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的夕陽染紅了天,泰達大道一路延伸向大海,像一條橘紅色的地毯,遠處可以看到山丘一樣的集裝箱群和成排的塔吊,散發著希望與繁榮的氣息。
“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過去已近兩周。災難已經結束,“頭七”過后的受災區,慢慢恢復往日的平靜。
傍晚,大媽們在廣場上開始跳舞,頑皮的孩子在一旁追逐打鬧,年輕而疲憊的消防員在路邊打盹,受災的小區住戶排著隊返回家中收撿財物,幾名穿著紅色馬甲的心理輔導員在人群中穿行。
現在,災難已經過去,但仍然可以看到災難來過的痕跡。
電線桿上張貼的尋人啟事隨風搖曳,災后安置點泰達二小門口的白板上寫滿找人的名字和電話,被找到人的名字后面都打了個鉤。第五大街的警戒線旁堆滿了紀念花束,超市礦泉水貨架總是空空蕩蕩。
現在,災難已經結束,但事故的影響仍未平息。
據新華社發布的數據,截至8月23日,事故造成123人遇難,50人失聯,17000多戶房屋受損,1700多家企業、3萬多人受影響。
在爆炸發生后的3天內,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天津市組織強有力力量,全力救治傷員,搜救失蹤人員。8月1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趕赴爆炸事故現場,表示對這起事故涉及的失職瀆職和違法違規行為,“一定要徹查追責,公布所有調查結果”。
《天津日報》在8月18日發布消息聲稱,爆炸涉事企業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下稱“瑞海國際”)的董事長于學偉、副董事長董社軒等10人,在事故發生6小時內被警方控制。
8月19日,天津市代理市委書記、市長黃興國在新聞發布會上坦言:“作為天津市委、市政府的主要負責人,我對事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8月20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會議指出,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血的教訓極其深刻。會議強調,“要徹查事故責任并嚴肅追責”。
然而,這場風暴的中心—天津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津港集團”),卻顯得不尋常的平靜。
多位天津港集團的員工對時代周報記者透露,在事故發生之后的第二天,他們被通知正常上班。在港區被封鎖之后,有專門的大巴接送他們。
在事故發生之后的6天內,天津港集團的官方網站上沒有透露任何關于爆炸事故有關的信息,直到8月17日,其官方網站才發布消息稱“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生產作業正常運行”。
直到8月19日上午,天津港集團總裁鄭慶躍才出席了事故第9次發布會,鄭同時是天津港集團旗下的上市平臺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600717.SH)的董事長,這是截至8月23日天津港集團高層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參加發布會。
時代周報記者獲得一份天津港集團領導電話的通訊錄,并多次致電天津港集團高管,但均未獲得直接回復。8月22日,天津港集團董事長張麗麗的秘書張雷杰對時代周報記者稱:“目前集團領導都在正常上班,沒有收到任何領導被控制的消息”。
戴著3M口罩上班
濱海新區津港路99號,是天津港集團總部的辦公地點。這座30余層的大樓距離爆炸點約1500米,除了大堂頂部和一樓玻璃門受損外,爆炸并沒有給大樓帶來其他損害。
雖然天津港集團責令總部員工照常上班,但從現場看,大樓內仍有不少辦公桌空著。戴著3M口罩的天津港員工,乘坐六七輛大巴車由被封鎖的港區6號“卡子門”進入港區,他們每天上午9點上班,下午4點半下班。
8月17日,天津港集團官網發布消息稱,截至8月13日8時,天津港集團公司主航道已恢復通航,港內碼頭和庫場除爆炸事故現場及周邊區域外已全面恢復生產作業。
同一天上午,在事故召開的第7次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龔建生面對媒體追問時表示,正努力安排天津港主要領導出席發布會。
在事故第9次新聞發布會上,鄭慶躍解釋,事故發生后天津港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援、安撫遇難者家屬、維護港口正常生產秩序等工作,因而缺席。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發言人陳濤向時代周報記者介紹了天津港在缺席發布會期間做的主要工作:“領導首先組織我們相關的一些部門、公司、單位開始部署救援的工作,這涉及港口工程公司施工救援、家屬安撫服務、港口醫院收治病人、力保港口正常生產等多個方面。”
“我們也是第一次遇見這么復雜重大的災害事故,國家領導、市領導都很重視,我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救援,當時所有的精力都在這里,就沒有顧及(對外發布)這一塊。”陳濤說。
天津港集團官網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集團動員了2200余名志愿者參與了“災區服務”。距離爆炸點大約3公里遠的港口醫院是事故傷員的收治點之一,醫院院子里的涼棚下坐著一群穿黑色T恤的人,他們是天津港集團的志愿者,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們均保持緘默。
