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消息驚動了整個航運業,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將會在集團層面進行整合,雙方已經成立整合改革領導小組進行整合方案的探討。記者隨即致電相關人士,驗證了此消息的正確性,而對于具體的整合方案顯然目前雙方顯然還在“糾結”與“困擾”之中。
8月7日晚上,中遠和中海兩大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國遠洋、中遠航運、中海集運、中海發展陸續發布公告稱,于2015年8月7日接到控股股東中遠集團(中海集團)的通知,正在籌劃重大事項,鑒于此事項正在進一步論證中,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票價格的異常波動,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將自2015年8月10日起停牌,并于股票停牌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公告相關事項進展情況。
專業化方向整合遭否
記者曾經在2007年5月就航運央企的重組方案與業內人士交談,當時市場上談論的方式主要四種:長航集團與中外運集團整合;中海集團整合長航集團,中遠集團整合中外運集團;中遠集團整合長航集團,中海集團整合中外運集團;專業化整合,即按照干散貨運輸、油輪運輸和集裝箱運輸等進行分類整合。
2008年底,中外運集團與長航集團宣布整合成為中外運長航集團,在成為中外運長航集團的六年多時間里,兩家集團的整合困難重重,舉步維艱。直到2014年6月30日,中外運長航集團在上海成立航運事業部。從航運板塊的整合開始,中外運長航集團將全面開啟整合模式,除航運板塊外,還包括物流、船舶工業以及資產培育板塊。
一方面,中外運長航集團正在加快內部整合步伐;另一方面,也在加強與其他航運央企的船隊整合。
2014年8月11日,招商輪船與中外運長航集團簽署《合資合作框架協議》;9月5日,招商輪船與中國外運長航集團簽署股東協議,并召開合資企業創立大會。隨后,合資企業在香港完成商業登記手續,正式設立,該企業中文名為“中國能源運輸有限公司”,英文名為“ChinaVLCCCompanyLimited”。至此,中國航運央企間令人矚目的一次專業化合作以極快的速度從公布到完成,顯示出雙方在前期已經做足功課。
2015年5月4日,中海發展于與中國遠洋的全資子公司中散集團簽署合資協議,雙方同意在新加坡共同投資成立一家合資公司——中國礦運有限公司(ChinaOreShippingPte.Ltd.,簡稱“中國礦運”),專營鐵礦石海上運輸及相關干散貨業務。
近期,市場傳言招商輪船或將再次與中外運長航集團合資成立一家礦運公司,用來承運淡水河谷的長期運輸合同以及其他散貨業務。
根據四大航運央企的相關動作,曾經對于四大航運央企整合做出預期:“盡管目前市場上對于航運央企的重組預期強烈,但集團層面上的整合恐怕難以實現。基于中遠集團、中海集團以及中外運長航集團正在進行的航運專業化板塊的整合,未來類似于ChinaVLCC這樣的專業化的船隊整合或許將成為航運央企整合的方向。”
然而此番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確定將在集團層面進行整合,則意味著此前市場分析認為雙方或采取的專業化整合方向遭到否決。
自上而下確定集團整合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番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的整合是“自上而下”,也就意味著中央給出了明確的整合方向,然而具體的整合方案到底如何操作?整合改革領導小組勢必將經歷一番艱難抉擇。
兩大集團的整合到底遵循什么樣的方向?安信證券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姜明對《航運交易公報》表示,有兩種方式的可能:第一就是合并同類項,旗下各專業業務進行合并;第二就是在兩大集團上方成立母體公司,來協調雙方的經營。
盡管不知兩大集團整合將要采取何種方式,然而這必將是“一番大動作”。兩大集團旗下涉及到多家上市公司,如中國遠洋有集裝箱業務、散貨業務、碼頭業務等,中遠航運主要從事特種船運輸,中海發展主要從事油輪與散貨運輸,中海集運主要從事集裝箱業務等。我們不妨從“合并同類項”的方式出發,合理推測下兩大集團運輸業務的整合方向:
集裝箱板塊。這將是兩大集團重組中最為核心的板塊。鑒于中海集運屬于單一的集裝箱業務的上市平臺,或將中國遠洋的集裝箱業務注入中海集運。
散貨板塊。目前兩大集團已經成立了一家中國礦運,然而這僅是針對巴西淡水河谷的40萬噸礦砂船,雙方后續或將散貨資產注入中海發展。
油運板塊。中海發展的油運業務與尚未上市的中遠集團旗下的大連遠洋運輸公司或將合并。合并資產將注入中海發展或者中國遠洋。
特種船運輸板塊。還將以中遠航運為上市平臺。
據悉,中遠集團和中海集團將實行“差異化資產整合”,然而,與曾經的南北車不同的是,兩大航運央企的資產架構復雜、涉及領域眾多,除了上述運輸領域,還有碼頭業務、造船業務、貿易業務等,還涉及到海外上市公司,因而,最終如何整合,這都是一件影響深遠以及重大的事件,國際航運業將拭目以待。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