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順豐嘿客10億買到四教訓?前高管說它挖了三大坑

發布時間:2015-09-07 10:24:41 深圳熱線

 

前段時間,一篇名叫《嘿客交了10億學費,換來四個教訓》的文章引爆了朋友圈。一年多前,順豐嘿客還被認為是真正意義上的O2O范本,但此時卻已被當成失敗案例來敲打O2O創業者。
  “糾結”的順豐嘿客主打經營食品生鮮、糧油、母嬰玩具、家居日用品、數碼電器等商品。顧客可以通過上網或嘿客門店下單,選擇將商品寄到家中或所在社區附近的嘿客店中自提,并通過微信、支付寶、網銀、門店現金等方式完成支付。所有商品均由順豐速運提供配送服務。但是,嘿客“快遞收發站+社區便利店+線下體驗店”三位一體定位的理想挺動感,但現實是卻有點“凍感”。
  消費不升級用戶覺得麻煩
  第一:O2O的本質是消費升級,而不是線上線下簡單相加。順豐作為流通領域相對品質的代表希望自營站點。但自營站點成本較高,那么怎樣在保證自營的同時沖抵站點開設的成本?既然便利店可以做快遞的代收代發,作為到家的最后100m,順豐是否可以考慮反向兼作便利店呢?
  但兼作的便利會受限于店面空間和不同的營運體系,配送站點是無法做成一個嚴格意義上的便利店的。不過,我們不是有順豐優選么?可以把它作為品牌展示的線下店,這樣就沒有了SKU和便利店營運管理的問題了。于是,順豐嘿客就有“快遞收發站+社區便利店+線下體驗店”三位一體的定位。
  想法是好的,線上與線下相互導流,從選單、支付、到貨也形成了閉環,但用戶感受卻并不好。其一,作為快遞收發站,順豐快遞大多上門,做一個社區收發站,成本根本支撐不了;其二,作為社區便利店,我要袋鹽,你只有圖片。我買瓶醬油,你也只有圖片,你下了單,統統只能回家等候。所以,便利店兼作收發可,反向收發站兼作便利難;其三,線下體驗店更是有點空中樓閣,退一萬步講,我即便想在你的試衣間試衣服,體驗一把,但有那么多SKU供選擇么?順豐嘿客的三位一體并沒有實現一個良好的互動,反而讓用戶覺得不知所云,商業邏輯背離了用戶邏輯,再合理的推理也是無益。
  第二:O2O的核心價值是便利,而不是給用戶添麻煩。順豐嘿客的場景邏輯是這樣的:你在下班之前或者廣場舞之前路過順豐嘿客,到里面收發一下今天的包裹,順便交下水電煤氣費等,然后再在一個大屏幕上挑選一些家里可能需要的東西,下單支付,然后你就該干啥干啥去。但嘿客設置的場景邏輯真是那么必要么?
  O2O對于用戶的核心價值在于:獲取更為優質優價的產品和服務、進一步解放自己。反過來看順豐嘿客,作為用戶來看,首先你的東西并不便宜(用戶的直觀感受);其次,簡直是給我添麻煩。作為收發站,我以前的快遞收發都是上門,現在要到店,麻煩。
  第三:O2O的出發點是挖掘年輕用戶群體的新需求,而不是把老年人變成互聯網用戶。順豐嘿客的智能設備有很多專門給老年人準備的,但真要老年人去買個只有圖片的東西,教育成本很高。順豐嘿客的社區戰略有考慮在老年人身上。確實老年人有待挖掘的市場,但絕不是嘿客這種形式。所以,O2O的出發點是挖掘年輕用戶群體的新需求,而不是把老年人變成互聯網用戶。
  第四:O2O的落點應該是效率的提升,而不是成本的驅動。O2O對于用戶來說有兩個目的:優化購買成本,提升體驗效率。對于運營者來說也只有兩個目的:降成本、提效率。判斷O2O項目是不是偽需求、靠不靠譜。O2O平臺作為交易的連接方,效率和成本都不能兼顧的情況下,靠成本驅動,靠補貼取勝,這不能算是一門生意。順豐嘿客也存在這個問題。
