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時尚集團總裁蘇芒先后出現在京東商城及天貓的秋冬時裝發布秀的現場,并且與兩家企業都達成了合作。作為中國的“時尚女魔頭”,蘇芒出席時裝秀算得上是家常便飯。但出席電商平臺的時裝秀意味著電商與時尚正在發生化學反應。
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似乎都希望借助時尚集團的力量打造屬于自己的時尚生態。這意味著,電商企業至少在服裝類目上開始從價格策略轉向價值策略,時尚化的方向至少可以走出價格戰的泥沼。不過,時尚生態看上去很美,整合供應鏈卻并不是容易的事。牽手時尚集團一周之內,時尚集團總裁蘇芒出現在兩家電商企業的時裝秀上。
8月18日,京東在京舉辦了秋冬時尚發布會。除了京東平臺上品牌服飾的走秀之外,京東宣布與時尚集團旗下《時尚芭莎》展開深度合作,通過引入時尚領域的知名設計師、品牌等資源,以及整合雙方在時尚流行趨勢、用戶喜好變化等方面的數據,共同為用戶創造更時尚的網絡購物體驗。同時,依托京東的大數據平臺,《時尚芭莎》將利用自身時尚專業能力,與京東一起分析并聯合發布互聯網時尚趨勢數據,深度挖掘、研究用戶需求,展現時尚脈絡和潮流趨勢,從而為用戶打造更加時尚的購物平臺。8月23日,天貓的秋冬服裝發布會也在北京舉行。
與京東的時尚發布會相同的是,雙方都邀請了名星站臺,與時尚集團合作。不過,天貓的時尚秀更強調移動元素。每一個品牌在模特出場走秀時,大屏幕上都會出現這個品牌的二維碼,觀眾可以掃碼,并且可以邊看邊買。
實際上,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早已經邁開時尚化的步伐,今年1月,京東就推出了“尚京東”頻道,而天貓也在年初的戰略中將時尚化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方向。不過,時尚化并不是有平臺,有用戶,有數據就可以解決的。時尚本身就是個小眾人群引領大眾人群的事。
電商網站無論在頁面設計上如何向時尚去靠攏,如果平臺上的品牌及產品就是互聯網上那些同質化的以價格競爭取勝的品牌和產品,時尚化就是天方夜譚。與時尚集團合作,能夠彌補這一短板。天貓時尚負責人應宏的話頗有代表性,“天貓時尚化要想落地,就要用平臺化的方式去做,要做一個時尚生態圈,在時尚生態圈里,要有幾個核心的伙伴——時尚品牌、時尚機構、時尚媒體、時尚達人。
時尚集團是時尚媒體機構,也掌握著時尚生態圈里的重要的資源。”應宏認為,要想按照時尚生態圈的思路來做,首先應服務好現有的天貓的品牌商家,幫助他們時尚化。這就需要為這些商家提供一整套時尚化的解決方案。在時尚化的解決方案中,需要品牌包裝、新品大片拍攝、時尚秀等,這些品牌沒有能力,天貓聯合專業的團隊做。“對整個業務端,希望給商家或者消費者,商品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以前,天貓主要銷售的是熱銷款和特賣款,現在目標是全生命周期,服飾類目銷售的前期、中期、后期都去滿足。”應宏指出,價格戰已經過去了,目前淘系也在協同和打通,比如品牌的新品首發會放在天貓上,而打折貨會放在聚劃算等。打造設計師平臺“從貨架到櫥窗,從商品到內容,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應宏指出,與時尚媒體的合作,可以將天貓上的產品變成內容。另外,天貓接下來將會整合國內外的設計師進行合作。
在京東與《時尚芭莎》的合作啟動儀式上,設計師王培沂、張馳、吉承、張帥、Tanya、PeterLau作為特約設計師出席現場,并表示未來將深入參與到京東與《時尚芭莎》的合作中,共同為用戶創造設計更多真正適合他們需求的設計產品。同時,包括這六位師在內的眾多知名設計師品牌,也將隨著“時尚芭莎旗艦店”共同入駐京東,將為用戶帶來他們設計的服裝產品。
對于整合設計師資源,京東服飾類目負責人劉宏表示,京東希望將時尚做得更落地,讓時尚更貼近大眾消費者。目前,京東開啟了設計師頻道,希望設計師在設計師頻道開店。但是很多設計師可能不是商人,很難用商業的方式去運營自己的店鋪,《時尚芭莎》在這里扮演的是第三方的角色,它會組織起這些設計師們,給他們提供一些后臺運營的電商能力,把從設計師處收的設計和成衣通過預約形式、或者是設計成品形式進行發布。
在未來的合作跟設計師方面也是多元的,也可以是單獨的設計師開店鋪,也可以依托于某個第三方的平臺來整合幾個設計師的作品,集合式地在京東設計師頻道開店經營。而應宏也透露,天貓將發布一個重要的設計師合作計劃。在這方面天貓很早就開始摸索,將為設計師不斷創造機會。供應鏈才是關鍵按照劉宏的設想,設計師的作品不是像品牌一樣進行批量的生產。由于京東有很多高端的客層,設計師的嘗試是為了客戶提供更加多元化且風格化的服裝選擇。
目前,O2O的方式也被廣為應用,技術的手段和設計師的配合應該是沒有問題,不排除日后京東涉足服裝高級定制服務。真正的時尚是個性化的,時尚人士的大忌就是與別人撞衫。而將設計師與用戶直接對接,似乎是個不錯的思路。實際上,通過互聯網的手段,整合設計師資源,協同制造端,這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玩法。實際運作起來卻有著諸多困難。天貓平臺曾經出現過的D2C的設計師店鋪,其方式就是整合設計師的設計資源,每一款服裝的設計稿都會展現給用戶。當用戶的下單量達到一定的數量,產品再送去工廠打版制造,然后送到用戶手中。
這種模式看上去可以縮短供應鏈,實際上卻并沒有順利地運營下去。服裝和生產流程是設計——打版——生產,設計師的作品要最好地呈現出來需要良好的打版師,打版之后還需要修正,只有設計稿對接工廠無法保證服裝的品質。另外,這種設計師到用戶的做法需要用戶等待更長的時間。這往往使得用戶體驗很差。最重要的是,設計師作品沒有達到一定數量級,很難找到好的工廠進行生產,質量便難以保證。
也有B2C企業嘗試整合設計師,并聘用高級的打版師解決打版的問題。但獨立B2C的流量又成為一個瓶頸。用戶量的缺失很難使這樣的B2C平臺成長起來。應宏指出,時尚生態鏈的事,天貓很早就開始摸索。前幾年在摸索的過程中,整個產業鏈的環節和能力還無法達到完美協同,未來一兩年,產業鏈的協同能力會越來越強。不過,無論對于京東還是天貓,要想真正打造時尚生態鏈,必須通過平臺之力解決供應鏈的問題。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