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論文薈萃 > 正文

大數據和現代商貿物流助力特色農業

發布時間:2015-11-04 11:08:00 新華炫聞

10月26日上午8點,從貴州都勻運來的20噸茄子剛剛停放在廣州江南果菜批發市場337號檔口,就被早早等候在此的商家一搶而空。這是貴州都勻良畝道芬合作社種植的長豐三號長茄,因為新鮮、賣樣好、口感佳,深受廣州市民喜愛。

遠在千里之外的都勻良畝道芬合作社,每天有上百個工人在基地里采摘、分級、包裝。目前,合作社運到廣州市場的蔬菜已達2400噸,銷售額672萬元。

2013年,合作社與廣州海特果菜公司聯手,流轉土地1000畝,種植茄子、西紅柿等品種。公司的加盟,讓基地種上了適銷對路的新品種,用上了種植新技術,新鮮蔬菜從黔南的田間地頭直通羊城餐桌,給當地群眾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

在黔南,一輛輛南下北上滿載新鮮“山貨”的車流,不僅成就了山區農民的致富神話,黔南人打造“泛珠三角”菜籃子、果盤子也變成了現實。

特色農業代言黔南生態

10月10日,貴定黔夢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瞿繼勇帶著公司生產的娃娃魚面條,來到了遙遠繁華的德國科隆參加食品博覽會。讓瞿繼勇想不到的是,這個來自中國原生態山區的美味深受德國市民的青睞,40多斤娃娃魚面條在不到三天的時間里就被搶購一空,換來了公司第一筆1000多歐元的外匯收入。

其實,瞿繼勇賣給老外的,是黔南青山綠水的生態環境概念。

生態是黔南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優勢。黔南地處貴州高原與廣西丘陵過渡地帶,這里陽光明媚、碧水藍天、空氣清新,綿延山巒的原始森林,為黔南搭建起一座天然的綠色篷帳。相比許多地方因經濟發展而導致的環境污染,黔南良好的生態成為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的最大優勢。

近年來,黔南秉承生態產業點綠成金的理念,突破了“天無三日情、地無三里平、人無三分銀”的千年魔咒,以市場引導生產。通過結構調整,大力引進和運用新科技、新技術、新品種,在南方裸地和北方大棚青黃不接時,巧用“天無三日晴”的“熱、溫、寒”氣候,種植高原時令果蔬,打種植時間差,使“不沿邊、不沿海”的黔南,成為四通八達的物流中心,都勻毛尖、羅甸火龍果、荔波樟江蜜柚、貴定大鯢、長順高鈣蘋果和綠殼雞蛋、惠水牛肉干、福泉金谷福梨等一大批打上黔南符號的特色農產品,成功走上了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地市民的餐桌,甚至遠銷東南亞和歐州市場,封閉的山地農業逐漸步入外向型經濟發展的軌道。

因為產地氣候、生態、水和土壤等特色優勢的限制,黔南的農特產品在其它地方具有“不可復制性”。而這種“唯一性”,不僅彰顯了黔南生態農業的特色,也讓黔南農特產品在市場上搶占了先機和優勢。

在羅甸,郎當種養專業合作社與北京和源天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讓羅甸火龍果直飛北京、上海、南京、廣州、深圳、天津等大城市,進入當地水果高端市場,產品供不應求。合作社周邊果農的火龍果也搭乘上這趟銷售快車。目前,郎當合作社已銷售火龍果10萬公斤,帶動當地果農銷售2萬多公斤。

用生態農業助推生態文明,是黔南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黔南也因此成了大贏家,在將喀斯特山區變得日漸山青水秀的同時,大把大把的鈔票也飛進了大山。這種“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促進了黔南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建設基地規模化、設施現代化、種養標準化、服務專業化和生產集約化。

山區扶貧的“黔南答卷”

龍里縣抓住實施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復建設等林業生態工程,整合捆綁財政、扶貧、農林、水利、交通等部門項目資金,在荒山荒地上發動農民種植刺梨,形成了連綿10余里的刺梨基地,被國家林業局授予“中國剌梨之鄉”。刺梨基地引來了加工企業,帶動了鄉村旅游,成為黔南“接二連三”的產業示范。如今,龍里縣生產的刺梨濃縮汁、刺梨茶等系列產品暢銷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

在長順縣鼓揚鎮鼓揚村,養殖大戶黃如秀的2000多羽綠殼蛋雞遍及村邊的山頭。2007年黃如秀得到產業化扶貧資金貸款8萬元從事養殖業,兩年后,年純收入6萬元,3年就還清了貸款。如今,年純收入10多萬元。

近年來,黔南通過大力實施產業化扶貧,集中力量、集中投入,重點打造生態畜牧、蔬菜、核桃、油茶、中藥材、鄉村旅游、特種養殖等特色產業。通過培育產業,引進龍頭企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加快了農民脫貧步伐,提升了產業發展水平,產業化扶貧項目的實施,圓了山區農民的致富夢想,也讓黔南擁有了一張張鮮亮的產業名片,交出了一份富有黔南山區特色的產業化扶貧答卷,推動了黔南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的快速發展。

在精準扶貧中,黔南繼續圍繞十大扶貧產業,確保每個貧困村有1至2個特色優勢產業,確保扶貧產業覆蓋80%以上的貧困人口,實現了“鄉有主導產業、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項目”的目標。目前,黔南正在探索財政扶貧資金有償使用、滾動發展、多元投入機制,充分發揮財政扶貧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信貸資金,采取貼息貼保的方式,大力發展特色種養業,以解決扶貧資金投入與扶貧攻堅需要的矛盾,達到小錢融大、死錢盤活的目的。