“正積極配合調查”
東疆保稅港區躍進路3350-95號,是瑞海國際倉庫所在地,也是事故的起始點。8月12日深夜,正是這座4.6萬平方米的危化品倉庫發生火災,最終釀成爆炸事故。
8月19日,瑞海國際負責人于學偉、董社軒在看守所接受新華社采訪時,承認“靠關系”通過了瑞海將普通倉庫改建為危化品倉庫時的安監、消防、安評審核。
事故發生后,國家安監總局曾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一份由交通部頒布的文件《港口危險貨物安全管理規定》,這份2013年開始實施的文件中規定危險貨物的安全評價審批和監管,由各地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實行屬地管理。天津市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門為天津市交通委。
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宗國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瑞海國際獲得的港口經營許可證和港口危險貨物作業證,由天津市交通委頒發。
事發后,交通部門并未正面回應上述的許可、監管等問題。8月21日,天津市交通委發布信息稱,將對涉事企業瑞海國際物流公司及其經營場所的規劃、建設、管理、經營資格審批、安全監管各環節進行全面梳理,“配合做好事故調查工作”。
天津市安監局副局長高懷友曾指出,瑞海公司把普通的物流倉庫改成危險品倉庫,按照危險品管理條例,改(擴)建的港口建設項目,由港口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進行條件審查。
8月19日的事故新聞發布會上,在被問到天津港集團和瑞海國際之間的關系時,天津港集團董事長鄭慶躍說:“天津港集團是市屬國有企業,瑞海國際物流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坐落在天津港區域范圍內,我們是坐落在同一區域的沒有隸屬關系的兩家企業。”
從時代周記者報獲得的《天津港集裝箱物流中心規劃圖》來看,瑞海國際位于物流中心的西南角。這一物流中心是天津港的重大項目,旨在對天津港北疆港區的場地資源進行整合。
天津港國際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負責該物流中心的開發建設、經營管理等工作。該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天津港集團持有其60%的股份。
2012年底,瑞海國際倉庫租于天津愛蘭德物流有限公司(下稱“愛蘭德”),此后該普通倉庫被改造用作危化品倉儲。據愛蘭德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這塊倉庫的土地,是由愛蘭德向天津港集團購買所得。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宣傳部發言人陳濤向時代周報記者承認上述土地轉讓和使用的信息:“瑞海倉庫的那塊地是別的公司找我們買下來,又轉手租出去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說天津港集團和瑞海沒有隸屬關系。我們就是一家企業,只管港區的經營。”
因與居民區距離不足1000米,瑞海國際倉庫的改建的安評一直飽受質疑。近日,這份由天津中濱海盛衛生安全評價監測有限公司作出的安評報告對外公布,文件顯示,通過該安評報告的專家組組長為鄭樹國,根據2012年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公布的港口設施保安專家庫的信息,鄭樹國是天津港集團公司安監部專家。時代周報記者暫未能聯系到鄭樹國進行置評。
包括天津市交通委、濱海區政府、區安監局、天津港集團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均向時代周報記者證實“正積極配合調查”。
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天津東方海陸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李長滿認為安監局塘沽分局對天津港的安全具有監管的職責。“(天津港)這些企業的安全主管部門就是濱海新區,天津港安監上面還有個塘沽分局,天津港是塘沽分局的管轄區域。根據安監總局493號令、591號令和《安全生產法》規定,事故發生一小時之內要上報政府部門,天津港就是上報濱海新區塘沽分局,一直都是這樣做的。”李長滿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擁有獨立的安監、消防、公安等行政部門的天津港,幾乎獨立于濱海新區,政府監管往往處于弱勢。”濱海新區安監局不愿具名的官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
自成一體的港口集團
濱海新區新港2號路35號,是天津港集團的老辦公樓。這座屬于天津港集團的物業,被當地人稱為“建設大廈”,或許可以體現天津港集團和濱海新區的微妙關系。2009年濱海新區成立之初,區政府就在這座大樓辦公,盡管區政府在此后搬遷新址,但大樓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區政府仍會選擇在這里召開一些會議。
