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淺析:浙江發展跨境電商的戰略意義及優勢

發布時間:2015-07-03 10:40:55 互聯網

上海自貿區建設是新一屆中央政府站在戰略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浙江緊鄰上海,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如何趨利避害,接軌上海自貿區,借力發展,創新發展,成為浙江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我們認為,創新發展浙江跨境電子商務是接軌上海自貿區的重要途徑,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很強的現實必要性和可行性。

發展浙江跨境電子商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有利于主動應對全球貿易新格局,建設貿易強國。目前,國際貿易競爭日趨激烈,國際貿易規則正在重構,歐美發達國家正致力于推動TPP、TTIP、TISA三大貿易談判,三大協議一旦達成,將事實上形成新的國際貿易規則,中國不是三個協定的談判成員方,未來有被邊緣化風險。跨境電子商務,代表了全球貿易新的發展趨勢,其線上無邊界、全球交易相對自由的特性能成為有效破解中國被邊緣化貿易困境的重要途徑。中國在電子商務上非常具有優勢,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中國就有可能聯合全球中小企業影響世界經濟,重新劃分經濟區,參與構建全球貿易新規則新標準,打造貿易強國。

有利于探索建立“網上絲綢之路”,深化對外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一帶一路”建設已成為我國新一輪對外開放的重要抓手。與周邊國家緊密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實現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互動互促,進一步提升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

有利于網絡時代行政管理體制創新,深化新一輪改革。網絡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對我國傳統的政府管理體制提出了挑戰。對跨境電子商務而言,現有管理體制、政策法規、服務提供已無法適應其發展新要求。通過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利用大數據思維、互聯網手段,整合跨境電子商務的海量數據,實現海關、商檢、外管、國稅等“數據化”監管,實現金融、物流、倉儲等領域的“數據化”服務,全面建立適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型行政管理服務體系,為基于大數據分析的政府管理創新提供經驗借鑒,為轉變政府職能、打造效能型政府提供新思路。

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近年來,隨著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成本快速上升,資源與環境制約不斷增強,我國傳統低成本優勢不斷削弱,中小微企業發展舉步維艱。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可為中小微企業提供電商平臺,促進電商化發展,有效降低國際貿易門檻,減少中間環節,降低成本,提升出口利潤。同時,跨境電子商務由于具有直接面對客戶、品牌推廣費用較低等優勢,有利于中小微企業孕育自主品牌、提升效益。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將成為推動中小微企業轉型升級、促進我國產業轉型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促進大學生創業,緩解結構性就業困難。目前我國就業問題主要是結構性問題,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突出。2015年高校畢業生約為749萬人,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進一步增大;跨境電子商務創業門檻低、風險小,為高校畢業生創業就業開辟了一條切實可行的渠道。據阿里巴巴估計,阿里巴巴零售電子商務帶動的直接就業和間接就業人數約1200萬人,為近60萬個沒有工作的人提供了充分就業的機會,其中包括31萬高校畢業生。

有利于外貿拓市場穩增長,釋放過剩產能。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傳統貿易進入轉型期,外貿增速放緩明顯,增長壓力不斷加大,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速增長期。跨境電子商務的高速發展和巨大市場潛力,有望成為外貿穩增長的新引擎。據全球無卡支付網和國際支付方案提供商Payvision公司發布的報告,2012年全球跨境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超過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1%;2015年的總銷售額將達到1.4萬億美元。據商務部數據,2012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已達2萬億元,其中B2C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50億美元。跨境電子商務同比增長超過25%,其中B2C年均增幅在50%以上。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問題

跨境電子商務是新生事物,且量大面廣,發展中也存在眾多問題,亟須通過制度、管理、服務創新,從根本上加以解決,以求實現既管得住又通得快,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快速發展。