宣傳推介引領山貨出山

近段時間以來,黔南梅淵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鈺海忙得團團轉,與廣州花蝶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營銷合作協議后,公司正全力以赴組織都勻毛尖茶發往廣州,首批貨源就有1000公斤。

何鈺海說,和花蝶谷的結緣,得益于梅淵在“都勻毛尖號”動車專列上的品牌宣傳。

去年12月26日,貴廣高鐵正式開通運行,有一列被冠名為“都勻毛尖號”的專列,而梅淵公司取得了“都勻毛尖號”整列車組的相關廣告位發布權。往返于黔粵間的乘客,只要坐上“都勻毛尖號”動車專列,就可以品嘗到梅淵牌都勻毛尖茶。

9月22日,廣州花蝶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老總張東曉受邀到黔南參加都勻毛尖百年品牌推介會,乘上貴廣高鐵后才發現,自己坐上的正是“都勻毛尖號”專列,“梅淵”這個充滿詩意的名字,在那一刻牢牢地印在了他的腦海中。到了都勻之后,他專程到梅淵公司基地和生產車間考察。經過多方考察調研對比,張東曉作出了與梅淵合作的決定,并當即簽訂了都勻毛尖茶、都勻紅茶的營銷合作協議,利用自己的營銷渠道,將都勻毛尖茶銷往全國上千家酒店,并進入廣州地區賣場和作為旅游產品銷售。

都勻毛尖茶1915年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198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2010年入選中國世博十大名茶。都勻毛尖茶產業是黔南重點打造的生態產業。為了讓都勻毛尖出山,黔南堅持以規模為基礎構筑品牌、以質量為生命塑造品牌、以營銷為手段宣傳品牌、以管理為關鍵維護品牌、以文化為靈魂做強品牌,著力打造都勻毛尖茶產業,這也是黔南把生態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競爭優勢的重要舉措。2015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結果顯示,都勻毛尖的區域公共品牌價值已達20.71億元,被評為中國“最具品牌發展力”的產品,是貴州省唯一入選中國前20強的茶葉品牌。

近幾年來,黔南利用廣州對口幫扶機遇,多次赴廣州開展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和農林產業招商引資活動,大力宣傳推介黔南優質農產品,讓廣州市民嘗到了來自“地球腰帶上的綠寶石”的正宗山貨,兩地經濟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

為了讓山貨抱團出山,黔南組織都勻毛尖、羅甸火龍果、樟江蜜柚、綠殼雞蛋等特色農產品多次出現在北京、上海、深圳、吉林、石家莊等大城市的各類農產品展銷會上,高頻率的宣傳推介,讓打上黔南原生態符號的山貨聲名遠播。

大數據推動“山貨進城”

黔南擁有獨特的區位和水、陸、空立體交通優勢,特別是滬昆高鐵、貴廣高鐵的開通運行,打通了黔南連通西南、西北與華南、嶺南的大動脈,為黔南融入“一帶一路”提供了良好條件。

有了便捷的交通區位,有了綠色生態的“山貨”,加之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現代商貿物流正在黔南興起,有力推動了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快速發展。

近年來,黔南州加強大型市場的規劃建設和布局,規劃建設一批以特色農業、汽貿、商貿、糧油、建材及電子商務等為主的大型特色商貿城和物流園。龍里縣總投資32.76億元的貴州雙龍物流商貿城正在加緊建設、貴定昌明國際陸港及800萬噸鐵路貨運物流園即將開工、貴州最大的五金機電商貿物流集散中心在長順開業、都勻市成功申報成為“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黔南商貿物流高地已初具雛形,商貿物流業的興起,為黔南山貨出山創造了便利條件。

黔南農特產品不僅線下銷得火熱,線上也賣得熱鬧。

打開淘寶荔波館,樟江河香辣野魚仔、荔波精品水果、糯米脆、布依族土花布、鄧記風豬、水族長壽茶、青梅酒等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產品琳瑯滿目。經過浙江大學荔波創業團隊半年多的悉心運營,荔波淘寶館已經在淘寶網上小有名氣,各類極具黔南民族特色的商品銷量也是“噌噌上漲”。

目前,該團隊正與黔南供銷系統共同搭建網上供銷社平臺,實施電子商務進千村萬家工程,服務數百萬農戶,幫助他們買到優質價廉的農業生產資料,實現農業技術服務、農產品購銷、農業網上技術培訓資源共享。

長順縣積極探索農業產業的電子商務之路,開發了長順農特產品條形碼和第二代可視溯源系統,成功策劃了“品長順”品牌,建成第三代農特產品防偽查詢質量追溯平臺,引進貴州美酒商城,建立了電子商務的線上線下銷售模式。僅2014年,長順縣綠殼雞蛋、高鈣蘋果、紫王葡萄、優質核桃這“四寶”的線上線下銷售額就達到了13億元。目前,長順東西合作農特產品集散中心村郵樂購電商平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黔南,電子商務的興起,快速培育了一批以大學畢業生、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青年等為重點的農村電子商務創業帶頭人,全州各地正在加快促進“網貨下鄉”和“山貨進城”的雙向流通,完善基層網點功能,解決農村電商“網貨下鄉”最后一公里和“山貨進城”最先一公里的問題,建立覆蓋全州各縣(市)的電子商務市場體系。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