早在2004年8月天津市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天津港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就明確提出,如果其他分區規劃和專項規劃與港口規劃發生矛盾時,原則上應服從于港口規劃。《意見》還指出交通管理、綜合執法等部門對港口出現的交通違法問題,教育警告后予以放行。
此外,天津市專門成立港口建設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港口建設中的重大事項,由常務副市長擔任組長,各有關部門對港口發展中需向國家有關部門請示的問題,要事先與市港口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溝通銜接。
2012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又將委托市交通港口局監管的天津港集團納入市國資委直接監管,而天津市交通港口局依然進行業務上的管理。
雖然早已實行政企分開,但天津港集團的人事任命仍與天津市政府部門聯系密切。天津港集團現任董事長張麗麗,在2013年8月調任現職之前,擔任天津市南開區委副書記、區長。
此外,天津港集團還配備有公安、消防系統,這使得天津港雖然身處濱海新區內,但兩者在現實中并沒有從屬關系,相反濱海新區政府有時還需要使用天津港集團的產業。
“此次事故涉及的規劃審批文件,我們已經全部交給事故調查組,天津港自成一體,和濱海新區算是平級,我們管不了。”濱海新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處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膨脹與改變
戰略及現實中的地位使天津港集團逐漸膨脹。2004年7月,天津港集團改制成立之初總資產僅182.6億元,截至2015年3月,天津港總資產已達1346.79億元,改制十年間,天津集團總資產增長了近8倍。
土地成為其膨脹的重要資本。
2004年的《意見》提出“將港口用地以出讓或劃撥的方式授讓給天津港集團開發建設”,并將港口規劃的地位提升到分區規劃和專項規劃之上。這給天津港集團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政策紅利—天津港現有陸域面積約130平方公里,天津港集團擁有港區內的大部分土地。
中國港口協會副秘書長杜麟棟對時代周報記者介紹,除了原有港區土地外,天津港東疆島由天津港填海圍墾出來,這塊30平方公里的人工半島本應該是政府回收,但是天津市為了促進天津港的發展,把東疆島交給了天津港集團管理。
天津港集團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天津港(SH.600717)上市之初主要經營倉儲和運輸業務,后通過收購天津港集團旗下的資產不斷拓展業務,土地是其主要吸收的資產。
2008年4月,天津港集團向上市公司注入15家港口運營企業約41億元資產,其中前述的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位列其中,該公司擁有港內多處物流倉儲用地,而瑞海國際所在的地塊,也是由愛蘭德向其購買。
“大多數物流公司都向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租地。”天津港區內某物流公司的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
土地的出讓和租賃給天津港帶來了大量私人堆場,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港區貨物的管理混亂。
天津港集團業務部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承認無法獲知港區內堆場貨物的所有信息:“貨物裝進集裝箱后進入各個私人堆場和倉庫,我們事先肯定不知道里面裝的是什么,只有在裝船時才能看到報貨單。”
天津港集團還熱衷于吸引危化企業入駐,并與他們合作。已被控制的瑞海國際實際控制人于學偉曾任天津港中化危險品物流有限公司(下稱“中化物流”)董事。根據中化物流工商檔案顯示的內容,天津港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天津港物流發展有限公司出資4000萬元,持有中化物流40%的股份,中化天津有限公司持股60%。此外,天津港集團旗下子公司還與中化集團旗下子公司合資組建了中化天津港石化倉儲有限公司。
除了與中化集團保持密切聯系之外,天津港集團與中海油、神華集團、中鐵均建立了合資企業。
“實際上,天津港負責填海造地等公共工程,然后再以土地入股這些企業,天津港也派人出任董事,天津港集團和中海油的兩個項目就是如此。”化工行業資深研究員曲睿晶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風暴尚未平息,但改變已經到來。
8月19日的爆炸事故發布會上,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在發布會上表示,“濱海新區的化工企業將集中到離濱海新區中心區25公里的南港化工區”。
南港化工區由天津市和濱海新區早在2008年開始規劃,2009年投入建設。“此前,因為搬遷成本等因素南港化工區推進緩慢,這次事故之后,變化很快會到來。”曲睿晶說。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