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uss影院www免费影院_wwwwww99_91成人网在线_日本黄色免费录像

學術研究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 學術研究 > 企業案例 > 正文

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案例

發布時間:2016-03-30 11:30:48 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

 1、企業簡介

美欣達集團創始于1993年6月,從一家小型民營企業起步,歷經十六年創新創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科技型、品牌型、集約型的較大規模民營企業集團。主要從事紡織印染、環保能源、房地產開發、醫藥化工等產業的生產經營和新興產業的投資發展。集團公司以資本和品牌為紐帶,推進以現代產權制度為核心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下屬核心層一級子公司4家,二級子公司近30家;緊密層投資參股企業5家,形成網絡化的集團公司組織結構體系。其中下屬子公司浙江美欣達印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市企業,股票代碼002034.另外,在醫藥產業和環保產業的兩個企業也進入上市的輔導期。作為上市企業的印染股份近年來一直在追求轉型升級,不斷優化業務流程和產品結構,利用信息化的先進管理手段不斷提升其核心競爭力。

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員工2000多人。在美欣達紡織工業園區擁有自己的辦公大樓、加工大車間及自己的倉儲物流中心,其中投資500多萬建立了立體倉庫,做到了產品的精準定位,其業務流程如下圖所示:

集團公司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創先爭優為動力,實施“做強主業、資本運作、多元經營、增強實力”的企業發展戰略,抓住機遇,發揮優勢,加大資本和技術投入,致力于向科技型、品牌型、質量效益型方向轉型升級,推進實體經濟加快發展。 

2、項目簡介

2.1下游物流管理環節處在半手工化階段

目前,公司使用了企業資源管理系統,在整個商流階段,信息共享與傳遞通過管理系統進行,在采購、入庫、存儲、出庫通知階段均已實現高效的信息化操作。

但在托運通知、車輛調度、車輛跟蹤、線路安排、收貨回單等環節,由于缺乏相關的管理應用平臺及工具,基本由作業人員通過手工統計、電腦簡單匯總、傳真電話等方式進行,信息化程度斷層,效率不高。

2.2日均出庫量較大,出庫量無規律,干線短途、整車零擔交叉混合

倉儲部門負責7個制造事業部的發貨,批次多、批量小、品種復雜,物流走向細分成ABC三類,A類以長三角的上海、嘉興為主,B類以珠三角的廣州、深圳為主,C類以華北片區的山東為主,各類線路走向貨量不均,整車、拼車、中轉配載交叉混合,人工調度難度較大。

2.3車輛跟蹤、回單簽收難以準確及時進行

現階段雖只有1家物流承運商直接合作,但由于線路性質、層層轉包等因素,車輛跟蹤、在途風險控制、回單簽收難度較大,迫切需要一個信息共享平臺。

2.4人員作業強度大,單據處理、數據統計效率不高

公司倉儲部門負責7個制造事業部的發貨,批次多、批量小、品種復雜,物流走向細分成ABC三類,A類以長三角的上海、嘉興為主,干線運輸。B類以珠三角的廣州、深圳為主,干線運輸。C類以華北片區的山東為主,散裝。各類線路走向貨量不均,整車、拼車、中轉配載交叉混合,人工調度難度較大。

3、解決方案

3.1業務概述

美欣達運輸管理系統(TMS系統)實現美欣達印染發運業務的信息化管理,通過與CRM系統、運管平臺系統的接口,實現數據從供應鏈、發運一直到承運商的貫通,實現對發運管理的全程管理和實時反饋。

美欣達TMS系統主要包括發運管理平臺、CRM接口、運管接口。

3.2 總體框架

美欣達兩業聯動接口改造互聯作為一個涉及運輸業務上下游不同企業的大型系統集成項目,其建設既要滿足企業內部對物流過程的管控與匯聚;又要將對下游承運商的物流信息進行下傳與反饋,因此系統框架設計應充分考慮到與其它系統的整合,以及與企業現狀的融合,如下圖所示: 

各管理系統與LogInk平臺的關系描述如下:

1) 美欣達TMS系統的關系: 美欣達TMS按照平臺交換標準上傳發貨通知單、發貨單,并下載運輸狀態跟蹤信息以及回單信息。

2) 承運商TMS系統的關系:承運商TMS按照平臺交換標準下載托運單,并上傳運輸狀態跟蹤信息以及回單信息。

3.3系統體系架構

系統的總體架構分為三層:接入層、應用層和數據層。

? 數據層

數據層是指記錄或存儲在各業務模塊的物流交換數據、統計數據及系統運行輔助數據等。它包含了業務平臺所需的數據資料,是項目運行的基礎和運行結果的具體體現。

數據層是各類數據的集合,包含系統基礎數據、單據數據、交換數據、跟蹤日志數據以及其它支撐數據,對于其中的交換數據在邏輯上進行集中式的存儲、組織和管理。

? 應用層

應用層是系統業務處理的邏輯平臺,它通過對應用邏輯的調用訪問業務數據,實現不同的功能模塊,滿足不同的業務需求。應用層主要由企業現有物流業務系統組成,通過接口改造接入平臺并提供數據交換,實現業務整合。

應用層的主要應用包括發貨管理、運輸跟蹤、回單管理、結算管理。

? 接口層

美欣達兩業聯動系統的接口層包含2個接口,一是CRM接口,實現供應鏈業務數據的接入;二是電子樞紐平臺接口,實現與下游承運商之間物流業務數據的交換。

 

3.4方案內容

3.4.1業務流程

流程說明:

1. 業務員在CRM系統創建發貨通知單,經財務、倉庫審核確定發貨后,儲運部填寫派車信息,包括承運商、線路、預計發車日期、預計到達日期等信息,通過CRM接口同步到TMS系統生成發貨通知單。

2. TMS系統接收到發貨通知單后,通過電子樞紐同步到承運商生成預約狀態托運單。

3. 承運商接收到預約單后受理,通過電子樞紐同步預約狀態到美欣達。

4. 承運商調度車輛上門提貨裝車,同時錄入派車單,派車信息包括駕駛員、車號、電話,通過電子樞紐同步到TMS系統;TMS系統將發車信息同步到CRM接口。

5. 提貨裝車完成后,CRM系統確認最終的發貨內容,通過CRM接口同步到TMS系統生成發貨單。同時TMS系統通過電子樞紐同步發貨單到承運商,更新托運單貨物明細。

6. 承運商在運輸過程中定時錄入運輸狀態信息,運輸狀態信息通過電子樞紐同步更新到TMS系統生成貨運跟蹤信息;

7. 貨物送達簽收后,物流公司生成物流回單,通過電子樞紐以物流回單加對賬單的形式傳輸給上游系統;

8. 收到客戶簽收的紙質回單后,發運人員核對紙質單據和系統中物流回單,確認簽收數量后下推生成結算單,錄入運輸費用;

9. 月末按月份、承運商、部門查詢導出結算報表,補充調整內容,與承運商對賬;

3.4.2需交換共享單據

? 預約托運單

? 托運單

? 派車單

? 狀態變化單

? 回執單

? 結算單

3.4.3數據元及標準

本項目的數據元及標準,需參照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標準體系,具體標準的新增、變更工作需遵守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標準維護、發布流程。本項目涉及的標準包括:基礎標準、業務接口規范及公共接口規范。

? 基礎標準

基礎標準提供了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制定的數據元、代碼集及主要單證,分別參照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基礎標準:數據元編制說明》3.1.1版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基礎標準:數據元》3.1.1版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基礎標準:代碼集編制說明》3.1.1版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基礎標準:代碼集》3.1.1版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基礎標準:主要單證》3.1.1版。

? 業務接口規范

本項目涉及的業務接口規范,主要為普通運輸業務的接口規范,主要單證已在基礎標準中進行定義,接口規范用于指導企業接入平臺基礎交換網絡,包括: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共建指導性文件 物流交換代碼》3.1.1版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共建指導性文件 交換接入》3.1.1版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共建指導性文件 代碼獲取接口》3.1.1版

? 公共接口規范

除完成以上涉及的標準接口的開發工作,為加入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基礎交換網絡,還需完成以下公共接口: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臺 服務和應用指南:貨物跟蹤應用接口》

