了天遠系統,這讓外包車輛與自購車輛幾乎沒有區別。”王勇透露。
在實際行駛過程中,針對司機難管,油耗不可控,維保不及時等問題,為了降低車輛出故障后的不可控,百世匯通特別在快遞用車上加裝了天遠系統。
天遠系統是東風康明斯下屬公司與百世匯通聯合研發的一款車輛管理系統,于2013年研發完畢,2014年正式開始使用。百世匯通自有一套車輛管理系統,主要是調度和車輛管理。再通過與車廠、發動機廠的合作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車輛管理系統。
“共采購的800臺康明斯發動機全裝有天遠系統。”王勇告訴《商用汽車新聞》記者:“天遠系統直接通過發動機芯片,可以實時發出發動機工作的數據,通過分析可知車輛在途中的實時油耗,知道駕駛員在操作的動作和習慣,是不是低檔高速還是高檔低速,遠程操控車輛。若車輛異常行駛,會自動報警。我們也會定期與司機分析,好讓司機做提升與調整。”
快遞用車的三大要求
快遞業務這幾年發展速度很快,它是隨著電商的增長而增長。每年的同比增長量為50%以上,百世匯通每天的出件量都有4000~8000多噸的貨物出港,而排名前十家的快遞公司每天的出港量為6萬噸以上。
龐大的業務量導致中國整個物流市場也在發生著變化。原來用車以小散戶為主,現在涌現出很多車隊,這些車隊專門為快遞生產企業做承運,所以在車輛的規格標準上都越來越統一這統一來源于客戶的需求,而不是市場定位標準,看這些企業怎么對客戶做一些優化的調整。
當然,對快遞用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要分為三點。第一,出勤率高,故障率低。第二,運轉平均時速較高,要求在高速上跑起來的時速達到80至90公里之間,全程的平均時速為70公里。第三,對載重方量有要求,箱體容積越大越好。
“從2013年開始到去年年底,柳汽為快遞專門做了一款車,相應的方量由原來普通的52方提升到了64.6方,同時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和出勤率方面也有較大提升。我們主要基于業務和研發匹配度方面,在車輛質量上綜合考慮,進行全范圍的合作。”
“歐曼也很貼近客戶,勇于做革新,愿意傾聽客戶的需求,并根據需求做調整,這是我們真正愿意去合作的企業。”
嘗試新產品、新方式
在百世匯通位于上海的場區,《商用汽車新聞》記者見到了幾輛LNG卡車。
“我們是從去年開始使用LNG車的,共有58輛。長短線都跑,跑外省的居多,最遠是上海到重慶。”王勇介紹說。
百世匯通使用LNG的主要原因是有四點。第一,經濟性突出,去年油價較高,LNG價格相對較低。第二,快遞行業載重較輕、熱轉換效率較快。第三,百世匯通在全國有20幾個大的轉運中心,車輛的集中管控會以中心為單位,比普通的散貨物流有天然優勢。第四,上海LNG供應商就在百世匯通500米范圍內配套建了一個加氣站,使用起來還是較為方便,其他地區就是沿途加氣。
但是現在國內的LNG市場還是存在很多弊端。“我們通過對使用環境和市場分析,它在國內推廣不太好,主要是加氣不方便,車輛保有量低,車輛殘值不高,行駛距離不長,保障起來比較麻煩。”王勇對《商用汽車新聞》記者說:“國家很重視節能環保,LNG作為干線車碳排放的控制是很有優勢的。其實,在技術上、天然氣業務與使用上,LNG發動機的相應設備沒問題,相應的技術也不會落后到哪兒去。最主要還是加氣站少。現在所有高速路上都沒有建加氣站,只是山東會在2015年開始建,我認為,加氣站上高速對于LNG的推廣是很有幫助的。”
對于在國內日漸興起的甩箱運輸,王勇表示“會考慮用這種模式”:“不過,前提是甩箱技術有所提升。目前的狀況是,甩箱運輸上下箱時間太長,比較麻煩;操作時對場地要求較高;車重較高導致油耗增加。”
最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