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案例 > 正文

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倉儲智能化管理

發布時間:2016-01-15 10:11:02 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一、公司簡介

江蘇飛力達國際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4月,注冊資本為1.62471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昆山,同時在上海、南京、蘇州、吳江、無錫、寧波、重慶、成都、深圳、香港等地都設有分支機構。公司已于2011年7月6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300240。目前公司擁有員工2900余人,總資產為15.96億元。

公司旗下同名子品牌“飛力達”,是一個專注于IT產業相關硬件設備和零部件的進出口通關、貨運代理、運輸配送、倉儲服務、流通加工、產品配送、組裝出貨等一體化物流解決方案設計和執行的專業品牌。同時,公司深耕于物流服務行業其他業務品牌的長足發展,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公司主營業務為設計并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管理解決方案,由綜合物流服務和基礎物流服務構成。綜合物流服務主要包括VMI、DC、備品備件管理、重工、貼標以及EDI信息交換等業務,VMI與DC業務作為現代物流服務的核心環節和高端領域,是本公司目前重點拓展的業務;基礎物流服務作為綜合物流服務必要的支持和保障,主要包括貨運代理、國內運輸以及相關延伸增值服務,其中,打造國際貨運代理業務中的精品航線有利于保持和提升基礎物流服務整體競爭力,是基礎物流服務重點拓展的業務。

公司長期為宏碁、聯想、華碩、索尼、仁寶、緯創資通、昌碩、偉創力、AMD、希捷、日立、LGD等知名品牌商、制造商和供應商提供專業化、系統化、一體化的現代綜合物流服務,與客戶形成了良好的業務合作關系。

根據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組織的排名,我司位列2013年度中國國際貨代物流百強第31名、2013年度中國國際貨代物流空運50強第33名、2013年度中國國際貨代物流倉儲20強第4名、2013年度中國貨代物流民營50強第10名。2013年被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授予5A級物流企業。2013年被評為高新技術企業。

2014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7.42億元,營業利潤5526.14萬元,利潤總額6677.06萬元,凈利潤4672.42萬元。

2015年公司將會注重(1)挖掘客戶需求,培育和開發新客戶,并加大對通訊、汽車零部件、電商、精密儀器等新行業的開發力度;(2)加大事業部、職能部門對各分支的支持力度,協助分支開拓當地市場和業務,提升分支的盈利能力;(3)加強公司核心業務的網點建設與資源整合力度,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4)公司還將探索發展新模式,加強投資并購力度與管理,集合公司發展需要,積極開發和儲備投資項目。

作為專注于IT制造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的現代物流服務商,公司以綜合物流服務為核心,以物流資訊技術為支撐,以高端客戶體系為依托,整合各種物流資源,傾力打造專業化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立志成為國內IT制造業最專業的現代物流服務商,并通過為國內IT制造業提供更加優良的物流環境,提升中國在全球IT制造業領域的綜合競爭力。

二、智能化管理項目介紹

2.1.項目背景

基于集團精益化運營的戰略需求,高層領導提出對目前倉儲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設備創新,進而達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在2013年上旬,高層領導授權成立項目組(由飛倉中高層領導、業務三部、運營管理部、信息管理中心部分骨干人員組成,運營管理部主導),對飛倉Asus備件庫操作模式進行研究與分析,同時對同行業標桿倉庫進行參觀與學習,擬定散貨模式的倉儲智能化管理方案,重點在業務流程、物流裝備、系統上進行優化與創新,通過開發、測試、試運行、正式投入上線。

2.2.項目目標

? 借助此項目,使飛力成為倉庫管理專家:業務流程運作有序與可控;人力與設備等資源配置精益化;任務自動分配與管理;實現績效數據系統自動采集;現場管理精細化與透明化 。借助此項目,更好服務好客戶,增強與客戶的粘性:品質提升;時效提升;客戶滿意度提升 。

1) 作業有序、可控:

任務自動化分配,看板管理(前段/后臺),監管預警機制

2) 倉儲流程優化:

收貨流程優化 出貨流程優化

3) 品質、效率提升

RF等手持終端操作效率提升,智能化設備導入,人員作業效率跟蹤及評估

4) 績效數據采集便捷化

關鍵環節績效數據自動采集,管理分析報表的展現

2.3.項目主要工作內容

? 倉儲管理系統創新。實現系統自動任務分配管理、RF手持終端及電腦操作界面優化、關鍵環節的績效數據自動采集、電子看板等。

? 物流裝備創新。引入自動流水線 、移動揀貨車、便捷式打印機等。

 