  2014年5月18日起上線不到一年,順豐嘿客的數量就號稱2000多家門店。嘿店店面面積一般不超過50平米,多半位于城市或社區的相對臨街地段,所以租金不會太便宜。再加上順豐要求統一高規格的人裝修布置,以及專職員工等,一家嘿店開業需要投入資金大概在20-30萬元之間。
  不說整個順豐體系能否支撐,就說單店,靠收發快遞以及稀稀拉拉的零售,能盈利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者,按照順豐官方給出的近3000家門店的數量,假如按30萬的投入,順豐嘿客此一舉就耗資近10億。
  新瓶子用舊酒做O2O員工很憂傷
  今年5月,順豐把所有與用戶相關業務整合起來,隸屬于商業事業部的嘿客、其他事業部的海淘網和順豐優選合并為商業事業群,并主打生鮮冷鏈的全新戰略。嘿客改名為順豐家,冷鏈運輸是順豐的既有優勢,規定每家順豐家生鮮產品占比達到40%。
  順豐前高管爆料,3000家嘿客門店改名凸顯順豐未形成統一的方向,順豐嘿客存在3個大坑。
  大坑1:用傳統物流的方式做O2O
  順豐成立23年,員工大概有40多萬。在傳統的物流領域順豐絕對是產品殺手,但在嘿客這個O2O產品上,順豐體制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內部管理、匯報機制、崗位設置、kpi考核仍沿用過去模式。
  順豐前高管爆料稱:以管理為例,商業事業部負責人管理1萬人,是王衛認可的老順豐人,管理模式仍是從上至下,管理風格極其嚴格和細致,員工每天收到各種內部郵件,除了杜絕不良行為、流程規范化,而且積極落實責任制。比如,要求快遞員必須在一小時內上門收件,否則追究責任,表現出色則獲得高提成。
  不為外界所知的是,順豐成立一家名為“順豐科技”的獨立互聯網公司,重點向嘿客提供技術支持。令人無奈的是,嘿客項目推進需要跨公司跨部門溝通,有想法的同事想改進產品體驗,需要經歷復雜的流程,導致項目實施效率極低,與互聯網公司高效的工作方式形成鮮明對比,等產品迭代上線后市場早已變天。
  過去順豐的成功經驗正成為現在轉型的阻礙,比如,順豐強調論資排輩,從整體順豐體系來看,5年以下資歷無法調動任何資源,大力發展嘿客必須刷臉,否則寸步難行。
  大坑2:只懂kpi,不懂用戶
  順豐前高管認為,順豐上至管理層,下至普通員工,大多數不懂O2O玩法,導致無法聚焦核心業務,戰略變來變去。為了完成kpi,比如展品銷售目標,嘿客不得不與主營快遞業務掛鉤,比如考核某城市本月商品銷售情況,嘿客通常會找順豐速運城市負責人商討捆綁銷售商品,區域快遞員被迫幫助嘿客推銷商品,經常出現內部員工購買生活用品的情況。
  順豐體制的原因導致嘿客沒有做到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導向變成kpi導向,很多展品銷量由內部貢獻。盡管順豐速運以快狠準聞名業內,但嘿客O2O體驗非常差,成為一項明顯的短板。
  大坑3:人才短板,嚴重缺乏互聯網基因
  過去順豐物流出身的領導對互聯網知之甚少,對電商沒有概念,更別提最新的O2O,他們完全不懂新媒體營銷,對O2O也是一知半解。
  其實,嘿客招了不少互聯網人才,但是加盟后也待不長,因為完全沒有發揮的余地。去年3月易迅賣身京東后,嘿客從易迅挖來一批人,高管年薪開出80萬,并享受各種優質待遇,結果沒過多久紛紛離職,根本原因是他們沒有充分的決策權,必須遵守各項kpi考核。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