? 《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服務和應用指南:綜合應用接口》

3.4.4 模塊結構圖 

3.4.5系統功能展現

1) 訂單中心

a) 發貨通知單 

b) 工序加工單

2) 調度中心

a) 裝車單

b) 發貨單

3) 跟蹤中心 

4) 回單管理 

5) 費用管理

費用單 

6) 綜合查詢

7) 決策分析

a) KPI考核表

b) 費用結算表

c) 運輸確認表 

d) 貨損貨差分析表

3.4.6接口業務流程圖 

4、 效益分析

4.1美欣達效益分析

1、借助本項目推動美欣達物流管理信息化;

一方面,借助上下游互聯項目,推動美欣達建設了TMS系統,實現了運輸管理信息化,解決了業務部門對賬、以及日常管理中的諸多難題;另一方面,美欣達物流的信息化作為產業互聯的基礎,反過來又促進了上下游互聯項目的順利實施。上下游互聯項目與企業物流信息化建設兩者間形成了良好互動、相互促進的態勢。

? 實現多部門發貨統籌管理

美欣達有9個部門涉及貨物發運,通過本項目TMS系統的使用,物流部門就可以同時接收、處理這9個部門的業務員通過CRM傳送的發貨訂單。一方面,可以同時為這些訂單按照送貨區域匹配所對應的物流承運商,根據發貨訂單的緊急程度和所要發往的目的區域,結合倉庫裝車場地、設備、人員情況來統籌安排發貨訂單裝車發運的先后順序,實現物流發貨業務的統籌管理,提高企業資源配置的可預見性。另一方面,通過發貨訂單數據的統計分析,可以準確預測貨運需求,為企業的長期規劃與業務發展提供決策支持。

? 解決9個業務部門的對賬難題

以前美欣達業務對賬單是物流部們以EXCEL表格的方式統計,因需要對接的部門多,業務類型繁雜,每到月末物流部門出賬單的難度大,耗時長,這是業務部門和物流部門共同的老大難問題。使用TMS系統后,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通過系統報表功能中的《運輸確認表》就可以自動生成各部門所需的對賬單,使出賬單的效率和準確率大幅提高,減輕了物流部門的工作壓力。

2、物流作業效率提升,實現發貨管控,逆向物流,工序物流的信息化管理;

? 減少信息傳遞錯誤

解決了與下游物流承運商商的數據傳遞問題,作業效率大幅提升;和大部分的商貿制造企業一樣,美欣達以前也是使用傳真、電話和QQ的方式進行物流業務信息的溝通。業務員下達發貨訂單后電話通知物流部門,物流部門再打電話通知運輸承運商,人為的信息傳遞錯誤經常發生,差錯率很高。通過TMS系統的使用,業務員在CRM中的訂單實時傳送到TMS系統,物流部門再通過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把發貨通知單傳送給下游物流承運商,整個過程中信息傳遞及時、精準,在避免訂單信息重復錄入,減少作業量的同時,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率。

? 全方位實現物流運輸信息化管理

通過系統“訂單中心、調度中心、跟蹤中心、回單管理”等模塊,不僅實現了物流發貨全過程的有效管控,而且企業內的工序物流以及貨物從國內各地經銷商、終端客戶退返回湖州美欣達工廠的逆向物流也納入了信息化管理的范圍,實現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的全方位覆蓋。

3、 加強了上下游的財務對賬結算;

美欣達物流業務零擔貨物居多,發貨方涉及到9個業務部門,物流承運商3家,月末出賬單的壓力很大,不僅效率低且耗時長;通過本項目,實現了上下游企業在每次發貨時,通過系統上下游記錄每筆發貨業務的運費、進倉費、短駁費、壓車費等金額,每一個結算周期結束,系統就可以生成《費用清單》,大大提高了上下游財務的對賬效率,縮短了運費結算周期。

4、規范物流管理流程;

通過本項目上下游互聯系統,依托物流作業節點,對物流業務流程進行了固化,流程中的關鍵節點在系統中都有對應的控制操作,上一個節點系統操作沒有完成,下一個業務動作就不能開始,有效避免了實際操作中的流程混亂,實現了物流業務流程的清晰管理和過程控制。

5、加強對承運商的管控考核;涉及投訴管理、決策分析;

通過本項目TMS軟件應用及上下游物流信息互聯互通的實現,為美欣達物流部門對下游物流承運商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抓手。