三、信息化實施前存在的問題

3.1.RF手持終端界面操作復雜,且無很好的異常提醒機制

? RF操作界面需要多步進行作業,而且員工依據個人習慣選擇標準收貨或飛力簡化模式進行作業,模式不統一

? RF操作異常提醒機制匱乏

3.2.關鍵環節的績效節點記錄不全

? 目前系統只記錄部分環節的績效數據

? 員工績效考核無數據源

? 手工記錄績效數據可能出錯

? 數據錄入時間長

3.3.收貨與出貨時效未很好的關聯

? 收貨上架時人為尋找儲位,未考量到出貨時的效率

? 收貨信息采集及流通加工(貼標等)未完全支持出貨時效,或者沒有支持

? 收貨和出貨流程斷層

3.4.倉庫作業數據未實時展現(缺少看板管理)

? 目前需要從系統后臺導出數據,進行事后管理

? 現場缺少人員、訂單的狀態記錄

? 現場無作業時效的記錄

? 現場無異常預警的記錄

3.5.打印標簽及貼標復雜

? 標簽打印工序作業過于復雜,且在不同界面作業;單個料號列印標簽時間記錄不全

? 標簽數據采集手工化

? 列標貼標關聯性不夠

? 人員貼標時需要尋找標簽對應的貨物,耗時長且人員易產生疲勞感

3.6.作業模式缺乏彈性

? 一個單據只能一個收貨人員進行作業

? 若收貨明細行很多,影響收貨的效率

? 紙張作業模式居多,存在浪費

3.7.無任務自動分配機制

? 目前收貨任務,僅靠主管或領班人為派發

? 系統不支持自動分配

3.8.自動化設備及技術應用匱乏

? 大部分作業模式,使用自動化工具單一

? 新型工具欠缺,比如:彈性工作臺、流水線、車載設備、移動便攜臺車

四、信息化方案推進

4.1.項目整體解決方案

倉儲管理系統升級優化/硬件改造創新:

 

4.1.1系統升級與優化分析

1、操作可行性

1) 需求方案與用戶檢討20次左右,歷時4個月,最終達成共識

2) 方案重要模塊包括 :任務分配管理、流通加工/包裝、RF作業、電子看板等

3) 友好的作業界面。無論RF和電腦界面,操作在一個界面上作業,無需頻繁切換。

4) 操作任務系統自動分配、流程環節的績效數據自動采集、現場管理透明度強,可以監控預警(電子看板)、物流動線順暢及減少物料搬運和人員行走距離。

2、技術可行性

1) 華南板卡業務已成功實施WMS10.2,開發團隊對WMS10.2熟知專業度可以滿足系統升級與優化

2) WMS9.02需求轉移明確,部分已成功模擬切換

3) 智能化新需求也與開發單位檢討8次左右,最終達成共識

4) 開發團隊經驗豐富,其他項目已成功對Infor WMS進行優化升級

3、經濟可行性

1)WMS本身升級及關聯接口開發屬于開發團隊實現。

2)電子看板外部供應商開發。經過嚴格選型招標進行。

4.1.2硬件改造與創新分析

1、操作可行性

硬件方案與供應商、用戶檢討15次左右,歷時3個月,最終達成共識。

2、技術可行性

供應商---北京伍強科技有限公司

? 專業的物流系統集成商,專門提供倉儲物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截止2012年底,公司累積實施物流項目150項,其中涉及醫藥、服裝、圖書、零售、B2C、機械、電子、金融、三方物流等行業

? 全程參與自動化需求調研、分析,可以給項目提供建設性建議

? 硬件設備采用業界標準及領先產品

? WCS系統自主研發,有與Infor WMS對接實施經驗,并擁有自主著作權證書

? 團隊知識轉移(機械設備、控制和監控系統等),對關鍵用戶進行培訓、考試

? 供應商提供備品備件(電動輥筒、多楔帶)及易損易耗品(微動馬達和光電開關)服務

3、經濟可行性:

供應商給出了合理的報價,相比其他供應商而言價格優惠了不少。

我司團隊有自主研發的能力,節約了一大筆資金。

 

4.2.收出貨新流程

1. 收貨流程

 

重點說明:

? 車輛進出大門、碼頭進行系統登記管理,調度進出車輛資源,同時有效管控碼頭。

? 系統采集收貨單據績效數據。如:人員、托數、箱數、分料數、體積、異常量、開始時間、結束時間等。

? 導入載具ID進行收貨,方便任務上架。

? 單板和批量上架相結合。

? 電子看板實施展現各個環節待處理、處理中、已完成的訂單數據,進行監控預警。

2. 出貨流程

 

重點說明:

