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年,二手車行業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相關創業項目層出不窮,無論是從信息采集到買賣交易,還是從售后服務到增值產品,每一位創業者都希望借助互聯網手段,從根本上完善、規范二手車行業。
日前,網易科技專訪了車流網創始人程慶海。和其他二手車行業的創業者不太一樣的是,程慶海想用Uber模式搭建一個二手車物流平臺,以解決二手車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問題。
60億規模的市場與痛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二手車交易總量達到930萬臺。程慶海介紹,這930萬臺二手車中,大約有33%需要外遷,也就是賣往異地。而每臺車外遷的物流成本大約為2000元。930萬×33%×2000=61.38億。這意味著,二手車物流市場目前的規模已超過60億,而隨著二手車交易量逐年上升,這個市場還在繼續增長。
當然,就像二手車創業的其他方向一樣,二手車物流也不是從無到有的新行業。在過去,二手車商和個人車主的車輛運輸需求,往往由專業物流公司或者個人板車司機來滿足。對于車商、車主這樣的需求方來說,經常需要運輸單輛車輛,一方面價格貴、沒話語權,另一方面不及時、總是要等板車匯集起足夠多的需求才能運輸;而對物流公司和板車司機來說,市場需求分散、訂單獲取難,運輸成本高、板車返程的空車率高達40%。
能不能用Uber模式匹配二手車物流的托運方和承運方?這是程慶海思考的問題。
APP連接供求方
車流網成立于2015年年初,定位二手車物流服務平臺,希望用移動APP的方式,將碎片化的二手車托運需求和物流資源進行整合和對接,向二手車商及個人車主提供透明的運輸價格、專業保險、高效物流及跟蹤定位服務。
創始人程慶海出身二手車行業,此前在二手車信息平臺51汽車待過7年時間,主要負責市場和銷售方面的工作。因為積累了很多車商資源,并且發現了二手車物流行業的諸多痛點,程慶海才創辦車流網。車流網成立后不久便獲得了九合創投數百萬的種子輪融資,2015年12月又獲得了58趕集集團的天使融資。
程慶海告訴記者,目前車流網APP下載量約6000多,在APP下單的活躍車商已有300多家,每月訂單約為2000單,訂單主要集中在北京和成都。
車流網APP上線之初,為了讓更多的車商、車主、物流公司、板車司機了解和體驗產品,一直是以補貼的方式讓客戶使用。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和總結之后,使用車流網APP下單的二手車物流市場已經初見規模。
“我們的計劃是,年底做到收支平衡,車流網計劃取消補貼,對供求雙方只做象征性的費用收取,每臺車約200元”。程慶海表示,如果每個月的訂單量為5000單,就意味著100萬的收入,對于車流網這樣的成立不久的公司來說,覆蓋成本沒有問題
基礎服務的生存之道
物流是二手車產業鏈中的一項基礎服務。二手車交易的鏈條很長,一般的交易鏈條是C-4S店-拍賣平臺-車商1-車商2-C2,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兩件事,一件是物流,一件是金融。
“我們要做的就是為每一個環節提供物流和金融服務。二手車是一個可以多次交易的商品,每一次交易都可能在我們的物流體系中,所以通過物流我們可以做很多產品,比如供應鏈金融產品,甚至是交易。”程慶海說。
當然,在籌劃金融服務之前,車流網要先做好物流這一基礎服務。為了改善體驗,車流網在保險方面費了不少心思,與太平洋保險合作定制了平臺貨物險。這一保險與常規物流公司的責任險相比更有保障,大大降低了供求雙方的業務風險
而為了解決板車不能進城導致的最后10公里問題,車流網對接了代駕公司,可以實現門到門的服務,價格也更便宜。除了方便客戶外,代駕還可以作為車流網的一個贏利點。
車流網還在北京和成都建立自己的倉儲中心,作為中轉站,倉儲中心解決了取送車的時間問題,當然,把車輛交接環節掌握在自己手里,是為了減少風控問題,也是為下一步的金融產品做鋪墊。
“我是二手車行業出身的,看好二手車行業的長期發展,也想在二手車行業有更多作為。”程慶海說,創業是一件艱辛的事情,車流網的行業天花板比較明顯,但他相信小事情也能有大作為,“只要做好基礎服務,橫向、縱向都有切入機會。”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