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上貨品的運輸路線與流經的倉庫節點構成網絡,這就是供應鏈網絡。這個網絡設計的好壞對于供應鏈運作效率影響極大。對于如何設計好供應鏈網絡,只需要回答三個關鍵問題:
關鍵問題1:需要幾個倉庫,倉庫如何布局?是否要設置一個倉庫以配送半徑的面積覆蓋為依據,而不是以分公司組織結構為依據。最佳的網絡都是星行網絡,有一個CDC,輔助以及個RDC,RDC之間盡量不調配貨物,貨物都退回CDC再調配到其他RDC。多少個RDC合適?這要看對客戶的訂單響應時間,響應時間越短,需要的RDC越多。如果以3天時間響應,全國大概要4-6個RDC。
關鍵問題2:每個倉庫里面放那些品種?每一條供應鏈都會有很多品種,確定了倉庫,下一步就要考慮倉庫應該放哪些貨品。如果按照ABC進行品種分類,A類為品種少銷量大的,則A類品種應分步在RDC,C類不應該分步在RDC,只分步在CDC,至于B類是否要分布在RDC,則看企業是關注對客戶的訂單滿足還是關注運作經濟性,另外就是看各個區域銷量,B類品種往往是某個區域銷售好,也可以在CDC和個別區域的RDC分布。
關鍵問題3:每個倉庫每個品種的安全庫存與補貨頻率?既然要在倉庫存放某個品種,下一步的決策就是要確定:這個品種在某一個倉庫之中的安全庫存多大,多長時間補一次貨?補貨頻率越高,需要的安全庫存越低,但是物流費用也越高。物流費用可以有多種手段來優化。比如單個品種補貨頻率高,單次補貨量少不經濟,但是品種多,所有品種都同時補貨,就能解決經濟性問題,可以做到高頻率補貨但是物流費用也增加很少。
供應鏈網絡優化主要是權衡,其決定性因素不是網絡自身,而是網絡之外的因素:如市場分布,需求特征,供應鏈上品種多少、生產補貨的快慢、客戶對貨品品種和及時率滿足的要求、物流條件以及物流費用等,需要綜合權衡。
之前有一篇微信文章,談到服裝快反,一個品牌如果做快反,全國/全球只能有一個CDC,就是因為服裝的品種特別多,單款庫存量很少,終端要求補貨時間很短,所以把網絡簡化為全國/全球實質只有一個倉。個別只為了物流經濟性而設置周轉分倉,不是為了存放貨物的分倉。以使得網絡極簡!這樣的網絡庫存保障作用可以最大化,但是物流成本很高。可以通過合并運輸等策略降低物流成本。這也是ZARA全球門店補貨基本上都從西班牙直接發貨的原因。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