? 出貨訂單進行波次管理,自動分配、發放揀貨任務。

? 分區域無紙化揀貨、實時獲取與執行任務、標簽實時打印。

? OQC流水線上作業,減少搬運、人為登記的時間、出錯率。

? 流利式貨架及電子標簽系統進行快速集單。

? 包裝流水線上作業,減少搬運、人為登記的時間、出錯率;包裝、稱重、打印標簽一體化;自動打帶。

? 系統采集出貨單據績效數據。如:人員、Item數、儲位數、包裝箱數、重量、長、寬、高、標簽數、流通加工數據、開始時間、結束時間等。

? 電子看板實施展現各個環節待處理、處理中、已完成的訂單數據,進行監控預警。

4.3.重點成果展示

1. 任務管理

 

? 倉庫人為派發任務?系統自動派發

? 避免倉庫人員挑選任務的問題

? 任務派發均衡性

? 任務主動式

2. RF手持終端

 

? 系統自動記錄作業環節績效數據

? RF作業步驟優化

? 異常預警

3. 電腦界面作業

 

? 取消人工登記績效數據

? 系統自動記錄作業環節績效數據

? 頁面優化

? 作業步驟優化,操作規范化

? 異常預警

4. 電子看板

 

? 現場管理透明化

? 目視化程度提升

? 實時監控人員、訂單、設備狀態并進行預警,做到事前管理

5. 自動化流水線

 

? OQC、一次集貨、包裝線上一體化作業

? 空間利用最大化

? 物流動線順暢

? 減少搬運、等待、人員行走距離

? 現場目視化水平提升

6. 其他配套輔助設備

 

? 作業便捷

? 工位功能集成一體化

? 快速執行打印任務

? 現場目視化水平提升 

五、效益分析

5.1.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企業研發能力和持續創新能力進一步增強

1.系統及業務流程創新:WMS系統進行優化及二次開發;RF手持終端進行優化創新;倉庫收貨、出貨流程優化重組;導入任務管理的作業模式;實時監控現場人員和訂單的狀況 。

2.新物流裝備和技術的創新:導入自動化流水線,提高作業效率;引入AGV無人搬運車;導入電子標簽管理的作業模式;導入便攜式臺車和移動設備。

(二)企業經濟效益顯著,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倉庫智能化管理項目可以提升倉庫的作業效率,有效管控現場,提升倉庫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也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更好的服務好客服;建立標準示范倉庫,能夠吸引更多客戶。

(三)助力相關產業發展,社會效益進一步凸顯

傳統的倉儲作業模式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通過改進,倉庫智能化管理項目提升現代倉庫管理的水平,給行業帶來標桿效應。

5.2.項目總體效益分析

(一)項目實施成本(一次性,必產生)

 

(二)項目后期成本(重復5年,可能發生)

 

 

 

六、經驗與教訓

6.1、項目管理難度大

此項目組織范圍涉及多個部門;業務范圍涉及整個散貨模式。主要遇到以下問題:

? 各部門對需求理解不同導致目標不同。

? 各部門業務不同,很難實施標準化統一管理。

? 對考核指標的單一化,導致部門存在不同程度的權責沖突。

? 項目成員的變化導致重復工作。

6.2、項目實施困難

由于項目為創新型項目,對項目成員素質、執行力要求較高,由于目前公司考核體系的不健全,導致相關項目成員存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而項目經理在公司內的行政層級較低導致項目經理的權力圈相對較小,只能依據項目經理個人能力素質影響項目實施進展。

6.3、項目風險管控難度大

風險1:智能化項目涉及系統創新和新技術及物流裝備創新,項目如何做到有效管控?

對策:明確里程碑任務和時間節點,指定相應責任人,定期檢視進度和里程碑成果,實時更新計劃,并與各個責任人達成共識;公司高層給予項目充分支持,不定期檢查成果,及時糾偏。

風險2:智能化項目成員涉及眾多部門,在弱矩陣式的項目管理模式下,如何很好的管理項目團隊成員?

對策:項目成立后,項目經理同各個干系人,明確職責,并與其部門經理協調好項目辦公的時間,項目團隊成員必要時進行集中辦公,同時對項目組成員進行考核。 

七、項目推廣意義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普通倉儲已經難以滿足社會對物流服務的需要,倉儲智能化已經逐步融入到物流行業的發展之中。

該項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借助此項目,使飛力成為倉庫管理專家:業務流程運作有序、可控;人力、設備等資源配置精益化;系統以任務管理為驅動,匹配業務且高效;績效指標及數據合理、自動采集;管理精細化、透明化 。借助此項目,更好服務好客戶,增強與客戶的粘性:品質提升;時效提升;溝通回饋機制;客戶滿意度。

該項目可以建立備件庫模式的標桿,給行業帶來示范效應。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