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深圳人的朋友圈已經被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案刷屏了。案件曝光后,市民對違法犯罪行為憤怒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疑惑。那么,未經冷鏈的疫苗,會不會變成“毒疫苗”?不正確儲存或過期的疫苗究竟會有多大危害?
其實,我們不必像朋友圈傳的那樣恐慌。關于此次非法疫苗的影響,我們應該傾聽最專業、最科學的意見。對此,世衛組織是這樣說的:
疫苗不正確儲存或過期幾乎不會引起毒性反應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22日發布通報稱,已了解到中國近日的疫苗事件,世衛組織將等待調查結果的公布,時刻準備為中國衛生部門提供支持。
世衛組織通報指出,疫苗應該正確儲存和管理,否則將失去效力或降低效力。但必須注意的是,不正確儲存或過期的疫苗幾乎不會引起毒性反應,因此在本事件中,疫苗安全風險非常低。兒童面臨的風險在于缺乏對疾病的預防能力,這也是接種疫苗的目的。
通報說,世衛組織了解到中國擴大免疫規劃使用的疫苗是安全有效的,且通過接種疫苗已經消滅了脊髓灰質炎和新生兒破傷風,并使中國的疫苗可預防疾病處于較低的水平。世衛組織鼓勵中國的父母繼續通過常規的預防接種來保護兒童免受疫苗可預防疾病的傷害。
疫苗常識速讀
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案在朋友圈發酵刷屏,不少人因“疫苗之殤”之類的自媒體內容而產生恐慌,甚至對疫苗本身的科學性和安全性產生了懷疑。情緒化的表達外,關于疫苗的常識普及顯得尤為重要。
疫苗是什么
孩子出生后,父母都會帶著他們去打疫苗,但是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如何分類的?大多數人對此都是糊涂的。深圳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科主任醫師黃芳介紹,疫苗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的概念是指所有的免疫制劑,即包括用于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的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狹義的概念是《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中所規定的,疫苗是指為了預防、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流行,用于人體預防接種的疫苗類預防性生物制品。
疫苗的作用頗大,它能夠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從而使機體獲得預防該疾病的免疫力。天花這樣的烈性傳染病得以消滅,正是得益于疫苗。
疫苗如何分類
根據《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疫苗分為第一類疫苗和第二類疫苗。第一類疫苗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的,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疫苗;第二類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費并且自愿受種的其他疫苗。此次山東濟南問題疫苗都是第二類疫苗。
此外,根據疫苗的抗原性質,疫苗則可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和組分疫苗。
深圳有的第一類疫苗包含12種,分別是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風二聯疫苗、麻腮二聯疫苗、麻腮風三聯疫苗,白破疫苗、甲肝減毒活疫苗、流腦A群疫苗、流腦A+C群疫苗、乙腦減毒活疫苗。
疫苗如何保存
保證疫苗質量的關鍵是保證冷鏈的正常運轉。冷鏈是指為保證疫苗從疫苗生產企業到接種單位運轉過程中的質量而裝備的儲存、運輸冷藏設施、設備。冷鏈設備、設施包括冷鏈車、疫苗運輸工具、冷庫、冰箱、疫苗冷藏箱、疫苗冷藏包、冰排及安置設備的房屋等。
疫苗的運輸和儲存都有溫度的要求,黃芳介紹,除了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要求在-20℃下避光保存,運輸過程可在冷藏條件下進行,其他疫苗均要求是2℃~8℃避光保存和運輸。
疫苗保存失當不會變“毒疫苗”
疫苗保存的關鍵是需要冷藏,那么疫苗是不是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冷鏈呢?黃芳介紹說,疫苗都有一定的熱穩定性。疫苗都要通過熱穩定性試驗,即在37℃的情況下,至少可以保證一周效果穩定。所以說,疫苗短時間地脫離冷藏環境的風險只是有效期縮短。在疫苗的儲存和運輸過程中,即使出現數小時脫離冷藏環境的情況,只要沒有長期高溫度暴露,疫苗還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如果超過了疫苗熱穩定性可以耐受的范圍,或者未經冷藏保存和運輸的疫苗,造成的后果只能是疫苗失效,不會變成“毒疫苗”。其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會造成免疫失敗,不能獲得保護,同時也有可能會增加疫苗接種后的不良反應。
最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