? 實現貨物在途管理;通過TMS系統實時獲取到物流承運商在車輛調度、在途狀態、回單簽收、產生的運雜費等詳細信息,掌握物流運輸派車時間、發車時間、客戶簽收時間等關鍵時間節點信息,

? 投訴管理;物流承運商送貨時,貨損貨差和收貨方的投訴信息可以在系統“投訴管理”中實時記錄;

? 物流供應商KPI考核;TMS系統對物流業務數據匯總分析后,系統生成《供應商KPI報表》,美欣達可以通過這張報表掌握每個物流供應商的業務數據和KPI指標完成情況。

美欣達在月末,可以通過系統將“投訴管理、承運商KPI報表”結果進行匯總分析,以此作為運費結算、供應商采購決策的依據。

4.2物流承運商效益分析

1、提高工作效率,減少人為差錯

通過項目的實施,下游物流承運商原來的人工電話、傳真加QQ的方式得以改變,與上游商貿制造企業在物流訂單接收、在途信息反饋、貨物簽收以及回單信息反饋等方面實現信息化。在與客戶溝通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時,杜絕了信息溝通環節人為因素所導致的差錯。

2、 提升物流承運商核心競爭力

? 下游物流承運商在完成與美欣達的互聯互通后,增加了業務合作的粘性,在區域物流行業中,形成了自己所獨有的競爭優勢,。

? 通過本互聯項目,物流承運商有了主動、實時向上游反饋運輸信息的渠道和機制,提高了服務質量和客戶滿意度。

 

直接經濟效益 美欣達 承運商

互聯前 互聯后 互聯前 互聯后

人力成本 2*3000 1*3000 2*2500 1*2500

通訊費用 200元/月 140元/月 200元/月 <100元/月

業務部門溝通差錯率 3% 0 5% <0.5%

單據處理時間(所有單據) 3分鐘/筆 0.5分鐘/筆 5分鐘/筆 <1分鐘/筆

其它效益/客戶滿意度 美欣達 承運商

互聯前 互聯后 互聯前 互聯后

9個業務部門出賬單時間 1周 1分鐘 —— ——

信息查詢方式 人工 系統 人工 系統

信息查詢時效性 延后 實時 延后 實時

客服工作量 2人 1人 2人 1人

客戶滿意度、業務預見性 較低 較高 較低 較高

4.3為平臺、行業主管部門提供的價值

1、區域示范作用

本項目是湖州地區第一個上下游互聯項目,具有標志性的意義,為地區上下游互聯業務的推廣提供了一個好的樣板。

2、改變區域產業互聯格局

? 實現上下游產業互聯化,規范物流企業業務運作

? 提升行業之間溝通效率,減少溝通成本以及溝通不暢造成的資源浪費。

? 通過本項目完善制造業與物流企業信息化的標桿案例,后期在行業內大范圍推廣,加快整個物流行業服務水平的提升。

? 促進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平臺上的各項公共應用服務在湖州地區上下游企業中的推廣和使用。

3、為行業主管部門提供管理抓手

物流企業與上游商貿制造企業物流信息互聯互通,物流管理系統接入LOGINK平臺,上下游企業通過平臺交換業務信息,行業主管部門就可以通過LOGINK平臺對物流企業的日常運作情況進行實時監控。

5、項目體會

1、物流行業是一個千變萬化的行業,受制于其復雜性和多變性,傳統的手工操作往往能夠更加靈活多變。開發一套能夠適應于其復雜程度的信息化系統往往需要非常大的投入。而物流企業由于行業環境的限制,需要開源節流,往往不愿意花費那么巨大的投入,并且投入的初期往往投入與產出并不成正比,需要長時間的磨合和改進才能體現其經濟效益。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度過一個非常痛苦的階段。但是在業務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又不得不做出調整,改變傳統的手工操作的模式。因此有預見性的提早進行準備,能夠對將來的信息化改革起到促進作用。

2、物流其各個環節是分布在同一條供應鏈之上的,而不是單一的個體,在當今物流,單純通過開源節流從自身挖掘利潤點已經越來越缺乏空間,唯有通過調整供應鏈,提高上下游之間的流轉效率才能進一步的降低成本,獲取利潤空間。信息化互聯無疑在這一點上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通過信息快速傳遞及信息共享,能夠使上下游更加全面的做出判斷和決策,不失為一種共贏。

 

 

首頁