跨境電子商務的平臺、支付、物流等核心環節主要由國外企業掌控。目前亞馬遜、eBay等境外電商平臺具有優勢地位。支付上,美國貝寶公司在國內尚未開放境外第三方支付的情況下占據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B2C和B2B交易大部分市場,在中國的用戶已達20多萬,其中活躍用戶5萬多,2013年中國區交易額高達80億美元。從物流上看,除中國郵政能通過萬國郵聯國際派送外,國內的快遞公司幾乎沒有國際派送能力,被FedEx、UPS、DHL、TNT等全球四大快遞公司壟斷。海量數據留在境外平臺和支付機構上,不僅影響產業長遠發展,更影響貿易安全。

產品質量問題堪憂,影響國際國內市場秩序。侵犯知識產權的仿制商品、“三無”產品非常普遍,據國家電子商務產品質量風險監測中心統計,通過對電子商務13000多個批次商品抽查,商品質量不合格率高達53.1%;2010年、2011年連續兩年淘寶被美國列入市場黑名單;京東、聚美優品等電商平臺上的海外名品的制假售假產業鏈條也被曝光。

企業運作不規范問題嚴重,影響企業做大做強。目前,跨境電商企業以灰色經營、不規范運作為主。如,企業通過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的貨物,以個人物品形式出境占90%以上;收結匯以個人賬戶結匯或通過地下錢莊結匯為主;跨境電商企業經營處于野蠻生長階段,灰色經營的存在,給企業做大做強留下了隱患。

跨境電子商務監管滯后,通關難、退稅難、結匯難制約發展。2012年以來,國家有關部門在杭州、寧波等地開展跨境貿易試點,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創新舉措,在優化通關監管模式,提高通關管理和服務水平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出口通關難、退稅難、結匯難等制約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問題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浙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獨特優勢

具有全球領先的電子商務產業優勢。浙江電子商務發展在全國乃至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擁有全球最大的B2B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全國最大的民營網絡支付平臺支付寶、全國領先的生產資料B2B交易平臺公司網盛科技、全國領先的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平臺新華大宗等。2013年,大淘寶旗下的天貓、淘寶、一淘、聚劃算等網購市場成交規模約1.79萬億元,同比增長54%,規模遠超eBay和亞馬遜,居全球第一。涌現了速賣通、全麥、網盛科技、華策影視、同人國際旅行社等一批跨境電子商務領軍企業。

具有試點城市先行先試的管理創新優勢。浙江杭州、寧波、金華、義烏等城市作為全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率先對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進行大膽創新,積累了寶貴經驗。率先建立了“集中監管+定期申報”的出口模式,初步建立了海關、國檢、稅務、外管、電商、物流、銀行等數據交換平臺,有效實現電子單證聯網協同,一定程度上建立了跨境電子商務行業的信息標準和接口規范,這些出口監管經驗,成為全國學習、復制推廣的模板。率先建立了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機制,運用云信息、云監管、云服務等手段,探索形成了對網上產品質量進行風險監測、網上抽查、責任追溯、屬地查處和信用管理的新型監管方式。

具有條件優越的綜合基礎優勢。浙江優越的開放基礎、扎實的信息產業、發達的物流產業、優勢突出的線下園區等綜合優勢,為網上自貿區建設提供了堅實保障。線下平臺發展基礎好,擁有杭州、寧波、金華、義烏等眾多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平臺,這些平臺均具備較為優質便利的網絡運營、物流、倉儲、金融等產業配套服務,集聚了一批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并在跨境電商通關、結匯、退稅等監管創新上有所探索。

具有適宜電子商務發展的區域優勢。浙江省以及所處的長三角地區,塊狀經濟明顯,地方專業化市場眾多,小商品生產能力獨具優勢,適合跨境出口的產品多、門類全,網貨資源豐富;2014年浙江全省出口2733.6億美元,這為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提供了良好的貿易基礎;浙江中小微企業多,超過了100萬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6%,中小企業機制靈活,非常適合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提供充足的網商群體。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